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的、地、得”用法 附;口诀、用法练习及答案

(2014-08-20 10:45:57)
标签:

的、地、得”口诀儿歌

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地、得用法例句

的地得读音练习及答案

美猴大圣

分类: 小学知识点

“的、地、得”用法 <wbr>附;口诀、用法练习及答案“的、地、得”用法

“的、地、得”用法 <wbr>附;口诀、用法练习及答案         日常工作中,常会有人提到“的”“地”“得”用法的问题,不少学生对“的、地、得”用法也是含糊不清,乱用一气,作业自然会在“的”“地”“得”用法上出错,并且屡改屡犯。

    “的、地、得”用不准确的现象在学生中太普遍了,就是成年人、老师一不小心也会用错。曾有人建议,用到助词“的、地、得”,统统用“的”。是很方便,照这样就不存在音近字、形近字、近义词等了,但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的沉积也就丢了,我们岂不成了民族的千古罪人!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你说对吗?

一、“的、地、得”口诀儿歌

    大家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规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记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组用法口诀供大家参考。

口诀一(杨怀斌编纂)   
名词前面白勺“的”,
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动词后双人“得”,
当作助词都读“de”。

口诀二(网上流传版)
的地得,不一样,
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
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
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
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
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
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
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
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
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
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双人得,
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
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
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
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
考试题目出得难。

 口诀三

 名词前面是“白勺”
 动词跟着“土也”跑
 形动后补“双人”到
 默记五遍脑开窍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二、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三、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四、的、地、得用法总结: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五、的、地、得用法例句:
 (1).三个“de”的典型错例分析
    1. 早上,我小心翼翼的(地)把鸡蛋放进装满泡沫的盒子里。
  解析:“de”字后面“把鸡蛋放进装满泡沫的盒子里”是一个动作的过程,表“干什么”,所以应该用“地”。
    2. 玉兔趴在草地上,耳朵竖的(得)长长的,眼睛瞪的(得)大大的。
  解析:玉兔耳朵竖着,眼睛瞪着,后面“长长的”、“大大的”表程度——“怎么样”,所以应该用“得”。
    3.自由自在地(的)小蝌蚪在小溪里游来游去。
  解析:这里“de”字后面“小蝌蚪”是名词,表“什么”,所以应该用“的”。
  4.小蝌蚪在小溪里自由自在的(地)游来游去。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和上一题相似,但这里“de”字后面“游来游去”是一个动词,表“干什么”,所以应该用“地”。
  5. 小朋友们聚在一起,像是热烈的(地)谈论着什么,谈的(得)不亦乐乎。
  解析:第一个“de”字后面跟“谈论着什么”,谈论是一个动词,表“干什么”,所以用“地”。第二个“de”字后面跟“不亦乐乎”,不亦乐乎是用来修饰谈论的程度,表“怎么样”,所以应该用“得”。

(2)的、地、得用法例句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六、“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七、短语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
    猛烈(  )北风、胜利(  )到达、惨痛(  )教训、 愤怒(  )声讨、鲜艳(  )红旗、勇敢(  )战士、迅速(  )前进、耐心(  )说服、丰富(  )经验、热烈(   )庆祝、巨大(   )变化、积极(  )参加、 分析(  )透彻、服务(  )、周到、广泛(  )阅读、描写(  )生动、贯彻(  )及时、毕生(  )精力、观察(  )仔细、感动(  )流泪

八、练习答案:
    猛烈(的)北风        胜利(地)到达       惨痛(的)教训愤怒(地)声讨        鲜艳(的)红旗        勇敢(的)战士迅速(地)前进        耐心(地)说服        丰富( 的 )经验 热烈(  地 ) 庆祝       巨大 ( 的 ) 变化        积极( 地)参加 分析(  得)透彻        服务(得)周到        广泛(地)阅读描写(得)生动        贯彻(得)及时        毕生(的)精力观察(得)仔细        感动( 得 )流泪  

小学语文知识试题(A)》参考答案

一、1、音序:凹、鼎、精、肃、小、真
笔画:小、凹、肃、真、鼎、精
2、A、zhǒng、zhòng
B、è、wù
C、hái、huán
D、cáng、zàng
E、kuài、hùi
3、A、步 B、梦 C、白 D、磨
4、黎明、早上、晌午、夕阳西下、子夜
5、老鼠、龙、老虎、狗、老牛、猴子、羊、蛇、马、猪、兔子、鸡
6、唇枪舌剑、袖手旁观、孤掌难鸣、屈指可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肺腑之言、牵肠挂肚、促膝谈心、一臂之力
7、A、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
B、松竹梅
C、笔墨纸砚
D、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E、刘备、关羽、张飞
F、金庸,郭靖
8、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尽管……还是
D、如果……就
二、1、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
吴承恩西游记孙悟空
施耐庵水浒武松
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
2、威尼斯意大利小艇
巴黎法国香水
北京中国故宫
纽约美国自由女神
东京日本樱花
3、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万众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神枪手——百发百中
三、1、B 2、A 3、C 4、C 5、C 6、D 7、C 8、A 9、C 10、C 11、A 12、A 13、D 14、D 15、B
四、(3)
五、略

相关博文

“的、地、得”用法 <wbr>附;口诀、用法练习及答案

“的、地、得”用法 <wbr>附;口诀、用法练习及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