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实战难点之一:操作级别的选择
(2014-06-23 14:25:29)
标签:
股票缠论炒股级别解盘 |
分类: 解盘 |
缠论中一个很常见的难点就是操作级别的选择,摘取原著中第38课中的一段:
显然,这将会出现三种情况:一、当下在该中枢之中。二、当下在该中枢之下。三、当下在该中枢之上。注意,这最后的30分钟中枢,是一定可以马上确认的,无须任何预测,当然,前提是你首先要把本ID前面说的理论学好,如果连中枢都分不清楚,那就没办法了。
第一种情况,显然,这中枢在延伸中,而后两种情况,分别可以用第三类买卖点分为两 小类。对第二种,有1、当下之前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2、当下之前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正出现也包括在这种情况下,按最严格的定义,这最精确的卖 点,是瞬间完成的,而具有操作意义的第三类卖点,其实是一个包含该最精确卖点的足够小区间)。对于第三种,类似有1、当下之前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 2、当下之前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
对于第一大类,因为在中枢里,由于这时候怎么演化都是对的,不操作是最好的操作, 等待其演化成第二、三类,当然,如果你技术好点,可以判断出次级别的第二类买点,这些买点很多情况下都是在中枢中出现的,那当然也是可以参与的。但如果没 有这种技术,那就有了再说了。只把握你自己当下技术水平能把握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第二种第1类,由于中枢震荡依旧,因此,先找出该中枢前面震荡的某段,与之用 类似背驰比较力度的方法,用MACD辅助判断,找出向下离开中枢的当下该段走势,看成背驰判断里的背驰段,然后再根据该段走势的次级别走势逐步按区间套的 办法去确定尽量精确的买点。注意,用来比较的某段,最标准的情况,当然是前面最近向下的,一般情况下,中枢震荡都是逐步收敛的,这样,如果继续是中枢震 荡,后面的向下离开力度一定比前一个小。当然,还有些特殊的中枢震荡,会出现扩张的情况,就是比前一个的力度还要大,但这并不必然就一定会破坏中枢震荡, 最终形成第三类卖点,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后面谈论中枢的各种图形形态时,才能详细说到。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用各种图形分解与盘整背驰的方法就可以完全 解决。
因此,在这种分析下,具体的反弹操作一定是同次级别分解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30分钟级别的反弹,是按5分钟的节奏去处理的。
1.
2.
3.
并且,请重新再好好读一遍缠论原集的第38、49和10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