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碑廊、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
东明地方不大,但景点不少,最著名的要数这十大景点了吧:东明黄河公路大桥、长东黄河铁路大桥、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庄子文旅小镇、玉皇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五里河湿地、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东明黄河故道植物园、滩区村台、万福河生态长廊等。
这些地方你全都去看过吗?反正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昨天我才到过。
东明县黄河历史文化公园,又称为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位于黄河右岸东明高村险工淤背区(大堤桩号206+900处),高村段黄河大堤外侧,黄河历史文化公园内,占地1.3公顷,2003年建成。该苑建筑风格以“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为主体,配套建设了古代治黄历史碑廊和现代治黄碑廊,碑廊共有碑刻26通,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苑”。碑廊内刻立毛泽东、江泽民、李鹏、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家水利部、黄委会、山东河务局领导对治理黄河的题词碑13通。
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1992年9月立于黄河历史文化公园广场中央,由平台、碑座、碑身三部分组成。总高16.3米,碑身高12米,彰显12县人民全力参与黄河高村抗洪抢险的伟大壮举。1948年6月,洪水暴涨,大溜坐湾青庄,扑泻高村,埽跑坝垮,大堤溃在旦夕。冀、鲁、豫行政公署调集东明、长垣、菏泽等12县人力物力投入抢险,10余万农工不顾国民党飞机轮番轰炸,顶风冒雨,连续奋战73个昼夜,对北东村至冷寨村之间的黄河大堤加高培厚,修筑坝埽47道,力锁黄龙,确保黄河南岸5省人民安然无恙和解放战争顺利进行。高村抢险,功在当世,惠及万民,称颂口碑相传,故立碑纪念。
禹王碑据传,原立于南岳衡山的岣嵝峰,故又称“岣嵝碑”。碑文共77字,记述了大禹王竭尽智力,疏导天下江河,为人民造福的宏伟业绩。文字既不是甲骨文、钟鼎文,又不同于蝌蚪、篆、隶体,很难辨认。由于原碑年深岁久,早已湮没。现存碑刻拓片,虽都是仿制,却弥足珍贵。黄河流域现存摹刻的禹王碑有三通,一存西安碑林,一存开封禹王台,一存高村黄河历史文化公园碑廊。该碑系马开玉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摹写刻成。碑高1.9米,宽0.75米,厚0.18米。
雨岸风清碑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表彰抚标管带上游炮船将士和管带河平左营的军民英勇抗击洪水做出的贡献,刻立石碑纪念。
另有高村土营碑,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立;高村抢险碑,1924年(民国十三年)立;万民感德碑和高村抢险碑记,均为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立;东明黄河水灾记碑和东明黄河记略碑,均为2003年立。
现在这里已经成了网红银杏打卡地,你竟然不知道?再过一段时间,这里的银杏当叶子变得金黄去拍照片的话,相信我,一定美翻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