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人-马
(2011-02-25 01:12:35)
标签:
转载 |
Ah,凱龍星與太陽的對立相位簡單來說就是不斷逼出自己內在英雄的潛力,一再尋找新的能救贖自己和別人的聖杯。Ah,凱龍星與月亮的對立相位簡單來說就是在情感的冷靜疏離與完美關懷之間擺盪。Ah,凱龍星與水星的對立相位簡單來說就是在完美的文字傳遞與無法傳達的靈魂痛苦之間擺盪。 34年前,凯龙星(Chrion)被发现,其轨道奇特,一部份跨进土星轨道,而距地球最远处则接近天王星的轨道。在希腊神话里,它被称为天医星、天师星,是一个半人半马的家伙。半人半马族通常有个不好的声名,凯龙则是半人马家族的例外,它被称为智慧的长者、心灵的治疗者和预言者,希腊神话更是将“伤痕的医治者”这个称号授予它(当然,虽然它可以疗愈其它诸神,但自身却携带着永远无法被疗愈而只能被超越的伤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凯龙星是内心的灵魂教师,是应心存感激的灵魂启蒙者。占星学透过凯龙星落入的具体方位,帮助我们了解这位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要知道具体的,去百度或新浪搜吧)在FF占星师的谆谆教导下,我听说这个半人半马的家伙从我出生就对冲着我的太阳、月亮、水星、火星、天王星、冥王星等等,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杯子都被这家伙给填满了。
某问:悲观、悲情,悲悯,是不是同一回事?
答:焦点不一样!悲观是个针孔,骆驼钻不过去,蚂蚁也悬。万一进去了,就卡在那里没了空间。悲情是一杯洒了的咖啡,有流动,但有限;滩在那里等待蒸发,以为是升华。而悲悯,是一整面下雨的天空;如果你看雨,就只有悲;如果你看雨得以呈现的天空,就有悯。这是一个你的心究竟聚焦在哪里的问题。
简单的说,当凯龙聚焦在土星业力的过去时,那就是悲观。当凯龙准备去拥抱天王星的超越与广袤时,那就是悲悯。
在肯恩的“意识光谱”里,半人半马是第六阶段,是个人领域与超个人领域的门槛,是一个过道,一种身心统合的阶段。我喜欢肯恩在《性·生态·灵性》对这个阶段的描述:
“…一种深度的存在层面的不适感…这不会在前个人的巫术阶段出现,因为对巫术阶段的心灵来说,宇宙是那么丰富,这是一种以自我中心的丰富。这也不会出现在前个人的神话阶段,因为神话阶段的心灵相信外在的神,相信只要他高兴,自己就随时可以被拯救。这种不适也不会出现在乐观的理性主义者心里,因为乐观的理性主义者很早就决定不再挂念所有这类存在的问题了……(人-马)的问题是从多见、多知、多感的自我升起。安慰已经无效,因为骷髅会在神宴上狂笑……人-马的痛苦,值得亿万个愉快的‘魔术师’、百万个神话的信奉者去研究,但它唯一的安慰就是无休止的疼痛——超出身体、自我、面具的舒适与麻痹,勇敢地直面虚无,永远解释不尽的神秘和恐惧。它是非常觉醒的心灵,徘徊在人与神的边缘。”
蓝7问:“如果我死了,要对孩子说什么?问题在于我要对自己说什么?我为什么要存在过?”
答:“为了穿越人-马阶段,而不停在巫术阶段的自我陶醉与神话阶段的幼稚憧憬,也不停在理性主义的脑堵塞里。先知道自己是谁,才能什么都不是。除非探寻过‘我’是什么,否则不会知道除了语言定向的符号之外,并没有一个‘我’。”
心灵坊出版的《口袋里的钻石》上市,我被邀做读书会,时间不详,因为心灵坊的老大目前正和我盘算着其它不务正业的事。他说“仰光的天是晴朗的天…那群家伙都在仰光(其实熟面的就那几个),去汇合吧!”30天内,我认识的四人已经分路去了缅甸不同的禅修中心,如今再度怦然…护照动…
某问:“你们去禅修,是为了培养出离心吗?”
答:“恩,我们是为了出离自己的出离心。”
再问:“去禅修,会不会变成一种逃避?”
答:“会!任何东西包括吃饭,都可能变成一种逃避。如果你完全没有逃避,那就是禅修了!如果你不逃避到娱乐节目里,不逃避到书里,不逃避到没完没了的治疗里,不逃避到前生来世的图象里,那就是禅修了!每当你直接面对身和心的流动变化,每当你直接观照心思与情绪的启承转合,你就是在禅修。当你在真实的禅修,无论你去哪里,都不是逃避。否则,无论你在哪里,都是逃避。”
一个太阳/上升都是人马的人类问我,到底如何静心?其实很简单,当炮弹朝你飞来,如果你转身就跑,你会被炸到。如果你看到炮弹朝你飞来,你飞速朝炮弹的来处奔去,你将发现炮弹从头顶掠过,远远落在后方。这就是如何静心的关键!
如果你以追求安静、内收、独存的态度来静心,你就是转身逃跑。早晚你会被你所规避的不安静、外放及生命的互动所轰炸!所以,冲进任何当下呈现的状态,因为静心是从你“所在处”开始的,而不是从你“应该在”的地方开始;如果你想从“应该在”的地方开始,你会一再被炸回到“所在之处”。
某说:我明天开始连续七天动态静心如何?
答:你明天开始连续七天静态动心,如何?
七天以后,看看动静是如何相宜的。
后记
当有了个句子,哪怕只是个标题,如果我看上它了,“更新博文”这么大的事件就发生了。
啊哈!我是骑在人上的一匹马。
原文地址:人-马作者:偲程_Sakshin
某问:悲观、悲情,悲悯,是不是同一回事?
答:焦点不一样!悲观是个针孔,骆驼钻不过去,蚂蚁也悬。万一进去了,就卡在那里没了空间。悲情是一杯洒了的咖啡,有流动,但有限;滩在那里等待蒸发,以为是升华。而悲悯,是一整面下雨的天空;如果你看雨,就只有悲;如果你看雨得以呈现的天空,就有悯。这是一个你的心究竟聚焦在哪里的问题。
*
*
*
蓝7问:“如果我死了,要对孩子说什么?问题在于我要对自己说什么?我为什么要存在过?”
答:“为了穿越人-马阶段,而不停在巫术阶段的自我陶醉与神话阶段的幼稚憧憬,也不停在理性主义的脑堵塞里。先知道自己是谁,才能什么都不是。除非探寻过‘我’是什么,否则不会知道除了语言定向的符号之外,并没有一个‘我’。”
*
*
*
某问:“你们去禅修,是为了培养出离心吗?”
答:“恩,我们是为了出离自己的出离心。”
再问:“去禅修,会不会变成一种逃避?”
答:“会!任何东西包括吃饭,都可能变成一种逃避。如果你完全没有逃避,那就是禅修了!如果你不逃避到娱乐节目里,不逃避到书里,不逃避到没完没了的治疗里,不逃避到前生来世的图象里,那就是禅修了!每当你直接面对身和心的流动变化,每当你直接观照心思与情绪的启承转合,你就是在禅修。当你在真实的禅修,无论你去哪里,都不是逃避。否则,无论你在哪里,都是逃避。”
*
*
*
某说:我明天开始连续七天动态静心如何?
答:你明天开始连续七天静态动心,如何?
七天以后,看看动静是如何相宜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