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这里有个习惯,每年春天阴历3月间的这个时候,柳树发芽抽穗,形如桑椹,浅绿鹅黄正嫩,在我们这里的农村都是连芽带穗捋下来,用热水焯过,泡出青涩味,用盐和小磨香油凉拌,或用蒜汁凉拌,做早春的佐餐小菜,入口鲜嫩喷香,别具风味。

嫩柳絮,不仅可以作烹饪原料,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味苦、性寒,入肝、心、大肠经。常食有清热解毒、祛火明目的功效。据说,此菜还驱邪扶正、并能把肠胃道内的异物排除体外。春天吃嫩柳絮可谓有益健康。

记得以前母亲在世时,无论工作多繁忙,一定想办法让全家至少吃一次“柳絮菜”。母亲说:一年吃一次柳絮儿菜,可以保我们一年五毒不侵、不生杂病。所以我至今保持着春天一定要吃柳絮儿菜的习惯。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几道用柳絮做的食品。

蒜汁拌柳絮
原料:柳絮、大蒜、生姜
调料:精盐、香醋、芝麻油、芥末油、辣椒油
制作过程:
1.将柳絮洗净焯水,用凉水淘洗后沥干水分
2.姜、蒜制成蓉,与调料(盐、白糖、老陈醋、香油等)勾兑成汁,将柳絮拌匀即可装盘食用。
特点:色泽碧绿,鲜咸味美。
给你一个更详细的步骤方案:
1.将新鲜的,最好是长出不要超过三天的鲜嫩柳絮采摘下来。洗干净。因为春天北方地区少雨,柳絮成毛绒状,里面难免会带有一些灰土,要仔细的冲洗干净。同时注意,鲜采摘的柳絮是不可以食用的,非常的苦涩。
2.将洗净的新鲜柳絮放到一个盛有盐水的盆里,要用盐水浸泡约24个小时,或者用带盐水文火煮沸,然后再慢慢泡五六个小时。上面这两种做法,我推荐第一种,因为那样做出的菜会更加鲜嫩。这样做得目的是为了去涩。
3.将去涩的柳絮小火蒸熟,然后用蒜末,米醋,白糖,辣椒油等凉调。一个上品的凉菜就做好了。口味嫩脆,色泽碧绿。

柳絮素包子
原料:柳絮、面粉、粉条、葱、姜、鸡蛋
调料:精盐、五香粉、老抽、大油、味精、芝麻油、色拉油\;制作过程:将面粉加酵母、水和成面团,制成面皮待用;鸡蛋炒匀,粉条煮熟后剁碎,柳絮洗净焯水后剁碎,与调料一同拌成馅待用;将面皮包入馅料,制成包子,上笼蒸熟取出即可食用。
特点:软香可口,风味独特。

肉末烧柳絮
原料:柳絮、猪肉、葱、姜、干辣椒
调料:精盐、料酒、鸡粉、猪油、老抽
制作过程:将柳絮洗净,猪肉切粒,葱、姜切片;锅内放油烧热,下葱、姜、干辣椒、肉末炒香后,放入柳絮,放调料炒香后即可出锅。\;特点:干香可口,鲜咸味美。

鱼香柳絮球
原料:柳絮、葱、姜、蒜、牛肉馅、面粉
调料:精盐、料酒、白糖、香醋、粉芡、蒜蓉辣椒酱、色拉油
制作过程:
1.将柳絮洗净剁碎,与牛肉馅、葱、姜末、粉芡、调料一同拌匀制成馅料;
2.锅内放油烧热,将馅料挤成丸子炸热捞出;
3.锅内放油烧热,下葱、姜、蒜炒香后,放调料烧开后勾芡,下入炸好的丸子翻匀即可出锅。
特点:外脆里软、酸甜微辣。

鱼香柳絮饼
春天刚抽的柳芽洗净切碎后,用食盐味精腌片刻,加入米粉调成糊状,在平底锅里放油煎成饼,非常香。

柳絮酥卷
原料:柳絮150克,肉蓉50克,精盐3克,味精1克,绍酒、酱油各3毫升,馄饨皮30张,鸡蛋1克,芝麻、淀粉、油各适量。
做法:
一、柳絮放水锅中焯透,捞出投凉后控去水分。
二、净锅放火上,倒入油,下入葱蓉、姜蓉炒香,下入肉蓉炒散,倒入绍酒翻炒,放入精盐、味精、酱油炒匀出锅,下入柳絮拌制成馅料。
三、取一张馄饨皮平铺在案子上,四边抹上鸡蛋液,在一侧放上适量的馅料(呈圆柱形),滚卷成圆柱形,两头向馅料处折入后放淀粉中拍粉,再放蛋液中挂匀,最后滚粘上芝麻制成生坯,依次制完。
四、油锅放火上,油四五成热时下入生坯,炸至芝麻呈金黄色、肉蓉柳絮卷浮起时倒出控油即可食用。
红油银丝柳絮
原料:焯水后的柳絮200克,粉丝两把,蒜蓉10克,精盐5克,香醋15毫升,香油30毫升,辣椒油20毫升,白糖3克,味精两克。
做法:
一、粉丝放水锅内煮沸后离火略泡,控去水分后用冷水投凉,再切成短丝放盛器内,下入蒜蓉少许,下入精盐3克,味精1克,白糖和香醋少许拌匀,倒在平盘内。
二、柳絮内下入余下的蒜蓉、精盐、味精,最后放入香醋、香油拌匀,堆放在粉丝上,辣椒油倒在粉丝四周即可上桌。

糖醋柳絮饼
原料:焯水后的柳絮150克,鸡蛋3个,精盐3克,番茄酱30克,白糖50克,白醋20毫升,水、淀粉、油各适量。
做法:
一、鸡蛋打在盛器内打散,下入精盐、柳絮拌匀。
二、净锅放火上,倒入油,至油五成热时,下入鸡蛋柳絮液摊煎成饼状,至两面金黄透绿、内部全部凝固时出锅倒在盘内,用炒勺压按成铜钱状。
三、净锅放火上,倒入油,下入番茄酱略炒,倒入水、白糖炒匀,用淀粉勾芡,至汁浓后倒入白醋,调好糖醋口味,离火将汁浇淋在鸡蛋柳絮饼上即成。

柳絮包子
食材明细:
主料:面粉适量、糖适量、牛奶适量、蜂蜜适量、柳絮适量、豆腐适量、香菇适量、木耳适量、葱适量、玉米面粉适量、酵母适量、辅料调和油适量、盐少许、芝麻油适量
柳絮包子的做法步骤:
1柳絮焯水后,晾干。用时再焯水回软。
2香菇、木耳泡发后焯水。香菇、木耳、豆腐、葱切碎,和焯水回软的柳絮炒制馅儿。
3面粉加入牛奶、糖、蜂蜜、酵母活成三光面团,盖保鲜膜保湿放温暖处自然发酵,等面团涨发到原来二倍大小后,取出扑玉米面粉揉排出空气,静置松弛。
4包成包子。冷水上锅,大火蒸35分钟关火,关火后虚蒸5分钟出锅。
5成品。

我强烈的建议大家不要为了吃这美味,就不顾环境保护。不少人为了采摘柳絮儿,把本来好好的柳树弄得枝断叶残。

古时柳树(蒲柳)被称作“杨”,因此诗词中多写做杨柳。春天,许多树木还没复苏,柳树已经抽青发芽了。“杨柳依依”“春风杨柳万千条”“隔溪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少女腰”……诗人们把杨柳同春光相联,还把它比作婆娑婀娜的少女。这些诗词歌赋中,还是以下面的这首写得最切时宜。
《柳絮》唐·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翻开《全唐诗》,咏杨花、柳絮的篇章甚多,但雍裕之的这首《柳絮》却与众不同:它既没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态,也没有借柳絮抒写惜别伤春之情,而是以凝炼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简洁鲜明,富有风趣。
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极为纤细、轻灵,无风时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风,那怕是和煦的微风,也会漫天飞舞起来。它的这种性状是很难描述的。薛陶说:"二月杨花轻复微",并没说清是怎么个轻法。雍裕之从风和柳絮的关系上落笔,并对比了柳絮在"无风"和"有风"时两种不同的状态,只十个字,就将柳絮的特征给具体地描绘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状物的高手。
诗的第三句写柳絮的颜色。柳絮不仅其轻飞乱舞之状象雪,而且其色也似雪。所以东晋谢道韫早就以柳絮喻雪花,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可见要描绘柳絮的颜色,还是以白雪为喻最为恰切。但如果仅指出其"偏似雪",那就是重复前人早就用过的比喻,显得淡而无味,所以诗人紧接着补上第四句:"莫近鬓毛生"。这一笔补得出人意料,十分俏皮。自来人们多以霜雪喻白发,这里因为柳絮似雪,遂径以柳絮隐喻白发,这已不落窠臼;不仅如此,诗人又从咏物进而表现人的情思:人们总是希望青春永驻,华发迟生,而柳絮似雪,雪又象白发,所以尽管柳絮轻盈可爱,谁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头发。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又一格吧。
这首诗通篇无一字提及柳絮,但读完全诗,那又轻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们眼前飞舞,它是那样具体,那样鲜明,似乎一伸手就可捉摸。全诗二十个字,如同一个精心编制的谜语。由于准确地道出了柳絮的特征,那谜底叫人一猜就着。于此可见诗人体察事物之细,艺术提炼功夫之深。

写柳树的诗词歌赋又何止此一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边关的地势险峻,以及戍边士兵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又如毛泽东的诗: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从诗中可以体会出毛泽东对其妻杨开慧的深深思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