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妈堂备孕孕期流产 |
“有一位想孕育宝宝的女性,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言问我:之前做过流产,上一次怀宝宝三个多月但是没保住,现在离上次流产三年多了,准备要宝宝,但是心理压力特别大,怕习惯流产,总是紧张不知道怎样放松心情。
这是当下待孕女性普遍存在的一个难于为外人道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否能妥善处理,对于我们未来是否能够与新生命相遇,更是意义重大,因此就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我遇到的个案,以及在这件事情里我的想法与建议,供大家参考。
通常“流产”这一个结果,并非每个女性所愿,因此想更好的处理这件事情,更重要的还要发生的原因来做一下梳理。我在这里通过一个真实的准妈妈的案例来简单的分享一下。
曾经有一位准妈妈,刚得知怀孕就紧张焦虑的不得了,晚上做恶梦白天想起自己怀孕了,就总是会哭,见到我还没说话就开始掉眼泪,交流后得知,她上一次怀孕也是不到三个月宝贝自然流产,她以为一年前的事情都会忘记和结束,但没想到这一次的再孕却让自己痛苦不堪:她关闭生活放弃了和朋友的正常交流,她拉黑了朋友圈里晒宝贝的朋友们,她甚至是在语言上攻击那些问候她的长辈……她说她的生活一下全变了……一个人很孤单也很害怕宝宝再次离开自己……
这位准妈妈的情况一方面来自于“恐惧”,恐惧上一次的事件可能会再一次出现,害怕这次到来的宝贝再有不好的结局。所以,做恶梦本身就是深层的焦虑和恐惧的一种表现,这一种情况作为每一位女性都会感同身受。因此我说这件事情不处理好,就可能造成我们永远在这个旋涡里走不出来,害怕怀孕,恐惧怀孕,甚至是迟迟不孕。那么,在这件事情里需要我们首当其冲要做一件很理智的事情就是:敢于正视这件并不愉快的事件本身。
从生物进化角度而言,任何一个宝贝选择离开妈妈身体的时候,都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壮,无法胜任子宫对他的质量测试与生存挑战【可关注《子宫历险记》了解详情】,所以,这个生命必须选择先离开妈妈,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再回来。这种在胚芽期自然流产的情况非常多见和正常,作为经历者一定不要过度解读这个事件本身。
从妈妈的角度而言可以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要感恩宝贝,如此智慧和体贴,因为不健康的他即使来到人间,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会经历更大的痛苦。此刻,希望妈妈们能够有一个积极的思考:这是宝贝给你和先生的一次重要的提醒,你需要更加关注自己和先生的身体的健康程度,要为宝贝再一次健康的到来做足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实现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庭更健康更圆满的未来!
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是迎接宝贝到来最重要的事,再者就是不要莫名其妙给自己扣上”习惯性流产“的帽子,这个判断是医生做而不是自己做,你需要做的就是树立自己强大的信心,相信自己和宝贝可以达成美好的相遇!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最终要接受这个结果,并且放下这件事情,轻松面对未来。上述那位妈妈面对这个事件最初的表现就是“不接受”,而“不接受”的背后就是“不愿意承认/逃避正视这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因此,面对别人的问询,面对在圈里晒娃的朋友,她都感觉到是一种对自己曾经不幸经历的挑衅、提醒甚至是刺激。
所以,我给她的建议就是在内心要真正的去面对并承认自己经验的过去:那一次意外的确发生了,虽然我们都会为此难过不已,但我相信这只是一次生命珍贵的体验,我将用全新的和健康的身体迎接未来真正属于我的那的宝贝。
当她在内心真正的承认了那一次意外的发生后,就会启动一种能够获得能量的转化:每一个人的问候,都是在为我以及我刚刚到来的宝宝祈福;朋友圈里的每一个宝贝们都在向我预示着我的宝贝也可以如此可爱和智慧……我已经把身体调养好了,如今带着这些祝福和期待,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和我的宝宝一定会更加幸福和健康!
带着这样强大而坚定的信念,她开始去为宝宝的健康做更多积极的改变与与努力:学习孕期知识、做孕期运动并且通过给宝宝进行胎教,来陪伴这个再次来到她身体里的新生命……一路喜悦之后,这位妈妈在半年前顺利的迎接来自己的宝宝,不仅健康可爱,而且她还顺利实现了顺产母乳。
--------------------------------------------------------------------------------------------------
上面讲到的是“被动流产”的个案,那还有“主动流产”的情况:一种是有各种主观客观原因不得不选择流产的妈妈;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得已而为之”,具体说就是在孕中期之后才出现宝贝出现发育问题,不能够再继续陪伴宝贝而需要终止妊娠。
这两种情况与“被动流产”还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无论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对于这样一种身心双重的创伤性事件的亲历者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处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此暂时不做深入。
--------------------------------------------------------------------------------------------------
【原创不易】本文章版权均由“谢老师胎教时间”所有,任何媒体(含平媒、网媒、电视广播及微信公众账号)使用或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或给出原文链接,或与谢菲联系callfe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