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第六讲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

(2007-09-03 00:31: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习

  第六讲 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
  6.1 "动词语+的"结构引起的问题(略,P129)
  6.2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6.2.1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最早将化学中的"价"的概念引入语法学,用以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动词的"价"就决定于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
  6.2.2凡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的名词性词语一般不计算在动词的价成份之内。
  6.2.3特思尼耶尔的观点
  6.2.3.1所谓"句法"旨在研究句子的结构,句子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的构成成分不只是表面所看到的一个个词,更重要的是词与词之间的"关联"(法文conexion,英文conjunction)。
  6.2.3.2"关联"建立起了词与词之间的"从属关系",这种从属关系由"支配词"(regissant)和"从属词"(subordonne)联结而成。
  6.2.3.3动词是一个句子的中心,它支配着别的成分,其本身则不受其它任何成分的支配。直接受动词支配的有"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其中名词词组形成"行动元(actant)",副词词组形成"状态元(circonstants)"。从理论上说,"状态元"是可以无限多的,而一个动词结构中的"行动元"不得超过三个。这三个行动元就是主语、宾语1、宾语2。动词的"价"就决定于动词所支配的"行动元"的数目。
  6.2.4形容词、名词也有配价的问题。
  6.2.5配价分析与配价理论
  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形容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名词中隐含谓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和分析的手段称之为"配价分析",由此而形成的语法理论称为"配价理论"。
  6.2.6中国最早运用"配价"理论和方法的是朱德熙。他的研究首先是从发现和解决汉语中"动词语+的"结构的种种问题开始的。

  6.3 怎样分析、解决"动词语+的"结构所引起的问题
  6.3.1"的"字结构
  "的"字结构与代词的区别:代词指代一个事物时纯粹是一种指代;"的"字结构指代事物时,总是同时指明该事物的某一特征。
  6.3.2"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做主语或宾语问题
  6.3.2.1由零价动词构成的"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不能独立做主语或宾语用来指称人或事物。
  6.3.2.2由一价动词构成的"动词语+的" 的"的"字结构,如果一价动词的配价成份没有在"动词语"里出现,这个"的"字结构就能独立做主语或宾主用来指称人或事物,它所指称的就是一价动词的那个价成分,也就是一价动词所关联的那个名词性词语,或者说就是一价动词的"施事"或"主体"成分。
  6.3.2.3由二价动词构成的"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如果二价动词的两个配价成分都在"动词语"里出现,这个"的"字结构就不能做主语或宾语来指称人或事物了;如果在"动词语"里两个配价成分都没有出现,或者只出现其中的一个配价成分,由此构成的"的"字结构就都能做主语或宾语指称人或事物。
  6.3.2.4由三价动词构成的"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依上类推。
  6.3.3"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的歧义问题
  6.3.3.1如果由二价动词构成"动词语"构成"的"字结构,而这个动词的两个配价成分都没有在动词语里出现,这种"的"字结构就会有歧义。如"今天参观的"
  6.3.3.2如果由三价动词构成"动词语"构成"的"字结构,而动词的三个配价成分都没有在动词语里出现,或只出现其中的一个而其余的两个没有出现,也会有歧义。
  6.3.4"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指称的"歧义指数公式"(朱德熙):
  P=n-m
  P代表"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
  n代表动词的配价数
  m代表在动词语里出现的动词的配价成分的数目
  P=0 "动词语+的"结构不能独立做主语或宾语
  P=1 能独立做主语或宾语,无歧义
  P=2或3 能独立做主语或宾语,有歧义
  6.3.5"动词语+的"做定语后它所修饰的中心语(名词语)有的能省略有的不能省略:如果"名词语(中心语)"是"动词语"中动词的一个配价成分,这个作中心语的名词性词语可以省略;如果"名词语(中心语)"不是"动词语"中动词的一个配价成分,这个作中心语的名词性词语不可以省略。

  6.4 形容词和名词的配价结构分析问题
  6.4.1形容词的配价结构分析(对……)
  6.4.1.1形容词的配价
  如果某类形容词在语义上要求必须有一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与之关联,这种形容词称为"一价形容词",记为"形1";如果某类形容词在语义上要求必须有两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与之关联,这种形容词称为"二价形容词",记为"形2"。
  6.4.1.2形容词的语义配置式:指的是形容词在语义上需要跟几个名词性成分相联系。
  一价形容词的语义配置式:形1[名词语]
  二价形容词的语义配置式:形2[名词语1,名词语2]。名词语1是"主体"成分,"名词语2"是"对象"成分,因此以"热情"为例,二价形容词的语义配置式可以用文字表述为"某人 对某人/某事 热情"。可见,汉语中介词结构"对……"所能修饰的形容词只限于二价形容词。
  6.4.1.3汉语中有的形容词能表示多种意思,这种形容词的价也会因意义不同而有所不同。
  6.4.2名词的配价结构分析(对/对于……)
  6.4.2.1名词的配价表现为某个名词一定要求与另外的某个名词在语义上构成依存关系。所谓"依存关系"就是说二者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先决条件。如"弟弟"与"哥哥"。
  或认为,像"弟弟"这种需要另一个名词作为依存条件的有价名词,实际上本身也就与另一个名词之间隐含着一种谓词性的配价关系,即"弟弟"这种有价名词的配价关系就是"某人(有)弟弟"。再如"意见",一定与"某个人"和"(对)某个问题"这样两个名词相对,并且相互构成依存关系;或者说"意见"这种需要另两个名词作为依存条件的有价名词,实际上本身也就与另两个名词之间隐含着一种谓词性的配价关系,即"意见"的配价关系就是"某人(对)某个问题(有)意见"。
  6.4.2.2名词的配价
  不要求与另外的名词在语义上构成依存关系的名词为零价名词,记为名0;只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在语义上与之构成依存关系的名词为一价名词,记为名1;要求与两种性质的名词在语义上与之构成依存关系的名词为二价名词,记为名2。
  6.4.2.3"对(于)+名词+的+名词"的歧义
  如果介词"对(于)"的宾语成分在语义上可以任意地理解为"的"字后面的那个二价名词的不同性质的某个配价成分的话,那么整个结构就会有歧义了。
  6.4.3现代汉语中能受介词结构"对(于)……"修饰的只限于双音节的二价抽象名词,即"名2(抽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