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鱼我所欲也章)

(2011-08-07 17:06:47)
标签:

经史百家杂钞

文化

孟子

曾国藩

袁飏

中国

分类: 国学分享

(题解)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都是 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 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

(译 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正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 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并不躲避。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话,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种手段 不能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话,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种事情不会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 西(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其实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做到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够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吆喝着给别人吃,连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连乞丐也不肯接受。

有的人见了高官厚禄就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 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以前(为了 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 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人的天性。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以上言欲有甚于生恶有甚于死。)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以上就恶有甚于死,指出人之本心。)

                  ----《经史百家杂钞》转引自百度百科“鱼,我所欲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