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2020-06-12 16:48:05)
标签:

历史

文化

军事

旅游

古城

分类: 古城の遗骸
一座城,曾成就一位将军,亦曾让一位英雄抱憾而终。
一座城,成全男儿们“鹞子经天飞”的壮志,亦将“尸丧狭谷中, 白骨无人收 ”的悲凉道尽。
一座城,似是为鬼才而生,却使老将失于遥远的冲锋梦。
一座城,让乡谣传承千古,却成为末路英雄唱起的挽歌…
一座城,记录下了东西分魏周齐对立的点滴故事与曾经叱姹风云一时的人物。
或许,因为她充满故事,才会让人满怀念想与期许。
或许,于这座城而言,那些与她擦肩过的人们本不应有善恶之分,正伪之别。
因为正是有了那些人们的故事,才让她的存在变得精彩,才有了后世的我们所认知的玉壁坚城。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文保碑与西南侧土夯
玉壁城,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的地界,临近太阳乡白家庄、均安村一带,地处汾河南岸峨眉岭北麓的台地上。
当初因此处北有天险,依山川沟壑,临大河,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时,那位“忠节冠于本朝,义声动于邻听”的西魏东道行台王思政表请于此筑城,并亲自督造,移镇…
建成后的玉壁城,周回八里,四面并临深谷,绝对是一处防守绝佳的要地。
而如今,当打开卫星图观看此处的地势,依旧可以窥见当初玉壁所临的天险。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地理概况卫星示意
西魏大统八年(公元542年),东魏渤海王高欢第一次兵围玉壁,便因城不能破,天又降大雪,士卒多死,无奈撤兵。
这是玉壁迎来的第一场有迹可循的战役,而守城者便是她的兴建之人——王思政。
玉壁的故事,因这位令人敬重的将军而始,因这场战役走入人们的视线…
但真正延续这座城池神话之人,却是王思政在离开这座他依天险而建设的防御之城时,推荐接任他镇守此处的所部都督,上榜十七史百将的将军——韦孝宽。
他,也是未来唐太宗李世民韦贵妃的曾祖父。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韦贵妃墓前室西壁南段女
韦孝宽与这座占尽地利的城池似乎有着一种共生关系。
孝宽曾因玉壁立勋,升迁,成为了玉壁总管,勋国公。
而玉壁本是西魏晋州与南汾州的治所,却因孝宽立勋于此,将南汾州改为了勋州,并设置玉壁总管府,直到北周平齐后,孝宽离开了玉壁,玉壁的总管府才被废除,并再次从勋州改成了绛州。
一直想寻访玉壁古城的残迹,一来因我喜爱齐神武,二来自然是因为与此城密不可分的名将。
不想,这愿望竟能在特殊时期里得以实现。
5月29号,将这日的最后一站定在我心心念念的玉壁城,一为回程方便,二便是希望赶上夕阳西下的绝佳时间,在玉壁感怀一番那场残酷的战争。
从南阳法王庙离开,沿着S233从北向南。
接近汾河时,隔着汾水便望见河对岸连绵不绝的高壁。
大家惊异间已是赞不绝口地连声称爽!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汾河北岸望南岸的地势
遥想千年前的玉壁,当也是临汾水而建,并从汾河取水供给城内的水源,大河之上还应设有玉壁的渡口。
现如今,渡口我是不知在何处,汾水也几经改道失了当初的状态,唯一一样的,便是这条河流仍默默守在这座古老城池的边缘,静观着世事沧桑。
从眼前这条路飞驰过流淌千年的河道之上,呼呼的风声与湍急的水声,敲打着内心,令人心潮澎湃…
当年的那场玉壁之战,不觉间已在宽阔的河面上转变成生动的画面…
“城中无水,汲于汾。神武使人移汾,一夜而毕。”之类的记载,原是真的发生在这附近。
而我们所行一路,或许就是高欢当初行军驻营之地吧?
回想几日的行程,我们亦仿佛是随着当初的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在时光雕琢过的边境上往来奔袭,徜徉于那铁血的时空之中。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汾水之上
驶过汾河上的桥梁,河南岸道路两侧接踵而至的断崖土墙让人兴奋地开始猜测起这座城曾经的雄奇景象与绝壁天险。
在今日的我们看来,这里的地势都可以用望而生畏来形容,那么于千年以前的北朝时期呢?
想来定是符合防守要戍,兵家必争之地吧…
也难怪当初的高欢会两次无功而返…
如此天险之城,又有一位传奇的将军镇守,攻进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汾水南岸一路的黄土高原与断壁
一路聊得兴奋,以至于没有留意到导航的偏差,不小心就进入了附近的白家庄村和均安村。
对比地图来看,城垣显然不在村庄之中,反而刚才那一路更似是玉壁城与当初城市所倚天险残存下的痕迹。
于是,询问着当地的村民,在村里绕了一圈,被告知了几次玉壁城没啥东西,不用去看,才寻着道路回到省道上。
按着村民的指引向北,不多时,岔路处的文保碑和周围明显的城垣残迹便映入眼帘。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文保碑与东南土夯
野草蔓生,树木杂乱,黄土的痕迹在千年的光阴里被消磨了棱角。
千年前的坚城,初见确是凄凄惨惨,融进了农家的乡野生活里。
据相关文保资料记载,玉壁城的城址东、西、北三面皆为深沟巨壑,地势突兀,险峻天成。
城址整体略呈“凹”字型,东西长1850米,南北宽1430米,总面积达264.6万平方米。
现存残长约300米的南墙,宽3~8米,残高2~8米,墙体为夯筑。
城内西北有大型夯土基址,在其南部断崖处有一直径约3米、深8米、俗称为“万人坑” 的大型乱葬坑。
西、北城角有烽火台基址。
比照地图,与大致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想来玉壁正如记载中那般三面依着天险修筑,墙体与天然的地势融合,唯城南侧较为平坦,有残存的夯筑城墙。
文保碑所立之处(文保碑约在下图“壁”字覆盖之处。)便是城南面城门大约的位置,西南侧的城垣残迹,应是玉壁南墙残存较长的一段,诸多高原与村落之间相对平缓的地方,则为残存的“凹”字型。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简约版示意图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文保碑西侧南墙边缘
停留在文保碑处观看片刻,我们才继续向北而行。
道路两侧黄土塬上的农田,与残存的土夯相连,高度略低,一直沿着小道蜿蜒向前,不知会通向城北的何处。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文保碑北侧路东土塬,疑与南墙相连
望见夕阳偏斜,又有农家踩出的小路通往西侧的土塬之上,我们便逶迤而上。
一时间视野开阔,光影照亮了西天的云层…
风吹麦浪,沙沙而诉,彷如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束缚,走入了当年的玉壁,回到那场惨痛的战争之中…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文保碑北侧路西土塬上的麦田,整个土塬与南墙相连,高度略低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西土塬上的麦田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东土塬上的麦田
那是东魏的武定四年(公元546年),时高欢倾山东之众,志图西入,以玉壁冲要,先命攻之,于九月连营数十里,至于玉壁城下。
这是高欢第二次围攻玉壁城,而距离上一次兵围此城,已过了四年光景。
彼时,其实对于这次出征,东魏也是有人反对的。
因时值八月,从天文谶纬之学上来说:八月西方王,以死气逆生气,为客不利,主人则可。
高欢以客攻主,是失了天时,恐会有伤。
而出发前,邺下有黄黑蚁阵斗,有好事者占卜,以为黄者东魏戎衣色,黑者西魏戎衣色,黄蚁尽死,便预示着东魏将败。
但我想,那时的高欢已无心理会这样的上谏,因为他太渴望在有生之年统一大魏,实现自己的壮志,成就身后的家国,为子孙们解决后顾之忧了…
从东西分魏,到这场玉壁之战,时间的齿轮转过了12年,分裂得越久,军民的归属感便会越强,收复其地便会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他已经等不了更久,更不想再等下去。
最终,他选择了自邺会兵于晋阳,出兵西伐。
可冥冥中总有天意相应…
就如当初的他在信都起兵顺理成章地取代尔朱,就如当初的他错放走了宇文泰,为自己留下了余生都要去战胜的对手一样…
历史似乎总是有特定的轨迹与一时间偏爱之人,也总是在眷顾了一人之后又将他抛弃掉…
那场玉壁的战役,高欢穷其智力,起土山,挖地道,造攻车,缚松麻,灌油加火,又依虚术萃其北面天险,四面穿地,最后连招降,胁迫,挑拨,犒赏等方式都用上了…却均被守城的韦孝宽一一化解…
韦孝宽是谋攻的高手,亦是兵家中的鬼才。
他把兵者的诡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善用谣言的他,更让人对“不战而屈人之兵”感悟颇多。
从六镇起义以来,历经数次大战的高欢,怕从未想过自己也会有这般狼狈无力的时候…
玉壁分明近在咫尺,关西分明只隔一城,城中兵力分明与他悬殊…
可终是无力撼动…
那感觉与他少年时受困于贫穷不同,与他在乱军中遇到贺拔胜这类的猛将不同,它就像玉壁城上张起的布缦,看似娇弱不起眼,却轻易破解了他猛烈的攻势,让一腔热忱在心底反复灼烧…
玉壁城,是挡在他统一之梦前的山峦,难以逾越,难以移开…
两次受阻于此的挫败,这次战役的惨败…
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英雄只感无力,也不觉间走向了末路…
“顿军五旬,城不拔,死者七万人,聚为一冢。”
士卒的死伤过重,城池仍是久攻不下…
此刻本就士气低下,人人思归的东魏又迎来了新的天灾。
陨星坠落,恰好便落在高欢的营帐…
一时间众驴并鸣,士皆詟惧。
在玉壁耗战了六十日的高欢,此刻再也撑不下去了。
十一月庚子,因旧疾复发,他不得不班师回返晋阳。
恶乌集于亭树,又是不好的征兆。
此刻的他,或许预感到了这场以失败告终的西伐终将成为自己一生中的遗憾…
而他的生命,怕也不再允许他再次披上战甲,夺回西土,完成未竟的梦。
班师回归晋阳的途中,狡猾的韦孝宽开始造起了谣言…
因西魏言其中弩而亡,高欢只得免坐见诸贵,以求安定人心。
为了引起诸贵与将士们的共鸣,他又使斛律金作《敕勒歌》,乃自和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首故乡的歌谣,勾起了无数将士的思乡之情,也让这位戎马半生的英雄哀感流涕…
遥远的敕勒川,遥远的故乡,曾是他们出生长大的地方。
可从离开六镇之时起,从他看到了元家世末,决议一展抱负时起,便已不可能再回到那牛羊牧于野的故土…
努力了这么多年,他从当年城楼上的小小戍卒,到现在东魏幕后的实际主人,一切仿佛应天顺人,却原来也是一场玩笑…
到头来,他终其一生还是有无法实现的梦,更遗憾于没有机会再去实现…
英雄迟暮时,那思乡的苦痛在歌唱间已显露无疑,也远胜于其他的语言…
曾经,在寻访高欢义平陵的时候,望见满田的青青麦苗,我便不自觉想到了《敕勒歌》中风吹草低的景色…
而今日,夕阳西下的麦田,缀满了金黄的麦穗,如此美妙的景色,却总要被黑暗吞没…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天边变化着的夕阳与玉壁城西的剪影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西土塬上的麦田
武定五年正月朔,天有日食,而战败病重的高欢也在这一日带着遗憾崩于了晋阳,时年五十二岁。
一场西伐因为玉壁的受阻戛然而止,也让英雄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沐浴于夕阳下的玉壁城中,我在麦田里唱起了那首跨越千年光阴的《敕勒歌》…为他那未竟之梦…
若当初,他攻克了玉壁,是否一切便会走向不同的轨迹,又有谁知道呢…
(视频传送门:麦田里的《敕勒歌》
如诗如画的麦田景色,让我和L姐沉浸其间,在变化着的光影中不停地又唱又跳,又拍又录,还不知怎地摔了一跤…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西土塬上的麦田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麦田剪影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臭美组图三张
J哥已经在附近来回转了几圈,对我们两个依旧处于在麦田里的拍照模式着实无了语。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唱成了习惯,我来来回回在麦田了唱了三遍《敕勒歌》,最后一次还兼带跳起了舞,每唱起风吹草低的时候都感到身边风变大了,而刚刚唱完最后一次,竟然豆大的雨点就掉了下来…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风吹麦浪中
今日的天气明明没有预报有雨,我这个走陵自带招雨体质的人,竟然走个城都能把雨给唤了来…
于是我们仨赶紧顺着小道跑下麦田,迅速蹿进了车子里。
这场意外而来的雨,着实让人不解,后来我们总结,感觉是我唱错了歌…
在孝宽的玉壁城上给高欢唱歌,还是在一个伤亡惨重的古战场上,不知道有多少来自敕勒川的人还埋在这里…
唱一遍还不算,唱了三遍,又唱又跳,还忘记了鞠躬拜祭…
所以估计惹怒了孝宽,惹哭了高欢,惹来了老天都跟着垂泪了…
沉浸麦田景色的我们因为突来的雨水才回归到了主题。
因为听朋友说顺着文保碑的路继续向北走还能看到玉壁城北侧天然的地势与大型夯土遗存。
于是我们继续沿着田路北行,雨似乎渐渐变小,风吹着两侧的麦浪摇曳,让我们寻路之余仍忍不住被农景吸引。
道路逶迤,J哥的车技穿梭过岔路上狭窄的地方,很快我便看到窗外树木中一闪而过的壮观景色…
还不及叫停车,继续向北走到了路的尽头
伴着犬吠之声,竟有成群的羊儿从北头的黄土夯上跑过…
这可真是“见牛羊”了…
我们的停留让衷心的犬儿不敢放松,因为前方的大门锁了,狗又可能窜过来,所以我们没有下车,只是打开天窗环顾着四周。
这里似乎算是玉壁城“凹”字的东侧中心,夯筑的黄土与周围的土塬相连,让人对“城”的概念更加明确起来。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封了的前路与看到羊群的土夯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衷心的犬儿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北侧“凹”字中心地带
我指挥着J哥掉头,慢一点往回开,停到我刚才看到壮观景色的地方。
不多时,树木之后,大型的土夯已经裸露出来。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北侧某段土夯与断崖
停下了车,尽管还飘着雨,我还是率先下了车。
迎面的风袭来,夹杂着冰爽的湿意,让此刻看到玉壁城的我心底升起无限的赞叹!
沟壑纵横,河流冲击留下的痕迹,以及城存下的笔直土夯。
玉壁之意,想来便是如玉般光滑的堡垒吧…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观看玉壁绝佳视角
孤傲的酸枣树在路边的悬崖上疯长成片,阻断着视野所及,也防护了行至此的人们失足,更似一种天然的屏障,守护在玉壁城的城墙上…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酸枣与玉壁相依组图
不知此处的视角是否也能与当年守城之人的视角重合,但登高极目,确已将城下的状况尽收眼底。
来前一直不甚理解当初如何依天险建城,在见到这处断崖的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许多…
古人的战争,确实是仰仗于天时地利的因素。
如此山势,只要保证城中的粮草供给,确实可以做到,守者常逸,攻者自劳…
当然,如此险要的城,若无与他相配的城主,怕也会如后期北周修建的柏谷城那样,纵占地利还是会被人夺取。
韦孝宽的一生,有一多半与这座玉壁城相关。
因为玉壁的重要地位,所以非孝宽镇守难以令君主安心,但也因此,孝宽似乎在京师的时间总是偏少,多数时间都处于远离中央的边缘地带,无法像很多王侯将相那般常伴于君主,受到器重。
玉壁之战后,孝宽曾调回京师作雍州刺史,后又在江陵之战中立功建勋。
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宇文泰北巡时令孝宽重新镇守玉壁,想是为进一步的计划提前做好防备,以免北齐来犯。
可不想这一年宇文泰却驾鹤西去…
之后的孝宽,又一次回到京师,可没两年便因建勋于玉壁,成为了勋州刺史,又一次回到了这座与他紧密相连的坚城中…
这一呆,便是十多年。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遗址
他在玉壁呆了太久,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也在边境经营了多年,对东土了如指掌。
可纵使功勋卓越,计谋出众,晋公宇文护掌权时,他的上言却并没有引起重视,以至于宜阳汾北之战以失败告终。
到周武帝宇文邕亲政后,虽然算是对他礼遇敬重,也对其平齐三策十分欣赏,但从重用角度来看,还是差了一些。
孝宽曾以老迈希望致仕,可宇文邕却因未平齐国并未允许。
面对伐齐之事,周武过幸玉壁之时,虽因观御敌之所,深叹羡之,却驳回了孝宽为先锋陷阵的请求,只以防守招降之事委任。
或许在周武心中,玉壁城同样与这位老将绑定,所以才有“玉壁要冲,非孝宽无以镇之”的想法…
但在老将心里,又怎能没有平齐的梦呢?
他守护玉壁多年,曾为守城坐视侄子临以白刃,曾把自己大半的人生挥洒在边境的防守之事上,曾因卜筮造谣害死齐将斛律光以扫清平齐的障碍…
他所作的点滴,其实都在为西魏北周输力,可得来得除了戎马倥偬的人生与荣耀外,又有什么呢?
甚至,在平齐之后,他的帝王再至玉壁,会与他说出“世称老人多智,善为军谋。然朕唯共少年,一举平贼。”的炫耀之言…
怎能不令人寒心?…
犹记得当初玉壁之战时,孝宽立于城头,慷慨说出那句“孝宽关西男子,必不为降将军也。”的豪言…
可那豪言仍在风中回响时,西魏便已易主…
而曾被赐姓宇文的他,经年以后却成了杨坚的前锋,将当初未能实现的冲锋东土之梦,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
我佩服孝宽的智谋,却并不喜欢孝宽这样的英雄…
因高欢之死,因斛律光之死,因尉迟迥之死,对这位鬼才般的将军更有些讨厌的成分。
但我却很理解这位智者每一次选择的道路,同样为他毕生的付出,却没有得来与这份荣耀齐等的地位而惋惜。
天边的云卷云舒,蒙蒙细雨似乎又有了渐大的趋势。
山雨欲来,风声大作,摇曳的麦田在身后卷起层层麦浪…
在年复一年的光阴里,将北周的往事埋葬。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从麦田到玉壁城遗址
L姐看我俩迟迟不上车,也忍不住下了车,临着玉壁城上的大风,听麦浪翻滚出千年前的遗音…
当时不知万人坑的具体方位,我在此处试图拉近几处土夯寻找,却是一无所获,想是找错了地方…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遗址
光影的变幻,突然间让眼前的玉壁变得明亮起来,半边夕阳半边雨,还未及庆幸是否太阳雨后天会放晴,也刚想说是不是要再唱次《敕勒歌》…
便见浓云席卷,又一次黑云压城…
紧接着,震耳的雷声咆哮而至。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玉壁城遗址处天色变化
担心会是大雨将至…
看过了玉壁的我们其实已算心满意足,便也放弃了寻找让人容易看了难受的万人坑。
不及飞驰出乡道麦田,大雨已滂沱而下,瞬间模糊了窗外的景色…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贼大的雨
我和大家一路边聊边定位着玉壁发圈,感慨着不会是真的因为唱了太多遍《敕勒歌》把谁给唱哭了吧…
不想行出没多远,雨水竟也如屏障一般,出了便放晴。
回首来路,总感觉那片雨做的云仿佛就飘在玉壁的上空,为当初未能统一北方的高欢,为当时死难于此城无人收骨的将士们难过,当然也为曾守护在此的那位勋国公和陪他奋战于此的人们遗憾…
玉壁城·风吹麦浪尽散英雄梦
离开玉壁雨就停了??
与玉壁的短暂光阴,似一场乱世的离歌,在黄昏时分荡气回肠…
如今却以随着战火远去,雷雨停歇,消失在身后的纵谷沟壑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