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兰字产生与演变看兰文化的起源

(2011-05-07 14:10:09)
标签:

杂谈

              从兰字产生与演变看兰文化的起源

 

    什么时候有兰字?据东汉许慎撰的《说文解字》说,第一个兰宇是篆书。篆书又称秦篆,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所制的一种书体。篆书以前的六国文字中没有兰字。既然没有兰宇,孔子、屈原的咏兰又是怎么一回事?

         http://s9/small/6dc4f214xa2a994b19878&690

    春秋战国属奴隶社会,奴隶们在劳作和生活中发现几种香草可以用来治病、沐浴、降神、辟邪,叫这种植物为 jian(音尖),即令之泽兰、佩兰。早在周朝,民间就有”行人”,专门从事民盲、民俗、民歌、民谣的搜集整理工作,他们把这种植物写蕑(音尖)。孔于、屈原的 咏兰其实是咏蕑。

  古籍中明明是咏兰,何来咏蕑?

  秦始皇统一文字时有条原则,“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蕑因不合而废,新制兰字以代替,与蕑义。后人整理古籍便把蕑字改为兰字。我们现在所见的古籍都是后人整理的,原始材料早已不存在了。徐灏《段注笺》说,“经传所谓兰,大抵皆泽兰之类,世人以今兰当之,殊误”。意思是说,古兰是指泽兰之类的香草,有人把古兰当作今兰,是错误的,那么,什么时侯的兰才是今兰?吴应祥《中国兰花》中说,“唐朝以前的栽兰古籍 没有找到,面一鳞半爪的诗句所涉及的兰蕙,却不是兰笠植物。那么,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今代替古兰呢?有人认为很可能在唐朝末年或五代十国。唐彦谦的两首诗《咏兰》: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霭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翠环指下垂弯曲的条状绿叶;绿莎指带形叶的莎草。其形态特征与今兰相似。

  宋《清异录》记五代“唐保大二年,国主幸饮香亭赏新兰。诏苑今取沪溪美土,为馨烈侯拥培之具”。这新兰可能是今兰。笔者认为,仅凭这些模棱两可的诗句和记羹推断弊兰始于唐末或五代十国,是远远不够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和考证。

  宋朝已有兰花栽培是毫无疑问的。北来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说,“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华,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者不若兰,其视椒标”。寇宗人《本草衍义》说:“兰叶阔而韧,长及一二尺,四时常青,在黄绿色,中间瓣上有细紫点。春芳者为春兰,色深;秋芳者为秋兰,色淡”。以上形态特征的描述,确系今之兰蕙。

          http://s11/bmiddle/6dc4f214xa2a99a1f8c2a&690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养兰之风更加盛行。赵时庚的《金漳兰谱》和王学贵的《兰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兰花专著。朱熹有诗曰:“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说出了古今兰花系同名异物的创见,难能可贵。

   宋后,今兰虽然得到社会共识,但兰与古兰仍藕断丝连。如李时珍说:“兰有数种,兰草、泽兰生水旁,山兰即兰草(佩兰)之生山中者。兰花亦生山中,与三兰迥别”。到了清朝,香草不再称兰,兰成为兰科植物的专名。

                                                                资料来源:绿野花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