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附:数学、常识试题及各科参考答案

标签:
小语六上期末语文自测考情分析参考答案考场组图杨老师教育工作室 |
分类: 教海拾贝 |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考情浅析
一、
李乐安:“qingmie”写成“勤勉”。你写的是读音“勤勉”的词语,两个音全错。“fuyu”你也写错了,看来,你不是马虎,是真的读音学得不好,或不牢,该加强加强了。
二、读音训练题
罗子恒:读音题“呼号[háo
hào]”“号”没有做,这是考试之大忌。我一再强调的是:不能空题。最后不会的,蒙也要蒙上。原因很简单:“蒙”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蒙错了,得零分;但你不做一定是零分啊!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蒙对了,你得分,你不就赚了吗?
1.呼号[h háo]:因极端悲伤而哭叫;因处于困境需要援助而叫喊。
2.呼号[h hào]:1. 通信台[站]之间互相联络时使用的称呼。分为通报呼号和通话呼号2.
权威机构给无线电台和电视台规定的识别字母,有时包括数字。
按说,选哪个都算对,但针对本册内容就以“hào”为对。
四、句式训练题
崔曼娜:把句子改为直接引用的话。直接引用的句子就是直述句,直述句的最冥想的特点就是带引号(“”)和冒号(:),其次才是句子的代称的改变和语气的改变。如果你连标点符号这个明显的标志都没有改过来,其余的都不用看,就直接判零分了。
三
4.毕蒙恩:C.轰动全国 坦露心迹
珍惜生命 D.精力旺盛、掌声热烈
手艺强大
现在让你再选搭配正确的一组词语,你还会选错吗?该选几?对啊!当时选错什么原因?
四
1.海佳诺: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缩句——乔依开车。错。汽车是一个名词,不能再分解。再者,这句缩句缩到底应该是“乔依走”。“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都是在修饰限制说明乔依怎么走的,都不是主干,都可以当着枝叶修剪掉。当然在小学,缩成“乔依往前走”“乔依开着汽车往前走”等都可以按对,但主干“乔依走”丢了,无论如何都不会给分。
4.李奕茹:……怎能不感动的热泪盈眶呢?感动即可做动词,也可作为形容词。作为动词,表示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如:感动人心;作为形容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如:他深受感动。这里应该是动词,但不管是动词或是形容词,后面都应该是“地”。如果我教你们的“的地得歌谣”会背了,真懂了,你就会知道,这里一定是“得”。《的地得歌谣》如下:名词前面白勺“的”,动形前面土也“地”,动形后面双人“得”,助词规律要记着。动词、形容词。助词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结构助词作用就是帮助词语组建句子,时态助词就是表示时间一个状态。这里就单指结构助词。
张家赫:你该写的反问句是:“听了肖邦临终的话语,我们难道都不感动得热泪盈眶吗?”乍一看,反问句没错啊?问号、反问语气词。但读读总觉得不对,什么不对呢?豫剧别扭,语言不流畅。如果改成这样呢:“听了肖邦临终的话语,我们怎能不感动得热泪盈眶呢?”看来,方法对,还要看一看,语句通不通,语言流畅不流畅。
程雨洋:是没有“难到”这个词的。看你所用的具体语言环境,应该是“难道”才对。
6.耿鑫蕾:要求写排比句,你写的是: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说话。你觉得你写的是排比句吗?要说你不知道什么是排比句,我真的不敢信。但你就这么写的,什么原因?自己判断吧!
卢云天:排比句:蓝天上白云千变万化,一会变成白兔,一会便成山羊,有趣极了。猛一看,没毛病;但细看,毛病大了去了。其一,“一会”和“一会儿”意思不一样,“一会”指一接触、一交谈等,或一次集会、一次会议等;“一会儿”是指时间很短。显然这里应该是“一会儿”毫无质疑。其次是标点不对,白云是在不断变化,任其想象,当然不止白兔、山羊两种意念中的影像。既然不止,第三个逗号就要换成省略号(……)或等才合适。最大的问题是,排比句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接起来用,才叫排比,可有效地增强语势。你的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语句只有两个,称不上排比句的。
五
1.游文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地方谚语,已经背过了,应该都会背了吧。你却写成了“上有天堂,下有西杭。”不知道是背错了,还是马虎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分是丢了。
2.周志浩: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还很多吧!这个是不应该写不出来的,否则我们天天背古诗不是白背了吗?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希望下次不要忘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3.魏圣洁:……感受到了内蒙古人民的深情厚谊。“深情厚谊”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等,这里应该是“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才恰当。
姜柄泽:“蒙古”的“蒙”总有学生中间少一横,所以老师总是课文中出现这个字就是先给学生打打预防针——“蒙”字中间是两横,这帮学生我记得就这样强调过两遍,照样错,你又把中间的一横给吃了。
周帅振:在本册书中,……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显然所填是指课文中所讲到的,课文中所讲到的就是三类,星星、云、地面上的石头。而你填的“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也就两类,云、石头。并且你所填是具体的事物名称,不是按种类填的,与所要求略有不同,不给分。
六、
阅读训练题(一)
韩洋洋:考试时,需要解释词语是只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可能让你把字词典、电脑带到考场,所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种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唐突”有两个解释:横冲直撞,乱闯:豕之性能水,又唐突难禁制。轻率地冒犯,亵渎:你也未免太唐突了。本文说女记者说话太唐突了,显然是第二个意思:轻率地冒犯,亵渎。你的解释:有些讽刺的意思,解释的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
阅读训练题(二)
2.刘晓超:写年级组长的心情:“眉头思索”。首先,眉头不会思索,会思索的是脑;其次,你写的“眉”左下面写成了“日”,眉是目(眼睛)的邻居,保护神,与日(太阳)何干?
4.崔曼娜:“本文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写的?”就想一想本文描写的有几个方面,哪个方面是主要的,就写那个方面。本文更多的是,也是主要的描写方法很显然就是心理描写。你答的是神态、动作,唯独漏掉了心理描写。再一点就是“主要的”一般是选最主要的写一点。关键还是审题问题。
七、习作训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