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财经评论人叶檀的微博,称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应当对其关于市场上有无地沟油回流问题和对大众质疑地沟油问题的呼声所做的错误推断和不当言论公开道歉,承认错误。笔者认为非常必要。
孙宝国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香料专家,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和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孙院士在地沟油这个“坑爹”产业没有公开曝光以前,曾经公开否认市场上存有大量的地沟油的传闻,其理由是,地沟油要处理到没有异味的程度,需要投入很大成本,因而“回到餐桌上是不可能的”,孙院士还据此推断“一些引起热议的食品安全话题有杜撰的成分”。
而警方摧毁的涉及十四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证实了地沟油确实回到了餐桌上,远不是一个传说,更不是杜撰,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坑爹”产业。中国食用油“国标”的笑话从此产生,食品安全的梦想也就此破灭,安全管理制度的漏洞也就此大白于天下,“地下循环经济”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回头再看孙宝国的言论,如果他不是与地下经济有染,那就是对权威的莫大讽刺,是权威的尴尬。
院士之所以称其为院士,那就是绝对的高于常人的,起码的科学态度还是应该有的。可时下的专家教授们总是好说三道四的违背科学精神,置科学于尴尬之地而不顾,乐此不疲的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只要嘴上能够蹭到油就行,想说什么说什么。把碎玉串起来就是“金缕玉衣”,乡下老人的一个泥壶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每当大众质疑时,这些专家们又会口水大战一番,强词夺理到了不要屁股的地步,这究竟是怎么啦,钱就这么好使?
如果说,孙院士的科学认知能力还不及一个地沟油作坊主,居然不懂地下黑作坊土法上马也能使其产品符合食用油“国标”,那么我们就会质疑现行的院士制度究竟是个什么乌龙,是不是需要改革了,是不是也应该“能出能进”,引入竞争机制或者叫淘汰机制,不称职就出去,别拿那个院士头衔吓唬人了,这样的院士太吓人了。如果说,是因为孙院士站在香料专家的角度,用纯而又纯的食用香料知识对黑心产业进行无恶意的理论推断,据此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就应该及时的为自己的言论道歉并且态度还要真诚点,否则,人们就会怀疑孙院士的人格了。
何况,道歉也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知错能改,有利于孙院士的前途和进步,举一反三,接受教训,痛定思痛,从而焕发更大的科学精神,取得更大科学成就还是有可能的。在舆论层面来说,作为专家也有公开事实,认错道歉以正视听的义务和责任,让人们明白,专家也有出错的时候。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中少一些大失水准的高级言论,我们也好有所适从,做做善后是有好处的。
把那句流行语改一改,“出来混说,也是要还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