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2018-07-19 15:03:25)
标签:

帝陵

刘彻

汉武帝

李夫人

霍去病

分类: 帝王の荒冢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西汉·李延年

一首歌,让我记住了一个作者,记住了一位美人,记住了汉武帝几段感情中唯一善终的这一段…
而这首歌似乎唱出了许多古代美女的结局,帝王之爱的结局,更歌尽了一种爱而不得的无奈。
上一次去茂陵,还是2007年的事情。
距今已有10年,印象基本模糊,翻看老照片也回忆不起具体的细节,更何况当时未曾前往过这位在景区外的绝世佳人冢茔…
而这次,我们的西汉帝王陵一日游便从这位难再得的佳人说起…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2017年10月8日,虽然因为前一日被马蜂蛰了两下,但早已和果果约好今日走西汉十一陵的我,自然不会被这伤影响。
昨晚上肿了半边脸,我们本考虑今日先去趟医院再出发,但后来果果问了大夫,说眼部的肌肉本来就比较容易肿,加上被叮了两下,只要不变黑啥的应该没事。
所以为了能去更多地点,我们连医院都直接省去,就驱车前往了咸阳。
西汉十一陵,除了汉文帝刘恒的霸陵与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外,皆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
因为杜陵,霸陵不顺路,而最远的阳陵早些年也走过,所以我们初步的计划是从西安出发前往汉武帝茂陵,再沿着渭河一路向东,走到长陵,顺便看一下那附近的秦时旧宫,其间可能还要夹杂些北朝和唐朝的东西进去。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目标的第一站,是最西侧的汉武帝刘彻茂陵。
茂陵,因地处汉时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咸阳原南部边缘,距咸阳市15公里,西安市40公里,是西汉帝陵中最高,也是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
相关资料中记载,茂陵整个陵区由茂陵陵园、茂陵邑、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四部分组成,东西约9.5公里,南北约7公里。
其中,汉武帝的茂陵位于陵区中央,陪葬墓分布在周围,东侧的陪葬等级较高,陵区最西有修陵人的陵寝,东北方向则是茂陵陵邑。
一直以来敬佩于汉武雄风,欣赏卫霍横行大漠的尚武精神,更觉汉武一朝之人各个才华横溢,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优良班底。
或许正是这样靠谱的帝王加上靠谱的将军,再加上靠谱的臣子们,才能塑造出大汉最伟大的时期吧。
因为今日计划要去的地方太多,果果原计划又要在17点前回到西安市内,所以我们打算以远观帝王陵,寻找国宝牌和毕沅碑为主,至于是否爬陵看时间安排和对人物的喜爱程度,像景区有票的这种,因为赶时间,就尽量不要进去了。
所以,为了看全茂陵之景,果果决定直接带我前往茂陵西侧的李夫人英陵,一来此处在陵区之外,不要门票却可以很容易看到茂陵的全景,二来也是因为我没有去过这埋了佳人玉骨之所。
果然,就在我们过了茂陵景区门口,开入田间的时候,茂陵的全景就在雾中若隐若现了。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因为前几日的阴雨和今早飘起的小雨,道路泥泞,也残存了积水。
通往英陵的路道路狭窄,容易陷入坑洼,前后左右似乎也没有车会过来,所以我们决定把车停在十字路口的大路上。
想起后备箱里的一箱猕猴桃,果果揣了几个在兜里,准备到陵上享用…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顺着小路向西,道路两侧都是果园田地。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李夫人的墓位于茂陵封土的西北方向。
西汉帝陵多数遵循帝陵在西,后陵在东的方位,帝后同茔而不同陵,但汉武帝的茂陵却相对特殊。
或许因为他的陈皇后被废后抑郁而终、或许因为卫皇后死于巫蛊之祸、或许是刘弗陵之母钩弋夫人的死因蹊跷…
总之与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王有关的女人们,多数都因为帝王的霸气与猜忌没能善终,最终竟无一位皇后可与之合葬,观看茂陵的东部,并未有匹配的后陵存在,想想也是一种悲哀…
而这位出身“倡女”的李夫人是汉武帝女人中最为幸运的一位,生前得宠,死后还能以后礼陪在这位帝王最近的地方,实在难得。
据《汉书》记载:“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回首处,茂陵的冢茔在雾霭中朦胧起来…
仔细想想,从初闻到别离,这位佳人与帝王的故事,一直都带着朦胧之美…
也许这就是李夫人的高明之处。
她若仅有倾国倾城之姿,如何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得到独宠?如何在这位猜疑心重的帝王身边善终…
前有天之骄女陈皇后的例子,后有一代贤后卫子夫的惨案,帝王霸气容忍不了“妒后”,更容忍不了的是外戚左右皇权和威胁到皇权之人。
她深知帝王之爱,深知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驰,深知相见不如怀念,也深知人往往得到了便不够珍惜,得不到的却总是遗憾不舍…
蒙蒙烟雨,如她的心思一般,清爽明净,却总也猜不透彻…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收回神思,继续赶路,我倒着走在乡间之路上,望着渐远的帝王冢茔。
在茂陵封土的北侧,隐约可见一个小冢,10年前来茂陵的时候,曾听人说可能是阿娇的。
但因为史册上记载阿娇“葬霸陵郎官亭东”,所以估计只是传闻罢了,真正的墓主人不得而知。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向前一段,李夫人的封土已经出现在树后。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周围的果树硕果累累,平添了几分走陵的乐趣。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再向西不远,终于到达了冢茔跟前。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两方石碑立在这里,一方写有汉李夫人英陵,是陕西巡抚毕沅立的,另一方文保碑,是1984年兴平县人民政府立的,算是第一批国宝。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孝武李夫人,本名不详,为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本以倡进。
其兄李延年擅音律,晓歌舞,为汉武帝所爱。
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那首著名的“北方有佳人”应是一开始便为李夫人所写,从后事来看,它也为李夫人的登场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
听到此曲的帝王,感慨于世间何有此等佳人,而佳人难再得,自然而然便有了念想…
紧接着,平阳公主便顺理成章的将这位佳人引入了帝王面前。
想到此处,也不得不佩服平阳公主对弟弟的了解了~
两次引荐,两次都抓住了帝王之心,而这两位也都成了皇后。
在碑前商讨了一下,我们绕到了冢的西南方向,准备爬上去看看茂陵。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雨水浸泡后的英陵道路变得湿滑,好在下车前因为毛毛雨,果果拿上了车上的直把伞。
走陵时带这种伞的好处就是可以当成登山杖用…
于是忘记带登山杖的我们就改用了雨伞。
英陵的封土看起来不算明显,但应该也是三重台的设计。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雨雾渐大,影响了视线。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道路偏陡,为了防滑,我们不再走这样的土路,找了有草的地方落脚。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冢上的草木萋迷,野花遍地,埋着一代佳人的玉骨冰肌,在这样的小雨中,总有些惆怅之意。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远望茂陵的冢茔,水雾中的它几乎看不清轮廓。
一代帝王的身影竟是这般的遥远?
这是否也是李夫人心中的帝王之爱呢?
曾读李夫人的传记,对这位自始而终喜欢保持距离之美的李夫人赞赏有之,悲哀亦有之。
记载中的她,因病重容颜憔悴,蒙被拒见武帝最后一面,使得武帝最终不悦起身离去。
这一方面体现了她独特的智慧。
她想让最美的自己留在帝王心里,因为这样,帝王便不会对她有所厌恶,不会因为新人遗忘已经丑陋的她。
这不见会让帝王生一时之气,可却以不见令帝王对她怀念一生,以不见换得了武帝对她亲人的照拂…
但另一方面,武帝对她的爱到底源于何处呢?若只是因为容貌,那相见的结局也不外乎她所认为的那样…
武帝一生多情,却也常常无情,他爱过的人很多,也确实让人不得不去思考李夫人所想所思的问题。
因为阿娇的貌美,因为阿娇身后的势力,他许下过金屋藏娇的诺言却终成空话…
因为子夫的容颜,以及政治需求等等,他也曾爱过,可终究因卫后色衰有了新宠,最后又因巫蛊之祸让这位女人身亡…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正是她们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这般想下去,李夫人与她们也面临着相同的境遇,可虽然悲哀,她却终究是幸运的。
至少她早早意识到了这些,让可能发生的悲剧在帝王的怀念里变为了一种真情。
让帝王可以因为思念为她设法招魂,为她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以及那些思念的赋曲…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我想,这句句都是武帝的真情实感,却句句都建立在了李夫人貌美,难再得的基础之上。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尽管是在爱情上不尽人意的帝王,尽管这位帝王也在晚年犯了错误,尽管他的穷兵黩武致使国库空虚,要用昭宣两朝来恢复。
但对汉武的喜爱,由来已久…
在英陵上远望,怀念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虽非完人,虽猜疑甚重,虽杀伐过多,却总有那么多让人钦佩的地方。
论功勋,他无疑是历朝历代少有的伟大君主。
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
他开疆拓土,立华夏基业;盐铁论调,开经济先河;独尊儒术,定统治思想;丝绸之路,造后世之福……
还有推恩令等等精妙的措施,一项项加强集权,削弱藩国势力…
最可贵的一点,是傲于成就的他,在晚年轮台罪己,承担下自己的错误。
这是很多帝王都无法做到的。
本想在这里拍张背影,结果拍出来大雾下的冢模糊不清,做了效果后发现茂陵俨然变成了仙山…
果果说,汉武帝得道成仙了…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为了体现这个冢,果果给了我一张她2017年1月在英陵拍的,权当对比。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望了多时仙山才准备下李夫人墓。
此刻,雨连成了细线,周围的水雾也缭绕起来。
看向来路,真的有点陡峭……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果果把雨伞给了我,自己纯徒手徒脚下来…
我半戳着雨伞,但发现下的速度不太容易慢,没草的地方太滑了,最后一小段几乎是奔下来的……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拜别李夫人墓,我们向停车的地方返。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刚坐上车子,雨就滴滴哒哒了下来。
没有时间停留,启程慢慢向着茂陵前进。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记录着来路,把车子停在了茂陵入口的附近。
据《汉书》中记载,建元二年夏四月,汉武帝初置茂陵邑。后多次迁徙民众,富户,郡国豪杰于此,充实茂陵编户,后元二年二月,汉武帝行幸盩厔五柞宫。乙丑,立皇子弗陵为皇太子。丁卯,崩于五柞宫,入殡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不知道入土的他是否想过,他花了这么久修建的茂陵,在他死后的昭宣时期就被盗了,而后更是频频。
这如他宏图大志般的冢茔,终究随着他的离世,再无法被他自己掌控。
一代帝王入土,大汉的最伟大时代也早已在他年迈的时刻落幕…
如今的茂陵景区,据说门票贵,还不能爬冢,所以悼念的话,进去也只能看碑。
我们两个找了正位拍下北侧的陵山和神道,又用长焦拉近了茂陵的毕沅碑和文保碑,便准备前往下一站。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途中,看到了茂陵的介绍。
据介绍,茂陵封土东边长243米,西边长238米,南边长239米,北边长234米,现在的残高46.5米,西北500米为李夫人墓。
陪葬墓多在茂陵以东,尚存封土12座,可确定名位的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霍光墓,金日磾墓,阳信长公主墓,公孙弘墓等六座。
茂陵邑当年约有6万户,27万余人。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说到茂陵的陪葬墓,回来翻到了2007年时的照片,和大家研究后,确定应该是当时去茂陵博物馆,从少年将军霍去病墓拍摄的。
假山后的顶端有亭子的地方就是霍去病墓的封土。
《汉书》记载: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作为勇武的少年将军,霍少可谓是无数男生的梦想,也迷倒了万千女性。
他的一生似乎就是为完成攻打匈奴,开拓中华的使命而来,所以在使命完成时,他便离去了。
虽然遗憾他的英年早逝,却也觉得他死在了最好的时候,因为这样他就不必卷入之后的朝堂纷争,不必因为巫蛊之祸不得不进入家族利益之中,更不必在后世对汉武穷兵黩武的说辞里成为帝王征伐的工具…
他是适合战场的人,是英勇正义的象征,真的不适合被权力阴谋磨灭了少年志气。
茂陵博物馆中的马踏匈奴雕刻,威武雄壮,正是他一生功业的象征。
引用下小胖先前给一本《霍去病》的书写的封皮词,对少年扬眉的霍帅总结十分到位。
浪淘沙
                        水德星君
八百卫骑飞,年少扬眉。河西踏遍任迂回。漠北鏖兵飞沙血,啸马边陲。
燕支怨歌吹,涕泗声悲。封狼居胥定神威。好一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附上霍去病墓前的文保碑与毕沅碑。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霍去病墓顶所见的茂陵。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茂陵与英陵。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还有卫青墓。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金日磾墓。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霍去病墓的整个景区修的是仿古建筑,但从楼梯到顶部的亭子看都比较现代。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而且因为景区关系,总有些旅游的讲究。
记得当年去的时候导游说摸了去病石,消灾去病,还有石头旁边一个类似假山的地方,成了投币许愿的场所。
汉武帝茂陵(李夫人英陵)·佳人难再得
这篇主要在写英陵,顺便说茂陵的时候就干脆把霍少的内容也翻了出来。
最后,给霍少做首《满江红》~
走马烟飞,骠姚将、长驱难挡。
冠三军、酒香泉浪,河西原广。
进祁连牲绝畜乱,踏焉支女愁颜怅。
破王庭,哀曲谷间扬,独吟唱。

关外夜,寒角怆。
心无畏,江山闯。
封狼居胥名,神兵天降。
逐悍虏家国乐享,拓蓝图汉皇威望。
受庙堂,谁比少年郎,身先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