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墩村 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2013-03-13 02:17:55)
分类: 走村串巷

  在中国至今为止岭南沿海一带还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族群,它们以海为田以船为家终生漂泊于水上,靠捕鱼为生,被称之为疍民。
  疍民起源于何朝何代?学术界谓之众说纷纭,但在下认为,这个族群主要源于古代的百越。当中华历史文明进化到一个族群相对稳定的时代,大约三千年左右,以黄河为中心的文明树立正统后,形成的北胡南越格局,居住在岭南一带的一百多个族群,便在史学上称为百越族。后这一百多个氏族统一分成为南越国与西瓯及闽越等小国,直至秦始皇南征伐越,到汉武帝正式灭了岭南诸国后,这些氏族大部逃进台湾、海南诸岛及广西越南云贵等为山民后,一部分后裔,转化成以漂泊海上河流为业的疍民。
  所以,在汉朝的
早期文献比如后汉书等记载并称他们为游艇子、白水郎、蜒等也称为连家船民。因为他们在地为汉在水为疍,故中国的民族识别视其为汉族一部分。以最早文献记载的以闽东语福州话为母语的疍民,他们保存了汉民的生活习惯但又有别于当地的福州族群,又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且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这些生活于福建闽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带水上的疍民传统上他们终生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
  海南的
疍民源于何时何地?一直没有资料来考证。百越族时代进入海南的一部分氏族最后演化成黎族,从他们至今保存的船行屋来看,应该他们是最早的疍民(包括后来进来的临高人)。只是海南的山地资源太丰富了,不需要讨海危险的生活,故黎族进海岛后基本上形成的是以刀耕火种一种生活方式。
  从唐朝始,福建广东一带先祖大量移民形成迁崖始祖,特别是北宋以来形成的移民高潮,从现有记载来说,海南的以福建移民形成的汉族疍民应该源于那个时代。这些迁崖始祖们以海南最长的南渡江出海口及岛周边海湾为最早的泊岸地,并渐渐聚集成村落。故海南的疍民是中国疍民文化最具特色且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文化区域带。他们既保存了疍民捕渔为业的特点,同进也进化了汉民农耕文化的习俗与信仰,在许多海河边的渡口周边的乡村中,因为多年的偏避与封闭没有因为汉化的快速脱化反而将古老的习俗传承下来成为中国疍民文化的活化石,而让我等所谓文化人走村串巷后惊诧!
  比如,前几年,我受摄友孔乙己邀请回他的村里吃公期,在这个名叫外墩村靠近南渡江出海口的地方,见证到了村民们在祭祀海神活动仪式中的古老而兴奋不已!当场就发了一条微博如下:

  #刚峰说海南#海口郊区东营镇外墩村近海临江陈氏先祖从福建迁崖后世代以渔为业屡屡杨帆远致海南西线昌化江捕鱼得到神明的汶恩公(汉封镇海广德王北宋封竣灵王)昌化老爷庇护,清光绪二年(1876)村民立庙奉祀香火传袭至今兴旺不衰!今随摄友孔乙己回家过公期方才发现此民俗兴奋不已待他日来重考!
  这个村的村民全都是以打渔为生。有二个看点:
  一,是村中陈姓先祖来自福建,可惜他们没有保存族谱。然而,从庙中修缮光绪年间保存的石碑以村民介绍来看,陈氏先祖从对岸的海口流水坡村迁居过来起码是在清朝。几百年了依然还保存并传承了迁崖始祖的
疍民生活习俗,且聚居在南海江出海口以近海及江河捕渔为主。

  二,村中的渔民,没有传承过来以闽南妈祖为海神的习俗却以海南周边的捕渔经历信奉了一个昌化公的海神来敬仰。村中的庙观祭祀的雷神子与昌化公,其实来源于琼州海峡对岸徐闻与海南西线的古昌化县。传说中,村中先祖到海南西线的昌化江流域出海口打渔因有一个神秘的沙滩经常搁滩,来往渔民在常常无助的情况下,因管辖那一带河海的昌化公常显灵而得到庇护,故村中在光绪年间就独立建庙祭拜,并传承至今。每年祭神时锣鼓齐鸣,鞭炮齐放,且家家户户杀鸡宰鱼祭神。这一点与海南其它农耕乡村就不一样,因为他们村没有渔来当祭品。
  那一天中午,我站在村口北望南渡江对岸的海口,阳光将江面及我的心情涂抹成一种苍黄。
  古老的渡口上泊着一些小船,然而,这些系着祖祖辈辈柰以生存的江海面上,却因所谓的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一块块海域及沙滩被房地产商购去。一条所谓的大桥,却如此低矮地将横跨江面,人为地将要横断这些传承
疍民的千年习俗。
  真的不知道海南的领导们是否真正能懂得以捕渔为生的
疍民想法,旅游文化却不以本地文化为主,却任凭商家搬来所谓西洋文化来填海填江。真希望海南的相关领导能放下身段走进村中好好去体验一下村民的生活,或许,你们的思绪方式就真的不会再被开发商蒙骗了!杂话不说,亲们,看片吧!(没带相机用手机所拍)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外墩村 <wbr>对海南疍民文化活化石的担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