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二)

(2011-01-24 13:53:41)
标签:

八下

杂谈

分类: 八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二)

八.(06百色市))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窥谷忘(通“返”)     B.在昼犹(夜晚)

C.负势竞(向上)         D.流飘荡(随着)

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2分)

答: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答:       

九.(06玉林市、防城港市)        与朱元思书    吴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势竞上/至于者歌于途    B、猛浪若/永之人争走焉

C、望峰心/北山愚公长曰    D、急湍箭/如使人之所欲莫于生

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十.(06潍坊)(12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响       作:

③梅花为寒所          勒:     ④山岚色之妙             设: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负势竞,互相轩邈      ②横柯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月景尤为清

C①夹岸高山,生寒树      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寒所勒            ②歌吹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十一(荆州)        山水画卷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1.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

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

D.为:山峦为睛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2.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①负势上(   )     ②潭中鱼百许头( )

③皆空游无所依(  )     时冰皮始解(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急洏甚箭,猛浪若奔。译文: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4.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

B.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十二(07年安徽省)[三] (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其境过清(     )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答: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       

十三(07年广州市花都区)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2.翻译与理解。(6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分)译文: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写法。(3分)

答:            

十四.(07年滨州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5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字词

意思

例句

翻译

顺、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       。(1分)

3.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答:       

 

【参考答案】

八.1.B   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九.1.D      2.D      3.B 

十.1.①奔:飞奔的马。②作:发出。③勒:约束,阻止。④设:着,涂。  2.C

3.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4.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十一.1.C2.①竞:争②可:大约③若:像④于:在3.①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奔涌的波浪势若奔马。②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4.C 

十二.(15分)    1.(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2.(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4.(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十三.1.A(3分)(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  2.(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2)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十四.1.飞奔的马      通“返”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本题5分。词语解释各0.5分,句子翻译各2分。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或: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评分标准]本题1分。必须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两句都写不扣分。   3.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评分标准]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