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的深度思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2011-10-14 08:10:31)
标签:
中学作文深度思维批判性思维超越自己珍惜杂谈 |
分类: 好文章(Essays) |
作文材料: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材料分析:
常规思维:
在这个材料中,“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这应该是材料的点睛之笔,也应该是写作的核心所在。在材料中,石头辗转于市场、黄金市场、钻石市场之间,其本意也是为了获得最大的价值。由此到达人生的层面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无数个可能,而珍惜就是把其中最美的一种可能转达化为现实。
然而,这个材料中的石头是否真正地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生命的极致呢?事实上,在三个市场之间的辗转,最终所提升的只是价格而已。那么,一块普通的石头如何抵达生命的完美呢?这里就需要有进一步探求的勇气和智慧了,即纵向思维的能力。所谓纵向思维,是指一个人善于归纳总结,抓住事物的某一点某一面进行纵深剖析的能力。纵向思维是由原因探索结果,或者是由结果追溯原因。任何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原因,也会引发一系列结果,往上追溯,我们会发现引发这件事的原因,再往上,它的原因的原因……这就形成一个链条,往上是无穷的,往下也是无穷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通常只截取其中的一段,对于超出这一段的原因和结果,则不予考虑,如果我们能够沿着某一根链条“上下而求索”的话,就会有新的发现。
扣住“珍惜”,继续深入,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材料的中心论点,可以得出更为合理,更有深度的结论。对石头来说,接受斧凿的雕琢,让自己成为敦煌莫高窟中的大佛或者是米洛斯的维纳斯,或者成为方方正正的台阶。当然,还可以如于谦在《石灰吟》之中的选择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经受烈火的焚烧,然后变成洁白的石灰。这时,它曾经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是,它已经超越了原先的自己。因此,所谓珍惜,其实是认识自己,然后实现自己,超越自己。
深度思维
每一次进入一个新市场,都是成长的一个台阶或者平台,任何成功和超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人不是因为珍惜而实现价值,而是因为不断超越。珍惜是被动的,超越是主动的。前者是东方文化的主要品质,而超越则是西方的宝贵精神。
就比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从高考落榜生到复读考入大学,进入大学后,他不断提高自己英语水平。毕业后,从大学生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他不断提高沟通技巧。而后,从大学老师考取国家公务员,从此他走出国门,开阔视野,结识了互联网。再后来,他辞职下海,开始打造自己的商业神话。从马云的成长轨迹不难看出,马云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基于一步一步的积累和试验,才不断超越了自己。
本材料故事,更像是人生“三境界”。因为珍惜,才有机会体验“三境界”。不同领域有不同领域的“三境界”之说。在此,列举一些,供参考。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做人”何尝没有“三阶段”。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人生的三阶段,三毛曾将其喻为“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人生“三件事”——著名哲学家布留伊艾尔说:“对于人类来说,一生惟有三个事件:诞生、生存和死亡。诞生的时候并无所感。死的时候是痛苦的,但是在活着的当儿却把它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