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美食书《奶奶的菜:想念老家的味道》出版啦!

标签:
美食新书出版奶奶的菜想念老家的味道作者梁阳(yukifood) |
分类: 从小爱吃的菜 |
【粉丝双福利】微博转发抽奖活动+晒单有礼活动
我的微博@Yukifood
另,所有购书的朋友,微博晒单并@Yukifood ,在我的店(店铺链接) 购物立减25元。
突然知道我的第一本美食书《奶奶的菜:想念老家的味道》已经出版的那一刻,我特别地镇定,不是假装隐忍着内心的一两簇激动,而是各种千头万绪在一秒钟涌到心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占了我的思维。让我没有任何防备,没有一点心里准备,就只是静静地愣在那里。接下来的几秒钟,我开始在脑海中倒带,虽然呈现给大家的是眼前这本简简单单、200多页、记录108道美食的书,但是这后面有太多我想说的话,我想感谢的人,我想努力到底、坚持到底要做的事儿。
像所有发生的故事、所有生活中的真事儿一样,开场,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朝气蓬勃、遇生人话少、遇熟人瞬间变话唠的80后女子一枚。掌握英语和日语,国际地域技术开发科学领域,海归博士。毕业之初,曾在国际贸易领域打拼,现为美食自由撰稿人。美食图文发表在刊物《美食堂》、海外华文《澳洲新快报》等多家媒介上。当有人向我约稿、介绍作者的时候,我都写得很文艺:“喜欢用相机去诠释食物秀色可餐的状态,热衷于游走在拥有异域美食的世界各地,享受用美的心灵寻味食物的乐趣。”说白了,过去、现在和将来,“我都只是一个热爱美食、不辜负美食的人”。
当初从学术的领域一下子跨界进入美食圈子,我依然没有特别地强求,只是逼着自己离开以前熟悉的范围,开启一段新的生活状态。也就是大家眼中的“怂”,跟着自己的心,按照自己一直的喜好去选择,没有考虑任何结果,一头扎进去。很感谢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你们的支持让我至今还在快乐地坚持着自己的想法。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必须是《美食堂》主编萨巴蒂娜!那是2012年的6月,我刚刚疲惫地离开曾经打拼的领域,面向未来没有任何方向的时候,感恩,我遇见了她。在微博上,我跟着当期的《美食堂》做了一道自制剁辣椒,拍下来发微博@了她。没想到,她这么一位我一直崇拜的偶像、美食界的大咖居然能回复我。后来我们渐渐地熟悉了,她经常让我直呼她的名字sa8,可我就是开不了口。于我而言,她最先是一位崇拜多年的偶像,也像是一位老师,还是知心的朋友。我爱和她聊天,爱听她讲和妹妹的往事,其实她更像是我的知音姐姐哈哈。有次在微博上,我说“……所以我很狠狠、很狠狠地感谢你,在我还是白纸的时候,就帮助我找到可以吸收的光芒。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在白纸上描绘出彩虹,那么一定会把你放在紫色的一端,7个颜色中最美的那一抹。”我估计她当时听了,心里肯定不敢接受我这样的话语,但实际上,这是真心话!遇到一位知心的人不容易,且行且珍惜。感谢一路上有你!
这次出版我的美食书,萨巴蒂娜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帮助我,为书写了序。能得到她的文儿,我是多么幸福啊。她说,“世界上怎么有这么贤惠、手巧、温柔又有灵性的人,我当时就说:如果我是男的,我一定娶你。想想也是,如果我有一个媳妇能每天执着于做花样美食给我,那么我岂不是一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男子。可惜Yuki结婚了,更可惜的是:我不是男的。下辈子吧,Yuki,如果你跟你的夫婿,没有缘定三生,那么下辈子,就和我在一起抢着吃咸蛋黄吧。”呜呜,我一定把咸蛋黄让给你吃。
诶呀一感慨,篇幅都这么长了,我说我是话唠吧。我还要感谢新浪美食,自打写美食开始,就一直在这里安家了。家里做的美食、旅行时看到的美食,好吃的、不好吃的,我都习惯了用文字和图片码在这里,像个小窝,有家的感觉。1314跨年之际,签约为新浪美食独家合作博主。
还要感谢这本书的出版方凤凰壹力和译林出版社,以及一直和我联系、对我的各种问题不厌其烦地给予我悉心指导的台湾资深美食总编辑Anita。Anita最早联系我的时候,就在和我探讨这本书的思路。当时,也包括这几年来,我就有一个想法,制作一本关于奶奶的菜的书。奶奶再过生日就95岁高龄了,现在她每天最开心的事仍然是和亲朋分享她的美食,这里面有炖了几十年还是那个味道的猪肉粉条,有前些年从饭店里学来的四喜丸子,有加了神奇调味料的小鸡炖蘑菇,有放了粗粮长得还贼好看像朵花儿的馒头。
经常有朋友来问奶奶高寿的原因、饮食方面有什么诀窍,她都回答说,“我哪儿有什么秘诀啊!”我了解,这个真没有!奶奶没读过多少书,书本上倡导的健康生活、食疗养生在奶奶这里也只是听说而已,她更享受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乐观、积极的态度,没有烦恼、欢乐开怀是最好的养生方法!所以,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奶奶在饮食生活方面的点滴,或许这里面还真有什么高寿的秘诀呢,只是奶奶自己不知道,习惯了而已。
把这些想法告诉给Anita之后,没想到我们一拍即合,出书的主题思路很快就定下来。等我交稿没过几天,Anita就发来了她找人专门画的奶奶的漫画版卡通人物,我又是欣喜、又是惊讶!书中还配上了许多可爱萌翻的漫画图,我特别地感动,感谢Anita编辑以及她的凤凰壹力团队为这本书所做出的努力!
最后在这篇博客的结尾,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这本书。208页篇幅,收录了108道我们熟悉的老味道!以一种亲切、真挚、怀念的口吻,将自己对奶奶菜的喜爱娓娓道来。书中由家常菜、宴客菜、私房菜、家常养生菜、特色菜和自制酱料六部分组成,每道菜都附有详尽的步骤图和独门制作诀窍,做法简单、贴近生活,实用性高。书中辅以为本书量身绘制的精美插画和文字,更使整本书充满了家乡的怀旧风。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真心地和大家分享这份“爱与传承,时光沉淀的老味道”:(以下引自本书的部分卷首语)
“每年冬天,特别是临近年根儿底下,不知道是天冷了就爱忆苦思甜,还是漫天飘雪的日子里街头巷尾的小吃太过暖心,总是叫人不经意间回想起小时候吃过的那些东西。在这些记忆的画面中,有手摇拨浪鼓沿街叫卖的鲜切豆腐,有拿着自家罐头瓶子到酱菜园打来的陈年老醋,有在托儿所门口老师傅背着锅炉崩的爆花……
一起捧着烤红薯在街头巷尾追逐嬉戏的鼻涕妞妞,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就为了让孩子们吃上热乎崩爆花的老师傅,面带微笑为我打醋的酱菜园的阿姨,手摇拨浪鼓推着豆腐车的叔叔,许多许多。感谢他们出现在我的记忆里,让美味与时光沉淀出温暖的模样……
奶奶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经常有朋友问她高寿的原因、饮食方面有什么诀窍么……
翻翻这本书,记忆里那些熟悉的味道是不是一下子映入眼帘了呢?那些菜,教你做菜的人,一起吃那盘菜的人,是不是像播放的电影一样带来一段又一段温暖的画面呢?味道的传承之美,比味道本身更甜蜜和温馨。”
附录:各大书店、当当网、京东网、亚马逊等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