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傲慢与偏见》折射英国当时的爱情观与阶级观念

(2011-11-24 13:12:41)
标签:

杂谈

这部经典着实是一部完完整整的爱情故事,中间的情节都围绕着利齐和达西先生的误会所展开的,穿插了伊莉莎白的姐姐和达西的朋友的爱情故事,当然又是一场误会后最终走在一起.所以这些误会都是由傲慢与偏见带来的准确的说就是利齐的偏见和达西的傲慢,当时的环境背景,在我读完此书后觉得既开放又保守,是孕育唯美又现实的爱情故事的好环境.

班纳特太太天天在为自己的女儿物色好男人,听到别人的高年薪就两眼发光,说话总是那么滑稽失礼,尽管班纳特太太多么市侩,因为达西先生高人一等的傲慢,她都不愿意让女儿嫁给自己讨厌的人.其实仔细看班纳特太太有着很多女孩子母亲的伟大影子,希望女儿都嫁的好,可以华衣锦食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过得幸福快活.大女儿简和达西朋友宾利可谓是一见钟情,两位都是感情含蓄不善表达, 宾利甚至是曾经受到家人朋友的劝说,他应该跟一个与自己身份相当的人结婚,种种原因使他们的爱情受到阻挠,不过小说中宾利始终没有因为身份阶级问题考虑他与简的婚姻,而是担心自己是单相思,所以宾利和简的爱情来的最单纯,最真实,最自由,因为喜欢才喜欢.

达西跟伊莉莎白最后的结果很美满,正正是因为他们在身份差异和真实感情中的斗争最多的,回归到《傲慢与偏见》的大主题,身份地位的差异,正正是达西对伊丽莎白傲慢的原因,一切由达西起,由达西的表白去完结这些误会,一开始只是对伊丽莎白一点的关注,直到被伊丽莎白的坚强女性魅力,美丽,聪慧,有主见等深深的吸引,在这个过程中达西对身份差异的看法有大大的改变,鼓励朋友宾利去向简求婚,向伊丽莎白表白,也因为第一次的表白,才知道自己的傲慢多么的让人讨厌,自己深爱的人居然讨厌自己,努力的解释终于解开伊丽莎白的误会。书中伊利沙白的角色最有个性,她不因为钱而嫁给任何人,对任何人的傲慢都十分鄙夷,与表哥柯林斯古板平庸又善于谄媚奉承的形象有鲜明对比。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