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缠论实战难点之一:操作级别的选择

(2014-06-23 14:25:29)
标签:

股票

缠论

炒股

级别

解盘

分类: 解盘

缠论中一个很常见的难点就是操作级别的选择,摘取原著中第38课中的一段:

         按程式 来就行:不妨从一个下跌背驰开始,以一个30分钟级别的分解为例子,按30分钟级别的同级别分解,必然首先出现向上的第一段走势类型,根据其内部结构可以 判断其背驰或盘整背驰结束点,先卖出,然后必然有向下的第二段,这里有两种情况:1、不跌破第一段低点,重新买入,2、跌破第一段低点,如果与第一段前的 向下段形成盘整背驰,也重新买入,否则继续观望,直到出现新的下跌背驰。

 

         49课中的一段:

         一个人,拿着本来想去419的钱准备入市,那么,首先要明确,自己要按什么级别来 操作,这个问题,前面已经反复说过了,不妨假设这级别是30分钟。那么,进到市场,打开走势图,首先要找什么?就是找当下之前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这其 实对任何新进的股票,道理是一样的。例如,你出了某股票,重新选择一只新的,那就会面对相同的情况。

 

显然,这将会出现三种情况:一、当下在该中枢之中。二、当下在该中枢之下。三、当下在该中枢之上。注意,这最后的30分钟中枢,是一定可以马上确认的,无须任何预测,当然,前提是你首先要把本ID前面说的理论学好,如果连中枢都分不清楚,那就没办法了。

 

第一种情况,显然,这中枢在延伸中,而后两种情况,分别可以用第三类买卖点分为两 小类。对第二种,有1、当下之前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2、当下之前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正出现也包括在这种情况下,按最严格的定义,这最精确的卖 点,是瞬间完成的,而具有操作意义的第三类卖点,其实是一个包含该最精确卖点的足够小区间)。对于第三种,类似有1、当下之前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 2、当下之前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

 

对于第一大类,因为在中枢里,由于这时候怎么演化都是对的,不操作是最好的操作, 等待其演化成第二、三类,当然,如果你技术好点,可以判断出次级别的第二类买点,这些买点很多情况下都是在中枢中出现的,那当然也是可以参与的。但如果没 有这种技术,那就有了再说了。只把握你自己当下技术水平能把握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第二种第1类,由于中枢震荡依旧,因此,先找出该中枢前面震荡的某段,与之用 类似背驰比较力度的方法,用MACD辅助判断,找出向下离开中枢的当下该段走势,看成背驰判断里的背驰段,然后再根据该段走势的次级别走势逐步按区间套的 办法去确定尽量精确的买点。注意,用来比较的某段,最标准的情况,当然是前面最近向下的,一般情况下,中枢震荡都是逐步收敛的,这样,如果继续是中枢震 荡,后面的向下离开力度一定比前一个小。当然,还有些特殊的中枢震荡,会出现扩张的情况,就是比前一个的力度还要大,但这并不必然就一定会破坏中枢震荡, 最终形成第三类卖点,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后面谈论中枢的各种图形形态时,才能详细说到。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用各种图形分解与盘整背驰的方法就可以完全 解决。

 以及第107课中的一段:

    显 然,没有任何绝对性可以保障上下上中,最后一个上一定有比第一个上有更高的高点,特别那种所谓奔走型的反弹,后上的高点可能只刚好触及前上的低点,因此, 如果你一定要等上下上都完成才抛出,那很可能面对这样的尴尬,就是你在第一个上的最低点买的,在上下上的电梯过后,你只有一个可能连手续费都不够、稍纵即 逝的卖点。因此,这种操作,注定是只有相对的理论上的绝对安全性,而没有具体操作上的绝对安全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第一上就开始分解操作,也就是 说,没必要等待第二个上了,既然每次上之后都必然有一个同级别的下,而这下的幅度又是不可能绝对控制的,所以还不如就把操作分段,让分段提供给你绝对的具 体操作安全。

因此,在这种分析下,具体的反弹操作一定是同次级别分解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30分钟级别的反弹,是按5分钟的节奏去处理的。

         以上三段是缠论中关于如何具体使用缠论操作股票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到,如果将30分钟定为本级别,那么从一个背驰的一买开始,几乎每一个30分钟的次级别的高低点就成为了买入和卖出的价位,也就是说如果操作级别定为30分钟级别,那么每一次买入和卖出之间的走势级别则是5分钟级别。

         举个例子,一般来说日线的一段相当于一个30分钟级别的走势,日线的一笔相当于于30分钟一段,30分钟一段相当于一个5分钟走势类型,那么如果操作级别是30分钟级别的,那么就应该在一个日线向下段结束时介入,向上一个日线笔结束时卖出,回落的日线笔不破前低就买入,买入后向上的日线笔与前一个向上日线笔做比较,背驰了就卖出,不背驰则持有。。。。。。以此类推,在确定日线笔的买卖点时,则可以通过在5分钟图中寻找5分钟级别走势类型的买卖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个股上,5分钟的一段往往也是1分钟图中的一段,也就是说,对于有的个股,寻找日线笔的买卖点,需要切换到1分钟图中去看1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的买卖点。因此,缠师也建议大家的操作级别最少设为30分钟级别的,因为大部分的行情软件最小能看到的就是1分钟图,在1分钟图里去判断1分钟级别线段的买卖点的精准度不是很高。

         上面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主要就是表达以下三点:

1.       操作级别不等于买和卖之间的走势级别

2.       本级别定方向,次级别定买卖,次次级别定精确的买卖点

3.       建议操作的最小级别为30分钟级别

 

并且,请重新再好好读一遍缠论原集的第3849107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