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植物角创设问题分析
(2016-01-15 15:29:09)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所以自然角是每班必须设立的一个区域,可我发现许多班级自然角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很多班级的自然角仅仅是一个摆设,教师往往不知道如何设置自然角,如何指导幼儿参与其中。
在本文中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为线索,并结合实践,阐明了自己对设置自然角的点滴看法.
一、发现问题
问题一:某大班,孩子们带来的植物被高高地架在窗台上,几个孩子从窗台经过,掂起脚试图看一看植物,可是都无法看到,只能失望的离开。
问题二:一天,孩子们带来了每人一份植物,还有的孩子带来了金鱼、乌龟。老师把它们整理好放在自然角里。课间,孩子们都惦记着自己的植物,三三两两围过去看看、摸摸,刚浇过水的黄豆又被浇了一遍,有的孩子还把金鱼捞起来看看,原来整整齐齐的自然角又被弄乱了。老师看了很生气,走过来把大家赶进教室:“不要看了,快进教室。”为了不影响下面活动的开展、不弄乱自然角,每当有孩子过去看,老师就会上前制止,久而久之,孩子们不敢再去看了,兴趣逐渐被抹煞,自然角渐渐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问题三:刚开学的几周,孩子们陆陆续续带来动、植物放在自然角,班上的自然角里物品丰富。可是渐渐的,金鱼、乌龟相继死去,黄豆发芽后因没及时浇水也死了,孩子们不会正确管理,老师有时忙于组织活动又忘了管理,自然角只是昙花一现,来去匆匆,但是老师有时迫于领导检查,不得不又发动孩子收集。
二、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一:由于教师的观念不正确,致使自然角被“束之高阁”,这时的自然角充其量也只能起到美化环境、仅供观赏的作用,更别提幼儿的参与了。
分析问题二:教师虽意识到自然角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限制孩子的参与,对于孩子出现的行为缺乏正确、有效的指导,幼儿想参与也不行,残酷地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一些课题,如“什么时候该给植物浇水?”、“怎样养好金鱼?”等。带领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
分析问题三: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养殖知识,三位老师的分工不明确,对自然角的管理不完善,缺乏对过程的管理,使自然角流于形式,幼儿无法从中获得知识,无法培养孩子观察的持久性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死了又集,浪费财力、精力。
以上三个问题在幼儿园是比较普遍的,发生上述问题,多半是因为教师的观念不正确,指导不到位,或管理不完善造成的。许多班级的自然角仅仅是一种摆设,幼儿参与不到其中去,致使自然角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