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标签:
开心老师开心诗佛未末师晓行育童 |
分类: 杏坛春秋 |
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开心老师许东振
(2005年2月15日)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句气势磅礴、富蕴哲思的精辟论断,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教育兴,则经济兴;经济强,则国家强。笔者认为,强我中华,首先必须振兴经济,归根到底需要教育的振兴。我们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并予以深切的关注和有效的努力。
毋庸置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兴衰成败。笔者认为,要实现教育的振兴,首先必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创新、教有特色”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伦理道德的引导者,思想观念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和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应是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从以上的界定不难看出,要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的专业化目标,在各地教师培养培训机构和国家的教师管理保障制度都需要实现相应重大变革的同时,还需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广大教师以现代教育理念作支撑,正确全面地定位好自身的从业角色——不断提高师德素养,树立“以德立身、以德育人”的敬业精神;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争做“教技领先、教艺高超”的教育专家;不断提高创新素养,争当“倾心改革、倾情开拓”的登攀高手;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养成“不辍学习、不断成长”的进取品质。
为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笔者认为各地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遵循并践行好以下四个原则:
其一,发展性原则。各地要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部署,站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明确未来教育对教师素质的需求,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其二,实效性原则。要围绕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去研究设计如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其教育能力和实际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三,全员性原则。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的每个具体目标、每项培训内容和所有的工作环节,变成教师全员参与的自主责任和自觉行动,进而形成“合作竞争,优胜劣汰”的教师成长格局。要在满足他们精神追求的同时,为他们创设均等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激发他们“专业成长,有我一个”的主人翁责任感。
其四,升华性原则。定期认真总结教师队伍建设经验,落实好“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升华过程。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使教师队伍建设从以往的只注重知识、能力层面,提升到丰富教师情感、提高理论素养、强化批判思维、注重工作反思的更高层面上,尽快把教师队伍建设转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轨道上来。
笔者认为,要想不断激发教师自觉加入专业化成长队伍的积极主动性,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在进一步完善政策导向的同时,应出台并实施好以下几项教师专业化建设举措:
一、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基地的建设
以全面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为宗旨,采取“学习—反思—实践—提高”的培训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全程理论培训和教研培训。以当地的师资培训中心为龙头,以校本师资培训基地为纽带,做到龙头带动、校本普及,上下贯通、内牵外联,实施立体培训。采取“政府护航、专家引路,学习研修、典型示范,验收评估、总体推进”的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进程。
为确保培训效果,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论证制定好当地的《师资培训专业化成长标准》,对全体教师培训实行动态管理。凡在培训中未能达标的教师,不得晋资晋级,且给予相应的降资降级处罚,直至培训达标后再给予恢复。对三次培训后仍不能达标的教师,坚决取消其教师任职资格。
各地应牢固树立“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注重师资培训网络学校建设。要多方筹措资金,迅速构建起覆盖当地全境的综合教育网。加强网络培训“校校通工程”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当地教师素质的提高开辟出宽广通畅的“信息平台”。
二、构建实施好“名师带动”工程
在抓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管理力度。制定并实施好《名师评定标准和待遇》,激励全体教师主动学名师、做名师,以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速度,为教育振兴储备雄厚的人力资源。
为发挥好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可组建“名师讲学团”,定期组织他们巡回到辖区各相关学校现身说法、传经送宝,为落实好区域和校本师资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三、搭建启用好师资互动“平台”
为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同步发展,各地应制定并落实好支教和轮换任教制度。明文规定,凡最新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如果没有到农村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原则上不得在乡镇以上政府驻地学校任教。
同时,要周期性地从政府驻地学校抽调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换任教,任教周期可确定为一学期或一学年,其工资、补贴由派出学校支付。这样做,既可缓解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矛盾,还可盘活教育内部的人力资源,更能给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参与支教和轮换任教的教师在给农村学校带去改革信息的同时,也可从农村教师身上学到不畏艰苦、敬业奉献的好品质。
另外,为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可尽量创造条件和机会,安排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周期性地“进城”任教,为他们更新理念,加快成长,铺好路,搭好桥,以促进城乡教师施教能力的协调同步提高。
在政府驻地学校建立起“强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教师动态流动管理机制,把“死水一潭”,变成“清溪一条”。注重选拔小学中符合条件的教师到初中任教,初中里符合条件的教师到高中任教。反之,对于不称职的教师则降级使用,直至下岗自修,待其培训合格后再竞聘上岗。
总之,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创新,说到底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先决条件,而教师专业化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促进教师专业化,振兴教育事业,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客观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的教育要振兴,就必须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落实“三个面向”战略方针,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专业化队伍,为科教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跨越发展,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的探索和贡献!
转自K12教育论坛›论坛›教育讨论区›【K12教育教学论坛】›开心老师许东振(晓行)发表帖文《抛砖引玉: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即日阅校后发于开心老师许东振个人公众号——开心正行。
【论坛互动】
【1】
晓行于2005年2月16日23:17发评:
这是一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园地
正在耐心地等待同行的亲历
诸多的思考
良多的等待
繁多的名义
让我们身上的枷锁需要剥离
请大家烁烁而谈
用责任
用睿智
更用诚意
因为这正是为了成就
我们自己
【2】
红霞于2005年2月17日01:13发评:
引用:
发挥好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可组建“名师讲学团”,定期组织他们巡回“现身说法、传经送宝”,为落实好区域和校本师资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只要不是走形式,支持这一活动!
晓行于2022年3月28日17:56回复红霞:
时间已匆匆过去了十七年,红霞大姐支持“发挥好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可组建'名师讲学团',定期组织他们巡回'现身说法、传经送宝',为落实好区域和校本师资培训,提供智力支持”的师资培训活动,在华夏教育园地已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硕果累累了吧。
【3】
成0于2005年2月17日07:39发评:
关键在于行动。
晓行于2022年3月28日18:04回复成0:
行动无止境,专业永提升。
【4】
晓行于2005年2月17日11:25发评: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学校的扶持、教师的坚持。
乡村草于2005年2月17日22:56回复晓行:
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晓行于2005年2月18日18:25回复乡村草:
晓行愿与乡村草君和其他所有同仁一道,为中国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携手同心努力。
【5】
晓行于2005年2月19日16:51续评:
大家应该就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继续发表高见!
【6】
晓行于2005年3月8日09:50续评:
内秀的专业成长,让我们的眼睛已经发倦?
砖已抛出多时,为何玉“犹抱琵琶半遮面”,总有不少路蹒跚?
【7】
晓行于2005年4月10日20:30续评:
教师专业成长“孤掌难鸣”的时代已经到来?!
【8】
晓行于2005年5月22日19:45续评:
既然“玉”难琢磨,晓行就再给大家递上一块磨石。
希望大家能尽早把自己精心雕制的“专业玉器”拿到这儿来,供大家欣赏。
【9】
荒野里独行于2005年5月22日21:14发评: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专业化的春风能否真正地吹进我们的乡村小学,谁知道呢?
上学期有过几天,上级说,专业化专业化,希望各学校整合师资,教师队伍实行专业化。于是,同事们开始了几天比较新鲜的教学。后来,大概还是因为不习惯,没等上级一声令下,大家又都恢复了原样。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们还是像老样子,每人一个班,就像一个方丈带着自己的一群小和尚,各自念各自的经去了。
专业化,呵呵。一个笑话般的词语。
晓行于2005年5月22日23:24回复荒野里独行:
晓行感谢荒野里独行老师来这里发表自己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教师专业化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个教师生命成长的内涵觉醒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来自教师自我和方方面面的导航、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