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信号:以色列要向中国送大礼!

标签:
斯坦尼兹以色列关税保护斯泰尼农业节水杂谈 |
分类: 事实说话 |
以色列今年初在靠近黎巴嫩边界海上发现的气油田引起各方关注,据称,该天然气储量高达一万亿立方米,价值950亿美元。斯泰尼茨表示,虽然欧洲距离以色列的位置更近,但他希望出口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
斯坦尼兹说,以色列每年从中国进口约6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向中国的出口额约为25亿美元。“尽管看起来不平衡,但不是大问题,我们更关注两国之间深厚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贸易额。”
他表示,竞争、开放有益于经济发展,以色列不会采取关税保护政策。以色列在两个月前对约1000种产品实施零关税,并将进一步降低关税。
斯坦尼兹说,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对以色列也有好处。“我们更关注于我们所擅长的领域,注重高技术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斯坦尼兹于2月27日起访问中国,29日与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会面,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以色列国政府农业节水项目财政合作议定书》。
根据议定书,以色列政府将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优惠政府贷款,支持中方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五省区实施高科技农业节水项目,中国政府将为贷款偿付提供担保。
中以财政合作始于1995年,两国此前已签订3份财政合作议定书,累计额度达10亿美元,合作领域涉及医疗、农业、远程教育、电信、能源、水处理等多个产业,推动了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