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定陵·节愍太子墓
标签:
杂谈历史旅游唐李重俊 |
分类: 帝王の荒冢 |
2017年10月4日,行程最匆忙的一日,在酒店用过早餐,我们便踏上征程。

今日,我们准备将富平的几个唐陵一日看尽~
车子行驶中,沿路再次经过各种石料厂。
先前来富平的时候就曾猜想过富平是不是产石,沿路厂子这么多。
先前来富平的时候就曾猜想过富平是不是产石,沿路厂子这么多。
这次走陵后才知道,原来富平产石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顺陵及桥陵的石料就多来自富平~

我们的第一站是唐节愍太子李重俊的墓。
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神龙二年被立为皇太子。
当时武三思得幸中宫,对他很是忌惮,武三思之子武崇训是安乐公主的驸马,也时常教公主凌辱重俊。又因李重俊非韦皇后所生,常呼之为奴。或劝公主请废重俊为王,自立为皇太女。
李重俊因此忿恨不满,于景龙元年发动政变诛杀武三思父子,又派兵包围皇宫。
但因为他没有及时占领玄武门,等到攻到门下之时,中宗已经登上玄武门,又据槛呼多祚等所将千骑,谓曰:“汝并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归顺,斩多祚等,与汝富贵。”
于是千骑王欢喜等倒戈,斩多祚及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于楼下,余党遂溃散。
政变失败后,李重俊在逃奔终南途中被部下所杀,枭首于朝,献之于太庙,以祭三思、崇训尸柩。
后睿宗登基,追复其太子名位,谥曰节愍,陪葬于定陵。
其墓位于现在的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北。

年糕一般的质感,是我们今日最大的挑战,时常走上一段就觉得鞋子沉了几斤,一望之下多了几厘米的厚泥跟…

随着封土越来越近,有些先行的人已经率先跑了起来。
因为道路难行,G兄临时决定改道。
呼唤前面的人无果,便带着我们后队转了弯,兵分两路而行。

虽然大雨浸泡的土地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让田间的风景变得晶莹透亮。
穿在田间,总有些风景让你惊喜。

走了多时,渐渐感觉泥土和草上的雨水侵透了鞋子。
刚刚踩了田,这会儿大家集体停下来开始找地方蹭上面的泥。
但泥实在太多,怎么都蹭不干净…
最后干脆给鞋子合影留念,记录我们为了找坟疯狂的身影。
然而这样的鞋子景象在今日之后已经不觉得有啥,真的不是最严重的情况…

无意中发现有位踩到的石头是文物界碑,可是此处距离太子墓尚有距离。

随G兄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我们是置身在一个类似斩城的高台上,去墓是需要下了这个台才能过去的。
尽管道路没有想象的好走,我们却很难因此停下步子。
然而这样的鞋子景象在今日之后已经不觉得有啥,真的不是最严重的情况…

无意中发现有位踩到的石头是文物界碑,可是此处距离太子墓尚有距离。

随G兄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我们是置身在一个类似斩城的高台上,去墓是需要下了这个台才能过去的。
尽管道路没有想象的好走,我们却很难因此停下步子。
抬头远望,草在雨后显现出迷人的黄色,簇拥着现代的仿唐建筑,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色。

几位男士先行下了斩城,又开始接我们陆续下去的人。
高度问题,我拿着登山杖支撑着周围,生怕自己一下坐了滑梯…

虽然下了坡,但距离仿唐建筑和墓冢依旧有段距离。

王老师在地表的甬道上给我们讲着这里的形制和当初发掘的事情。
听木老师说仿唐建筑后有碑,所以我默默跑去了建筑后面看保护碑。

转到碑的正面,茂密的树木让拍摄变得略有尴尬。
废了些力气才将背景的殿宇收全。

据石碑记载,墓呈覆斗型,东西、南北均长37米,高12米。
墓园仅存石蹲狮和石翁仲各一件。
该墓在1995年被发掘,出土文物290余件,墓内绘有壁画,是继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后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精彩的。

到了此处才发现仿唐建筑的门窗已经被封死,应是防止有人进入地宫才填上的。
回到甬道上方的时候,大家仍在此处讨论着该墓主人的故事。
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带来淡淡的哀思。
在李唐的政权变动中,公主王子死者甚多,即使后世的立场让其中一些得以翻案,被追封归葬,但终究不过一句空名,一场虚妄…
李重俊和他的妹妹安乐公主比起来,说不上幸运,却至少在死后,有翻身的机会,享受太子的殊荣,陪葬在父亲左右。
而生前曾经集了万千父母之爱于一身的安乐只能顶着“悖逆庶人”之名入土。
成王败寇,自古以来,谁能说谁就是绝对的正义呢?
附上李重俊墓前的是翁仲与石狮子。

几位男士先行下了斩城,又开始接我们陆续下去的人。
高度问题,我拿着登山杖支撑着周围,生怕自己一下坐了滑梯…

虽然下了坡,但距离仿唐建筑和墓冢依旧有段距离。
我跟上了大家,用登山杖打着周围的草,沿着前方同伴踩出的道路前进。

不知行了多久,我们终于走到了陵冢的近处,此刻从另一条路前来的同伴们已提前我们达到,正在封土的背面谈论着。
绕过封土,终于来到了陵墓正面。
墓前的甬道上,几个仿制的天井闯入视野。
听W老师说,这是为了让人了解唐朝墓的形制,特意复原的天井。

其数量也体现出墓主人身份的高贵。

不知行了多久,我们终于走到了陵冢的近处,此刻从另一条路前来的同伴们已提前我们达到,正在封土的背面谈论着。
绕过封土,终于来到了陵墓正面。
墓前的甬道上,几个仿制的天井闯入视野。
听W老师说,这是为了让人了解唐朝墓的形制,特意复原的天井。

其数量也体现出墓主人身份的高贵。
只可惜这高贵是属于死后的殊荣,而在他生前却几乎并未享受过太子应有的荣耀。

封土前被后世砌起了一小段围墙。

而正对封土位置的这座仿唐建筑实际是地宫的入口,可以看得出复原做的很用心,还特意做了鸱吻和垂鱼在上面。

封土前被后世砌起了一小段围墙。

而正对封土位置的这座仿唐建筑实际是地宫的入口,可以看得出复原做的很用心,还特意做了鸱吻和垂鱼在上面。


王老师在地表的甬道上给我们讲着这里的形制和当初发掘的事情。
听木老师说仿唐建筑后有碑,所以我默默跑去了建筑后面看保护碑。

转到碑的正面,茂密的树木让拍摄变得略有尴尬。
废了些力气才将背景的殿宇收全。

据石碑记载,墓呈覆斗型,东西、南北均长37米,高12米。
墓园仅存石蹲狮和石翁仲各一件。
该墓在1995年被发掘,出土文物290余件,墓内绘有壁画,是继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后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精彩的。

到了此处才发现仿唐建筑的门窗已经被封死,应是防止有人进入地宫才填上的。

回到甬道上方的时候,大家仍在此处讨论着该墓主人的故事。
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带来淡淡的哀思。
在李唐的政权变动中,公主王子死者甚多,即使后世的立场让其中一些得以翻案,被追封归葬,但终究不过一句空名,一场虚妄…
李重俊和他的妹妹安乐公主比起来,说不上幸运,却至少在死后,有翻身的机会,享受太子的殊荣,陪葬在父亲左右。
而生前曾经集了万千父母之爱于一身的安乐只能顶着“悖逆庶人”之名入土。
成王败寇,自古以来,谁能说谁就是绝对的正义呢?
一次拍下了五个天井与坟冢还有入口的建筑。

在墓前追悼一下李唐政治中牺牲掉的太子殿下,我也准备离开了。

此刻,小Q正捣鼓着航拍机,嗡嗡地声音随着我的离开渐渐变小。
从高空俯瞰,这天井的样貌想来会十分壮观。

回程的路,我们选择了先前另一波同学们走的路。

在墓前追悼一下李唐政治中牺牲掉的太子殿下,我也准备离开了。

此刻,小Q正捣鼓着航拍机,嗡嗡地声音随着我的离开渐渐变小。
从高空俯瞰,这天井的样貌想来会十分壮观。

回程的路,我们选择了先前另一波同学们走的路。
据说这条路比我们去的路好走很多,至少是天然的乡道,没有上下的切面。

水色洗刷的田野陵冢,还有远处依稀的定陵凤凰山脉,鲜艳的色彩在这个雨后浸润了我的眼。
这里是离定陵最近的陪葬墓,这对儿生前相杀的父子,死后却成了千古之绊,不知道他们泉下有知,是否会无颜以对,抑或早已冰释前嫌,重识父子之情了?

水色洗刷的田野陵冢,还有远处依稀的定陵凤凰山脉,鲜艳的色彩在这个雨后浸润了我的眼。
这里是离定陵最近的陪葬墓,这对儿生前相杀的父子,死后却成了千古之绊,不知道他们泉下有知,是否会无颜以对,抑或早已冰释前嫌,重识父子之情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正与邪往往也不过一念,李唐的激烈争斗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稍纵即逝,而其中那些散落在天际的星尘们,也无非是为了自己能够在彼时活下去,活得更好罢了。
虽然也有积水,但踩草而行,还是相对容易的。
不知不觉,陵冢已渐行渐远。
附上李重俊墓前的是翁仲与石狮子。
前一篇:汉长安城北三门·光门最妍雅
后一篇:六朝往事随流水·南齐萧道生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