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资料(1)

标签:
毕业班语文总复习资料拼音.汉字.句子.修辞.阅读.写作.人物评价名言警句、分类从成语杨老师教育工作室 |
分类: 教海拾贝 |
苏教版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资料(1)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词语
(一)词语类型
ABCD式的词语
ABAB:修理修理 教训教训 整顿整顿 批评批评 考虑考虑 研究研究
ABCC:喜气洋洋 得意洋洋 怒气冲冲 风度翩翩 文质彬彬 兴致勃勃
ABAC:有声有色 可歌可泣 再接再厉 活龙活现 全心全意 作威作福 十全十美
AABC:格格不入、格格不吐、官官相护欣欣向荣窃窃私语滔滔不绝 恋恋不舍 AABB: 干干净净 清清楚楚
实实在在兢兢业业安安稳稳沸沸扬扬 千千万万 ABB: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红彤彤 胖乎乎 绿油油 笑眯眯 金灿灿 水灵灵
黑洞洞
(二)直写出下面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医生 “桃李”指学生(指自己所教的学生) “肝胆”指真心
“千金”指女儿(敬称别人的女儿) “高足”指学生(敬称别人的学生)
“汗青”指史册 “杜康”指美酒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弟兄
(三)巧填成语。
1.填叠词:威风凛凛 忠心耿耿 风尘仆仆 千里迢迢
2.填恰当的字:一贫如洗 视死如归 对答如流 倒背如流 巧舌如簧 度日如年 心急如焚 守口如瓶 胆小如鼠
3.填上表示动物名称的字,组成成语:亡(羊)补牢 飞(蛾)扑火 (牛)刀小试 童颜(鹤)发 金(蝉)脱壳 门可罗(雀) (马)到成功 浑水摸(鱼)
4.填上与人体有关的字,组成成语:尖(嘴)猴(腮)
5.填颜色,组成语:(银)装素裹 (绿)树成荫 万古长(青) (紫)气东来
6.“然"字组合:(潸)然泪下 (勃)然大怒 (油)然而生 (轩)然大波(庞)然大物(泰)然处之 (寂)然无声 (愤)然不顾(截)然不同 (蔚)然成风
7.在下面括号内填上一个数,组成成语,并使各等式成立。
(一)步登天+(八)面玲珑﹦(九)霄云外
(一)触即发+(六)亲不认﹦(七)窍生烟
(五)体投地-(一)毛不拔﹦(四)通八达
(五)花(八)门-(两)面(三)刀﹦(三)令(五)申
8.数字成语
从一到十到百千万(含有夸张性)关于二打头的补充如下“二分明月二三其德二桃杀三士二姓之好,不二法门,接二连三一石二鸟天无二日心不二用
(四)八字成语
1.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8.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0.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11.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成语之最
1.最贵重的东西(价值连城)
2.最近的距离(近在咫尺)
3.最激烈的竞争(龙争虎斗)
4.最快的阅读(一目十行)
5.最高超的医术(妙手回春)
6.最快的速度(一日千里)
7.最紧急的情况(十万火急)
8.最好的记忆(过目成诵)
9.最深刻的见解(入木三分)
10最大的嘴巴(气吞山河)
11.最诚恳的道歉(负荆请罪)
12.最小的地方(方寸之地)
13.最迫切的心情(归心似箭)
14.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15.最贵重的稿费(一字千金)
16.最机灵的人(八面玲珑)
17.最坚固的防守(固若金汤)
18.最出众的人(百里挑一)
19.最难过的日子(度日如年)
20.最孤单的人(孤家寡人)
(六)趣填“说”“话”成语。
“说”:
1.多而流畅地说——口若(悬河)
2.乱而无意的说——语无(伦次)
3.趣而连贯地说——娓娓(道来)
4.呆而结巴地说——(张)口(结)舌
5.真诚而深情地说——语(重)心(长)
“话”:
1.虚伪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2.为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甜)言(蜜)语
3.背后制造、散布的诬蔑、诽谤之类的话——(流)言(蜚)语
4.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5.粗鲁、肮脏的话——(污)言(秽)语
(七)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八)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
(九)神话传说中的成语:
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十)容易写错的成语
换然一新(焕)变本加利(厉)再接再励(厉)不记其数(计)走头无路(投)汗流夹背(浃)挤挤一堂(济)鬼计多端(诡)轻歌慢(曼)舞来势凶凶(汹汹)免为其难(勉)弱不经风(禁)舍生取(身)义奋不顾生(身)名落深山(孙)迫不急待(及)山青水秀(清)随声附合(和)永往直前(勇)仗义直言(执)星罗其布(棋)名符其实(副)如火如茶(荼)半徒而废(途)惹事生非(是)
(十一)归类成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漫不经心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炯炯有神惊慌失措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
肝胆相照忠贞不渝誓死不二威武不屈贪生怕死厚颜无耻永垂不朽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赤胆忠心不屈不挠克己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见利忘义顶天立地豁达大度兢兢业业卖国求荣恬不知耻舍生忘死
【描写学习的词】:
只争朝夕自强不息笨鸟先飞闻鸡起舞学无止境学而不厌真才实学好学不倦不学无术披荆斩棘力争上游勤学好问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全力以赴不甘示弱
【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功成不居戒骄戒躁洗耳恭听谨言慎行自知之明虚怀若谷
【描写骄傲的词】:
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自鸣得意自命不凡
恃才傲物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
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安心猿意马心慌意乱心急如焚七上八下
【描写人的语言】: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花言巧语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
【描写人容貌体态的词】:
卓约多姿其貌不扬蓬头垢面瘦骨嶙嶙闭花羞月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容光焕发落落大方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弱不禁风大腹便便心慈面善张牙舞爪愁眉苦脸冰清玉洁雍容华贵面黄肌瘦如花似玉文质彬彬威风凛凛虎背熊腰老态龙钟
【描写说的词】:
闲言碎语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直言不讳无所顾忌拐弯抹角故弄玄虚侃侃而谈振振有词肆无忌惮唠唠叨叨滔滔不绝虚情假意推心置腹旁敲侧击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辞
【描写高兴的词】:
喜上眉梢喜从天降谈笑风生笑容可掬兴高采烈眉开眼笑喜笑颜开相视而笑捧腹大笑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如获至宝
【描写友情的词】:
促膝谈心情深似海拔刀相助海誓山盟心心相印风雨同舟亲密无间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同甘共苦关怀备至盛情款待荣辱与共
(十二)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十三)词的感情色彩
三、标点符号
1)
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 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 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 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
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 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 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
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或者讽刺:④表示特定称谓: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引号常用的用法有三种:
a)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 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 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 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 省略号(……):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a) 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省略号常用的用法有三种:
b) 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 表示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d)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
书名号(《》):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 破折号(——):
①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②表示话题的转变。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表示声音的延长。⑤表示引出下文。⑥表示总结上文。⑦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⑧用在副标题的前面。⑨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破折号常用的用法有三种:
a) 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 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四、常见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技巧,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于分类别。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5)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五、句型变换
(1)反问句改陈述句
例句:(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哪能射(不)到呢?”这时的句子根本就不通顺,但还没有完成,我不去管它。
第二步:去除疑问词。这句句子里的疑问词是“哪能??呢”,我把它们都用删除记号删去,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射(不)到?”
第三步:把问号改成句号。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句子已经说完了,当然得加句号。到这一步,句子已经基本通顺了。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可以变成“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成了陈述句。掌握了这个方法,改句子就不难了。
(2)陈述句改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3)直述句改转述句基本改法
①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如——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②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如——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4)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方法
(5)“把”字句或“被”字句
(6)肯定句和否定句。
(7)扩句
(8)缩句
六、关联词语分类
1.并列关系:
2.递进关系:
3.选择关系:
4.转折关系:
5.假设关系:
6.条件关系:
7.因果关系:
七、缩句方法
(1)、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
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
3、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2)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3)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八、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九、修辞手法
1)
比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X)
2)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再如: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3)
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再如:桂花十里飘香。
4)
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再如: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5)
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再如: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6) 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7) 疑问: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8)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9)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②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10)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十、修改病句方法
(一)成分残缺
(二)用词不当
(三)搭配不当
(四)词序混乱
(五)指代不明
(六)重复啰嗦
(七)分类不当
(八)逻辑错误
(九)前后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十)用错关联词
十一、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大全
第七册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出自《说勤奋》
5、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第8册
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自《祁黄羊》
2、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谚语
4、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语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俗语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8、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训
第9册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3、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出自《滴水穿石的启示》
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王冕
6、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第10册
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2、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3、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格言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格言
9、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古格言
10、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古格言
11、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格言
第11册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7、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8、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9、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第12册
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古格言
2、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3、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格言
5、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古格言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7、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俗语
8、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俗语
9、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俗语
10、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俗语
11、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
名句集锦
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2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2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3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3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3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3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3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4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4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4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4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试《水调歌头》)
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7、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4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4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5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51、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5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5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5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5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
56、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
5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5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对联)
5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0、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61、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6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6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昔时贤文》)
64、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
65、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66、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
6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6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6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70、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清·秋瑾《黄海舟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71、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72、鲁迅名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名句集锦(二)
7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74、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7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7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77、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78、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7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8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8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8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3、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8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5、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8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90、既来之,则安之。
91、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92、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9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4、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9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6、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9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9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9、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100、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101、伟大出于平凡,理论来自实践。
102、自满的人学一当十,虚心的人学十当一。
103、孔小不补,孔大受苦。
104、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10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0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08、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09、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110、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11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1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1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1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15、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16、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17、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118、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119、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12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2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23、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124、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125、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12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2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2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29、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30、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13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32、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133、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
134、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135、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排篱笆三个桩。
13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13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13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39、小不忍则乱大谋。
140、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41、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142、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
名言警句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言必行,行必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三国·刘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韩愈
业精于勤饿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宋·朱熹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明·王骥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听其言,观其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吃一堑,长一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求大同,存小异。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万事不足,败事有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常用俗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听其言,观其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吃一堑,长一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求大同,存小异。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万事不足,败事有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十二、阅读
(1)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地点变换分段。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2)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 )表达了( )。2)、课文写了()赞美了()。3)、课文写了()说明了()。
4)、课文写了()告诉了()。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