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时星光
唐时星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12
  • 关注人气:2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2023-04-10 14:27:25)
标签:

古墓

历史

旅行

魏晋南北朝

文物古迹

分类: 帝王の荒冢

2009年2月到8月时,因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修建,高孝绪墓在磁县刘庄村西350米左右被发现,并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彼时出土了陶俑、金币、青瓷器等80余件文物,还出土壁画约80平方米。

高孝绪墓的壁画,分布在墓道、门墙、甬道和墓室之处,内容包括了墓主人坐帐图、仪仗图和侍女图等。门墙、甬道、和墓室壁画损毁较为严重,墓道壁画则保存相对完好,其上绘制了仪仗人物20余人,有部分陈列在河北博物院的壁画馆之中。

这些人物头戴平巾帻,上身内着白色曲领衫,外为红色或浅蓝色至膝盖长的大袖襦,袖子处为了方便打了结,下身着同色裤褶,脚踏黑色靴,手中有仪仗之物。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该组壁画的勾勒手法简单,与同时期的壁画也有类似之处,参观博物馆时,听周围的观众亲切地称呼其头上的平巾帻为死鱼眼帽,觉得十分形象生动。

几年前听说高孝绪墓时就曾想过去找,但听说地面已经没有封土,也便没着过急,今年去磁县时,不想在途中意外收获了此墓的位置。

高孝绪的墓,陵墓编号为M39,翻看过两版磁县墓群的分布图,一版上M39的位置大约标注在了八里冢村的东南方向,位于M44的下方,另一版标注在了几乎与M44平齐的南水北调渠中。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实际该墓按刘庄村西350米来看,基本与M44兰陵王墓处于平齐的状态,整体位置达到不了水渠。按霄霄兄的回忆,当年附近的村民也有不少目睹了这处发掘的过程,所以从他指给我们的位置,基本符合了刘庄村西350米,应该是不会有错的。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2012年高孝绪墓残存痕迹 by霄霄

2月17日,从李难胜墓离开后,我们计划过了南水北调的渠,在m30附近进行航拍。

相关阅读:《北朝墓群巡礼·北齐济南王妃李难胜墓

取车时,刚刚凶狠咆哮的狗狗已经安静了许多。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驱车穿过兰陵王墓附近的涵洞,我匆匆拍了一张瞥见的冢茔,便飞驰而过。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霄霄兄说因为过渠的路不好开,怕我们不习惯,所以让我们把车子停在了村子里,两车合成了一车。从村子一路继续向西,就在刚刚出了刘庄村不远,接近南水北调的水渠前,霄霄兄放缓了车速给我们指了一下窗外的变电箱,说在变电箱东侧一点点就是高孝绪墓当初发掘的现场。

闻此消息,我赶紧拍了一张,不想竟然就这样多打卡了一座北朝墓群~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因为光阴的变迁,磁县的墓群变化确实很大,连这几年走访时都见证了不少墓的变化,更何况是之前那些变化最快的时候。

高孝绪是何人?

整本《北齐书》中也仅仅只有两处记载。一处记载,是高洋建国之时,诏封诸王,彼时“高孝绪为修城王”,另一处便是高欢从祖兄子,阳州公永乐的传中,提及了,永乐“无子,从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绪为后,袭爵。天保初,改封修城郡王。

修城郡王,与M39所出的墓志盖中所刻的内容一致,也因此确定了该处墓主人的身份。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从孝绪的名字来看,与文襄帝高澄的诸子应该是同辈之人,按记载,他本是高欢从子上洛王高思宗次子,高元海的弟弟,但因高永乐无子,才过继给高永乐,建国后成为了修城王。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M39中,当时只出土了墓志盖,未有墓志,本以为他的墓志已经遗失难寻,不想在搜索国图和百科时竟然意外发现了他的墓志内容。在《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的第一册里,有一方墓志,记载出土于安阳,墓志开头便有“王讳允,字孝绪”的字样。此高允不是北魏的高允,且后面也有关于其父永乐,后册封修城郡王的内容,加之其墓志所记录的“祭陌河西北五里长岗东三百步”,从磁县博物馆中所展示的北齐周超墓志中,葬地为“际陌河之右,武城西北三里”,此外,司马纂夫人垣南姿的墓志记载为“紫陌西北七里”,高永乐墓志有“紫陌北”的记述,另有一些磁县出土墓志中也含有紫陌,紫陌河,际陌河之称的表达,墓志则多出土于磁县的讲武城北一带,亦有东陈村到白道村,申庄乡一带的说法,故而从相对位置来看,此墓志应该为磁县所出而非安阳。

祭陌河,个人理解与紫陌河,际陌河均是一地,而按《水经注》中的记载,祭陌河是因战国时,巫婆在此田间小路祭祀河伯,为河伯娶亲,由“祭祀于此陌”而得来“祭陌”之名,后虽然西门豹投巫断绝了祭祀,但地仍留有此名。郦道元也论述过后世紫陌与此处的关联。

漳水自西门豹祠北,迳赵阅马台西。基高五丈,列观其上。石虎每讲武于其下,升观以望之。虎自于台上放鸣镝之矢,以为军骑出入之节矣。

漳水又北迳祭陌西。战国之世,俗巫为河伯取妇,祭於此陌。魏文帝时,西门豹为邺令,约诸三老曰:为河伯娶妇,幸来告知,吾欲送女。皆曰,诺。至时,三老、廷掾,赋敛百姓,取钱百万。巫觋行里中,有好女者,祝当为河伯妇。以钱三万聘女,沐浴脂粉如嫁状。豹往会之。三老、巫、掾与民咸集赴观。巫妪年七十,从十女弟子。豹呼妇视之,以为非妙,令巫妪入报河伯。投巫於河中,有顷,曰,何久也?又令三弟子及三老入白,并投于河。豹磬折曰:三老不来,奈何?复欲使廷掾、豪长趣之,皆叩头流血,乞不为河伯取妇。淫祀虽断,地留祭陌之称焉

又慕容隽投石虎尸处也。田融以为紫陌也。赵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桥于水上。为佛图澄先造生墓於紫陌,建武十四年卒,十二月葬焉,即此处也。

M39位于讲武城的正北约4公里处,虽然从里数来说与周超、垣南姿相距有些距离,但毕竟河很长,漳水自西门豹祠北,过了讲武城,再北迳祭陌西,确实是一路向北的状态。所以起点是哪里,这几个墓也不一定一样,加之墓志上比较明确的名字和封王,这方高允的墓志,应该便是磁县M39之中的配套无疑,其出土地应该也是磁县的刘庄村西。

志云:

王讳允,字孝绪,勃海條(双人旁)人也。者清渭呈符,奄荒四履之地;卑溪感瑞,爰定一匡之业。隆轶於九成,遥源浚乎六水。逮夫天(目眷)明德,帝受龙图,则有别岭干霄,分流带地,世袭龟组,抚茂麟角。令问令望,不其盛也。祖珍,仪同、文景公;父永乐,太师、武昭公,立德立言,可大可久。鸿名於戈鼎,播烈於笙镛。

王禀粹贤星,资和秀气。天机沖神宇淹华。望即温,静仁动智。十岁,袭爵扬州县开国公。天保受命,大启盘石。金玺承家,属我明茂,乃封修城郡王,食邑千户。寻除散骑侍郎,俄转通直散骑常侍。位邻执戟,服丽拥珰。陈力朝,宾实无,转武卫将军。内警周庐,出屯通跸。戎昭果毅,肃焉难犯。顷之,行定州事,转行齐(or 济)州。满岁,即真,有自来矣。恩均夏雨,威擬秋霜。北岳燕赵之风,南河齐鲁之俗,六條(双人旁)所被,一变至道。入为宗正少卿,累迁光禄少卿、司徒左长史。秉珪序,川渎载宁。赞铉槐阴,星象增耀。从班进品,加授冠军将军,复除假仪同三司,仍迁魏尹。民杂五方,地兼六遂。豪右称剧,检御为难。既而举直厝抂提纲,理自钩距之术,未行神明之号。俄远,转大宗正卿,出行沧州事。亟临蕃岳,夙著风声。揽辔褰帷,不严而治。惟王高情远度,辽廓杳冥。温良敦厚,体於诗教;恭俭庄敬,得之礼经。卑以自牧,贵而能降。足使司马武骑游以忘归;邯郸博士对而叹息。

但刘安之药,空曰长生;曹衮之堂,终悲遂志。以天统三秊七月己亥朔十五日癸丑,遘疾,薨于第,春秋三十五。一人流悼,百辟兴叹。诏赠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卫大将军、兖州刺史、仪同三司、太常卿、修城王如故,谥曰(空两字)王,礼也。粤天统三秊岁次丁亥十月戊辰朔十八日丁酉葬于祭陌河西北五里长岗东三百步。一丘孤逈,随(燕鸟)壤而共高;九泉幽寂,与鱼山而俱远。式刊贞石,以旌景行。乃为铭曰:

层城峻,委水丰源。业光前绪,庆流后昆。翠绥鸣玉,大盖文轩。必复甚始,先民有言。笃生异人,兝昌华胄。龙章凤彩,玉荣松茂。非位而尊,无财以富。是谓民杰,实惟朝秀。酎金清庙,执玉紫庭。班條(双人旁)作牧,践为卿。既毗台府,兼尹帝京。民)讴善绩,物仰嘉声。方期大赉,永锡仁寿。弱草栖尘,奔驹度牖。奄华屋,即安荒阜。徒播鸿名,天长地久。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注:书中拓片不见京、民两字,但从成文,确实少了两字,查找网上的版本得此二字,却与书中墓志拓有所不同,不知哪版为真。

高允的这方墓志,算是弥补了墓主人生平的空白之处,特别是其为官经历的部分,也可见其在北齐宗室之中有一定地位,不论是京师还是外州,也都有过政绩在。但比较奇怪的是高允在天统三年离世后,这方看起来有不少溢美之词的墓志,却独独缺少了谥号…从墓志来看,特意留下了谥号的空格,应该是为了在得知后补刻。至于为何没有?是因同年斛律金去世,高湛本人的寿命也只剩下不到一年,疾病缠身无暇顾忌,还是高湛和其有私仇不愿赐谥号,如今还真是难以知晓,而在他死后三个月左右,这方未完成的墓志也随着他下葬了…

北朝墓群巡礼修城王高孝绪墓

另外若按《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碑志集释》,高永乐的墓志也出土于紫陌北,或许这对父子葬地也是相当接近的,甚至可能是父子位的分布,只是位置在哪里,尚难以判断。

短暂的停留,我们的车子已越过了水渠,我初以为这条路是m26南侧的路,走着走着才发现原来我们在还要靠南的地方。

村道确实比想象的难走许多,途中,因为疫情遗留下来的路障也让道路多了起伏。好在霄霄兄熟悉,顺利开过了想想有些后怕的一段,最终因为前路变窄,我们停在了m32的东侧,准备直接靠小飞机记录一下这片已经被我们走过不止一次的墓群。

于是搞笑的事情发生了……在我和霄霄兄聊墓,果果倒腾飞机的时候,果果发现手机怎么都连不上设备,已经怀疑是不是这片磁场问题了,结果换了两处地点,最终发现,竟然是忘记插了连接线…

活跃的气氛里,飞机终于起飞,为了省电,我拿手机录起了屏幕…南水北调的水渠,在今日这看起来有霾的日子里竟也绿得沁人心脾,上帝的视角总是很牛,不仅视野里能看到的m30,m32,还有m105越来越清晰,连附近的整片残存的土夯都清晰可见,当然也归功于小麦还未长起来…航拍部分,之后单独分享一篇汇总,这里就不赘述了。

参考文献:《魏书》、《北齐书》、《北史》、《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碑志集释》、《水经注》、河北博物院壁画简介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