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感悟】省学带培训五:学习共同体和深度学习-陈静静

(2021-05-18 08:42:12)
一、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LOCA
基于对300多节课,5000多位学生的个案观察,研发课堂观察的新方法。------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
逐渐揭开中国学生学习的真相,个案与群像相互映照,大量学生的学习困境与需求终于被发现。。。。。
1.聚焦一名学生,观察学生完整学习的过程,根据时间轴记录。
2.收集学生学习完整证据链,不错过任何细节信息,观察越细致,发现越有价值。
3.边收集信息边分析,确定其中引人反思的关键事件,并进行记录。
4.尝试进入学生微观精神世界,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和问题。
5.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完整证据和关键事件来反思和重构教学。
课堂观察观察群体学习是很困难的,但是观察个体的学习过程就相对容易,聚焦个体学习的困难,从大量的个体学习行为证据分析大脑认知特征、精神特征,从外显的学习任务中了解学生学习困难。提前拿到教学设计,了解到教师的教才全神关注学生的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来反思教师的教,改进教学设计。可以看到学生想要什么样的学习、什么样的学习需求。
二、焦点学生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记录-简表
1.学生的心理状态---表情
2.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法与精彩观点-----动作
3.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和困难-----语言
4.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如何-----互动
5.学习成果和完成度如何-------学习单。。。
三、范式转换:观察---描述---自我反思----协同改进
研讨规则:
不对执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做出评价,不简单的评判课或者教师的好与不好
研讨i的核心:
不对个体学生或者特定小组的学习过程描述,讲述学生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思考。
四、课后研讨的基本流程
回溯---叙述---反思----交流
教师进行教学改进的依据
1.焦点学生学习困境的体察
2.同伴教师观察员群体的反馈
3.对课堂关键事件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分析与反思
4.焦点学生学习需求的感知
五、课堂学习多元典型困境
1.跟不上教学进度
2.不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3.学习内容枯燥机械
4.不具备学科学习方法
5.没有机会思考和表达
6.自卑不敢提问,不敢寻求帮助
7.没有伙伴,缺乏归属感
50个学生坐在一起50个岛屿,谁和谁都没联系。遇到的困难没有解决办法
六、学习困难的“死循环”模型
学困生的成因
投入学习----遇到困难----发出求救就信号-----无回应-----无法完成-----失去兴趣----放弃
小学阶段吃香蕉、玩铁球获得愉悦感,各种各样的求救信号,坚持到下课。教师如何给出正向的回应,一般不会。初中二年级彻底放弃的学生特别多。
七、习得性无助导致思维系统关闭
习得性无助:多次努力--反复失败--行为与结果无关,过渡到新的情境,控制情境。
偶然的失败---必然的归因-------消极评价-----泛化到新情境-----对自我的完全否定
学生抬头听讲、低头记笔记。浅表性学习
八、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的、协同的、深度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生存能力
协同学习能力=发展能力
倾听他人,你走向了未知世界,获得了新知,这就是倾听的力量和作用。班级里,我们要让孩子了解倾听的意义,两个方面互相尊重这就是倾听。一个班级里通过这样的倾听,反复的去执行。这种倾听以老师的倾听作为一个前提条件,这个班级里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班级从来互相都没有讲过话的孩子,他的手挽着手手牵着手,你知道刚才牵手的那个动作有多大的力量吗?信任、协作。

  同伴交流优化观点,提升认知-----协同学习。所有的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协同学习的真谛,学习的快乐,探索的乐趣,和同伴一起进步,优越感不牢靠。

喜欢学习才是牢靠的,学习是有需求的,认识靠探索的本能走过了几千年。他有平等交流的需求,进一步探索,持续学习自主创造的。

归属与安全的需求

 

 

认知领域“深度理解与掌握,高阶思维,问题解决

人际领域自我接纳有效沟通协同合作

动机情感领域

全身心投入、忘我状态、自控策略

 

他在一个问题当中有了收获,想进一步去探索这也是人的求知本能。人之所以可以持续学习,最终是要走向自主创造的。我们让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你会看他们的想法比我们的预要好很多很多。一旦孩子有了这种创造的成就感和乐趣,你让他都不,这就叫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从认知的角度上来讲是一种高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用高级的思维解决实际的问题,他所有的知识是串联起来的。不是知识点的堆砌,而是能够把这个知识用起来把整个的知识结构都掌握了这才是一种深度学习。从情感的动机的角度上是一种忘我的状态,非常愉快。从人际的角度上来讲,深度学习的孩子非常的自信能够倾听其他人,向其他人去进行学习所以他的人际关系非常融洽。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求助有好的想法随时可以分享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互相推动,互为助力向前发展。最终孩子们将走向自主创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