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罗大叔分披萨》教学反思—五步十问

(2019-05-27 15:47:30)

保罗大叔分批萨

教材分析

该绘本涉及的知识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只分享其中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个绘本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富有趣味性,正好符合我一直苦苦追寻的小学中高年级如何实现趣味教学的教学理念,也是与新课程理念保持一致的。而且绘本内容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表现得恰到好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绘本阅读中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且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情感态度:结合阅读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阅读规律“赏读封面—引导正文—整体反馈”,并且基本使用“引导赏读---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分层练习---反馈评价”这样的小循环模式。下面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首先,我引导学生赏读封面,认识绘本事件分比萨,绘本主要人物保罗大叔。

    然后,进入绘本导读,读完基本事件后,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他们为什么吵了起来?”原来兄弟俩为了比萨的大小在争吵。围绕这个问题借助绘本,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平均分”。

    接下来继续导读:进来四个孩子,猜猜保罗大叔的分法,引发“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矛盾冲突,让学生自主合作操作“将三张小圆片分别分成2份、三份、四份”,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平均分”,并引导用重叠的方法比较“2等份中的一块”“3等份中的一块”“4等份中的一块”的大小。

    这里我先让学生先试图自己创作一个分数的表达方式,然后再利用绘本引出数学上规范的分数书写方式。即先写等份数,再画一条横线,最后写上1,表示几份中的1块,如果要表示几份就写上几。此处我会在黑板上教授并板书分数的书写方法和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

    接下来,我脱离绘本,继续讲故事:保罗大叔的比萨店远近闻名。一天,一家人来这里过生日,他们分别点了二分之一块披萨,对于爸爸妈妈来说二分之一块披萨吃起来刚刚好。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太大了,于是,保罗大叔又将这二分之一块披萨继续平均分成了4份,又平均分成了8分。引导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和八分之四的关系。

最后,我把这个数学绘本推荐给孩子们,让他们继续在绘本的引导下去探究分数的奥秘,学做一个创造不息的孩子。顺便介绍一些其他的数学绘本,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

教学反思

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基础,带着孩子们通过保罗大叔分披萨的过程学习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直观而清晰地让孩子们学习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将绘本与数学有机的融合到一起,给孩子们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空间和方式,旨在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数学阅读,喜欢上数学学科。

在许多人眼中,数学是很难的,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这对于数学老师来说是一个难题。我们应该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本节课是一节非常有意思的数学绘本课,孩子们在和故事中的主人翁一起分披萨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产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