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印度小街,我感觉到了新加坡人的亲切!

(2011-08-05 13:29:59)
标签:

文化

分类: 刚峰看世界

  “小印度”在新加坡应该是低档社区,不只是小街的外貌和出入的印度人外表层次来看判断,从新加坡所谓的精英华人的眼光嘴巴里都可以读到当地所谓的上流社区人对其的一种低视。七月初,我曾有缘在这个新加坡华人都看不起的印度小街一家酒店小住了二晚,并不经意地在这个所谓低档小区扫过几次街。

  走在新加坡最低档的印度小街,我却读到了新加坡人的一种亲切!

  虽然我与这些普通的印度人语言不通,但无论是逛他们的商店还是与街头上的印度人比划着手势聊天,还是我用相机为他们拍照,却没有所谓华人精英们的所谓要预约才能见面聊天,要征得同意才能拍片无柰。从他们的衣着打扮上来看,也许真的是新加坡的穷人,但就是这些被华人精英主宰的新加坡穷人,却让我感觉到一亲切!

  其实,印度人来马来半岛的历史不亚于华人。新加坡的开埠,其实最早来的就是许多印度人,领导这群印度人的领袖名字叫莱佛士。十八世纪初,莱佛士爵士航行至新加坡时,随行就带有多名印度助手和士兵,他们是新加坡的第一批印度移民,原本居住于现今的牛车水,也就是中国城,从事各项建筑工程,包括道路修筑等等。

  有必要来介绍一下这个对新加坡开埠之首功者。

  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1781-1826)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他的主要贡献就是包括把新加坡建立为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国际港口。

    1818年12月,莱佛士在印度总督、英国驻印军队总司令弗朗西斯·黑斯廷斯勋爵支持下,率领一支远征军从印度加尔各答出发,经槟榔屿,沿马六甲海峡到达半岛的最南端。1819年1月,莱佛士在新加坡登陆并升起东印度公司的旗帜。

  新加坡岛上当时一片荒凉,居民大约不到150人,主要是渔民、海盗等,但莱佛士确信占领该岛在商业上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1819年6月,在从新加坡写给国内朋友的信中,莱佛士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与激动:“(在此之前)我几乎不知道这样一个地方的存在,不仅是欧洲人,就是印度世界对于它也是一无所知。……它在所有方面都有成为一个最重要殖民地的希望,同时也是我们所拥有的代价最小、麻烦最小的属地。我们的目标不是土地,而是贸易,是一个伟大的商业中心和支点,在以后条件需要时,凭借它我们可以扩展英国的政治影响。一个在这些海域的自由港,必定最后摧毁荷兰人垄断的时代;马耳他在西方的地位,可能就是新加坡在东方的地位。”

    历史证明了莱佛士预见的正确:英国打破荷兰人对东印度贸易垄断的雄伟计划,由于占领了新加坡而得以实现,新加坡不仅成为东方的马耳他,使英国有效地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出入口,而且为英国商业利益进入东方这个“伟大的贸易竞技场”提供了跳板和支撑点,对中国海以及印度洋的贸易与航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26年,新加坡和马六甲、槟榔屿共同组成了“海峡殖民地”。
  其实,东印度公司是一家半官方性质的企业,主要负责英国在远东的殖民活动。这个公司对中国人来说也记忆犹新,因为186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起因就与该公司的业务有关。当然这与本文无关暂且不叙,

  1811年莱佛士被任命为爪哇总督,在英国占领了原本属于荷兰的苏门答腊岛后,他很快被提升为苏门答腊总督。统治期间,莱佛士尝试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废除奴隶贸易,恢复了一些当地古迹,并以新的土地租赁系统,取代过去荷兰人统治时期的强制农业计划。他还撰写了一部《爪哇史》,回顾该岛的历史。
  1815年英国将爪哇归还荷兰,作为交换苏门答腊岛,莱佛士返回英国;1818年他又再度来到苏门答腊,并于1819年2月29日在马来亚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上,建立了一个自由贸易港,即今日的新加坡。

  从此新加坡港渐渐取代了马六甲的港运,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莱佛士爵士的铜像位于新加坡河畔的泊船北码头,据说是当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的地点。铜像是由英国著名雕刻家兼诗人乌尔纳所雕刻的,最初屹立在圣安德烈路和康乐通道之间的草场上,面向大海,1919年2月6日,新加坡举行开埠100周年纪念庆祝会,铜像被迁移到今维多利亚纪念堂前。莱佛士爵士纪念铜像石台的背景为一个半圆形的柱廊,还有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花坛以及两个置于铜像前喷水池旁边的大花瓶。

  或许是因为印度人开埠了新加坡,或许是新加坡建设的需要,在19 世纪末,因为经营牲畜买卖的商人引进大量的印度劳工帮忙饲养,再加上欧洲人修筑赛马场也需要人手,所以早年更多的印度移民来到新加坡,工作地点邻近现在的 Little India,渐渐地,这里就成为印度人的聚集之处,以竹脚市场为中心,往实龙岗路两旁发展延伸开来。

  严格地说,中国人来新加坡主要是为当地的马来人与印度劳工做些餐饮服务业。也许是因为中国人的精明,当一批中国人从低下的服务业渐渐成为老板商人而住进了高楼大厦后,禀承着纯朴敦厚的莱佛士的印度后裔们却依然还住在这样一个所谓低档的社区,如今的新加坡的华人后裔们却往往以一种傲慢来看待对新加坡贡献最大的印度小街上的少数民族了……

  走在新加坡的小印度小街,我在回味历史的空隙中,体会这个魅力十足异族人文风光。我来感觉这个所谓最发达的国家最底层的印度人的可贵的真诚与拓朴。

  印度小街鲜有本地的华人走动,而我却用我的相机用我的眼光用我的并不优美的文字,为我曾结缘而缩的这个低档小区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的普通网友留下一些见证与思考,也为新加坡还残余的最后一丝亲切而击掌!

 
http://s3/middle/6da45538g775f842b6612&690&690

http://s12/middle/6da45538g775f83dd9c9b&690&690

http://s1/middle/6da45538g775f83c9b020&690&690

http://s10/middle/6da45538g775f83cfcdc9&690&690

http://s3/middle/6da45538g775f8403afe2&690&690
http://s16/middle/6da45538g775f83accf8f&690&690

http://s13/middle/6da45538g775f83a6adfc&690&690

http://s7/middle/6da45538g775f8372c796&690&690

http://s2/middle/6da45538g775f838511e1&690&690

http://s16/middle/6da45538g775f835ef79f&690&690

http://s13/middle/6da45538g775f8365170c&690&690

http://s11/middle/6da45538g775f834c9cea&690&690

http://s14/middle/6da45538g775f831edcad&690&690

http://s16/middle/6da45538g775f83374eff&690&690

http://s2/middle/6da45538g775f830e0ec1&690&690

http://s16/middle/6da45538g775f8307facf&690&690

http://s1/middle/6da45538g775f8301dd20&690&690

http://s13/middle/6da45538g775f82c969ec&690&690

http://s13/middle/6da45538g775f82f430bc&690&690

http://s11/middle/6da45538g775f82edfb4a&690&690

http://s15/middle/6da45538g775f82b88e8e&690&690

http://s5/middle/6da45538g775f82dbaef4&690&690

http://s12/middle/6da45538g775f82d5a37b&690&690

http://s3/middle/6da45538g775f8287be12&690&690

http://s13/middle/6da45538g775f82801d8c&690&690
http://s10/middle/6da45538g775f8398ef69&690&690

http://s13/middle/6da45538g775f840b595c&690&690


http://s14/middle/6da45538g775f8270e24d&6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