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大河里没水小河里干”就像是真理一样被人们常常说起,一些教育人的单位和作品也经常把这个貌似真理的说法搞成通俗易懂的戏剧或者小说来宣扬,当然这秀儿们的用意是很明确的,就是教育人们要放弃个人利益,放弃自我,只有那条所谓的大河里有水了,你的小河才有保障,才会水流不断。
而当人们自己的小河长期处于干涸状态,甚至危及到生存时,不免就会对那个“大河小河”理论产生怀疑,当他们经过痛苦的思考和生活的艰辛还是不能解释真理为什么不能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不能给他们的小河注满流水时,心理的叛逆和矛盾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动,甚至是一种冒险,用他们简单幼稚的行为来打破这种不正常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小岗村以及很多的小岗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签了生死状的。
虽然事实证明这个理论是不正确的,却没有被实践所抛弃。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大河小河”理论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一个小岗村的证明而被历史遗弃,还是能够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被改头换面的用来用去,而且屡用屡爽,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部分人相对于大众群体来说,正所谓大河小河的关系,这次是倒过来用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无异于就是先让小河的水满起来,按道理讲小河里的水终究是会流向大河的,我们的立意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但当那些小河们自己筑起堤坝蓄水养鱼乐得逍遥时,人民大众这条大河就傻眼了,所以就会出现“嫉富仇富”心理,而那些个得益于大河小河理论的既得利益者们则会靠了理论的支撑而大行其道,到这时,小河就变成大河了,但大河里的水很少会回流到小河里去的。所以说大河和小河也是经常变换的。
当这些原来的小河要变成大河时,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河道,如果继续走你那条河道,那就等于给你注入了河水,他是永远不会成为大河的,只有另辟蹊径,新开河道,才能显示他们的存在,也才能证明小是可以变大的。而当他们泄洪开道时,是不会考虑哪高哪低的,只能是随顺其流,淹没好多的良田和居所,这就有了“征地”“强拆”“开发”“高新”等等新的用以替换大河小河理论的理论的诞生和发育,以至于到兴旺发达,成了洪水猛兽,国人无不谈之色变,唯恐被“开发”被“高新”,只有背井离乡的份了,大河东流去,就是不入海,新的名词又诞生了,什么“盲流”什么“高危”什么“农民工”,不一而足。
其实当初发明那个“大河小河”理论的人,不知懂不懂涓涓细流汇江河的道理,只有小河里有水,大河里才会有水的,并不是大河里有水才有小河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是这些小河是大河泛滥的结果,因为很少有大河水回流小河的,那个貌似真理的“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是荒谬的,有时候你还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美好的愿望经常被残酷的现实打的头破血流,让历史老人感到既可笑又悲哀。
生活中大河小河的故事从来就没有间断,可以说是此处唱罢彼处和,一直都是在上演着的。我们只能祈愿,只能向往,祈愿小河流水潺潺,向往大河水畅其流不要泛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