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接手的又是一个全新的小班,对于如何开展好家长工作,是一个值得我学习的话题。镇海国家幼儿园高虹园长曾讲到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做不好家长工作,就是失职!”
我有幸在培训中听了高园长的讲座,高园长通过对其自身成长经历的介绍、对其所管理的幼儿园的介绍以及对她的教育理念的讲解,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在生活中了解孩子,了解家长,了解自我,从而得到提升。
高园长在讲座中提出了“家园合作”三步骤,即:
信任——搭建家园合作的第一步
尊重——推动家园合作的第二步
感恩——稳固家园合作的第三步
自9月2日开学以来,我们班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愿意就是教师与家长缺乏沟通,往往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家长不是与老师交流,而是直接发到班级群里面与其他父母抱怨。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家长的错,而是我们老师自己造成的。
教师应首先向家长展现你的专业度,让家长认识到,这位老师是经过专业的培训下,具有专业教育知识的老师,这样,家长才会把孩子放心地放到你的班里,才能做到“信任”的第一步。俗话说“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当教师的专业知识远远大于家长时,才能使家长信任,才能为更好地进行家园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则是尊重。教师应更加尊重家长,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在语言的表达上,也要深思熟虑;在肢体的表现上,张弛有度;在沟通的内容上,懂得选择与排序;在互动形式上,也要寻求多样化。沟通是一门艺术,而尊重,则是学好这门艺术的基石。
最后,就是感恩。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本着这一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应学会互相感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在提高家长保教知识的同时,家长也在帮助教师提高对自身的了解,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在哪一个方面存在知识缺陷,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主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能力。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家园合作,才是公育幼儿之路的良好途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