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开朗琪罗的佛罗伦萨

(2014-08-10 02:44:17)
标签:

旅游

海外游记

分类: 意之魅

米开朗琪罗的佛罗伦萨

也许早在孩童时代,对于这位大师的名字和作品,我就已经耳熟能详了。

不过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师的作品,还只是在2012年,上海世博会之后的意大利中心。意大利人带来了四尊米开朗琪罗最著名的雕塑作品“昼”、“夜”、“晨”、“暮”。站在雕像前,无论是男性肌肉所展示出的力量,还是女性肌肤所体现出的柔美,你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是鲜活的躯体,而并不只是一尊尊大理石像。雕像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

如今,我终于来到了佛罗伦萨,这座属于米开朗琪罗的城市。

虽然米开朗琪罗最重要作品还有梵蒂冈大教堂和西斯廷的天顶壁画“创世纪”,他最终也死在了罗马的工作室里,但罗马对于他而言,只是被迫为教皇工作的地方。只有佛罗伦萨才是属于米开朗琪罗自己的城市,他成长、成名都在这里,他把佛罗伦萨视为自己的家,而他后来也葬在了佛罗伦萨的圣十字大教堂里。

米开朗琪罗1475年出生于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Caprese)。他家族的几代人一直是佛罗伦萨的小银行家,但他的父亲,洛多维科·迪·莱昂纳多·博那罗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没能维持银行的运转,转而在政府任职。米开朗基罗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是小镇卡普莱斯的司法行政官员。

米开朗基罗出生几个月之后,米开朗基罗全家搬到了佛罗伦萨,此后小米开朗基罗就一直在佛罗伦萨长大。1481年,米开朗基罗年仅6岁时,他的母亲去世。

最初,父亲把小米开朗琪罗送到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者弗朗切斯科· 达·乌尔比诺(Francesco da Urbino)那里学习语法。然而,他显然对枯燥的语言学习没有兴趣,他更喜欢临摹教堂的绘画以及和画家们呆在一起。于是,13岁时,米开朗基罗成为了画家多梅尼科·基尔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的学徒。在那里,他最初接触终生所从事的事业,并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绘画技巧。仅仅一年之后,米开朗基罗的父亲说服了基尔兰达约,14岁的米开朗基罗可以按照画家的标准向基尔兰达约领取工资,这可是极不寻常的事情。随后,米开朗琪罗又跟随多纳太罗的学生贝尔托尔多·迪·乔万尼Bertoldo di Giovanni)学习了一年雕塑。

就是在贝尔托尔多那里,佛罗伦萨的统治者洛伦佐·美第奇选中了米开朗基罗,他加入了美第奇家族设立的人文学院。这对米开朗琪罗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于米开朗琪罗和洛伦佐的第一次见面的故事极富传奇色彩。年轻的米开朗琪罗正在临摹雕制一个老牧神的头,他并没有照本宣科地完全复制模型,而是将老牧神的头做成了半开启状,有着一排完美的牙齿。洛伦佐其实已经被这个年轻人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但他还是和米开朗琪罗说老人的牙口通常不完整。于是米开朗琪罗立刻将那排牙凿掉了一颗,他说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会是独一无二的。

米开朗琪罗的超群才华倍受洛伦佐·美第奇的重视和爱护,宫廷中大量的艺术品成了他学习、研究的对象,经常出入于宫中的人文主义诗人和学者给了他极大影响。洛伦佐·美第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米开朗琪罗的教父,他让米开朗琪罗上学并供给他薪饷,米开朗琪罗能和他同桌吃饭,并且在豪宅中有自己的专属房间。而米开朗琪罗与美第奇家族的紧密关系,也为他一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米开朗琪罗17岁的时候,洛伦佐去世了,年仅42岁。虽然学校还在,美第奇宫殿也照常对年轻人开放,但是原来的氛围已经不在了。皮耶罗接替了父亲的位置,但是他显然缺乏父亲的睿智和能力,两年之后他被逐出驱赶下台,逐出这座城市。而少了美第奇家族保护伞的米开朗琪罗不得不出走博洛尼亚。

 

1496年,21岁的米开朗琪罗来到罗马,他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让他名动罗马,自多纳之后又一颗雕刻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5年之后,26岁的米开朗琪罗回到故乡佛罗伦萨,他的机会来了。佛罗伦萨市政厅决定由他来完成大卫像。之前的有不少名家,比如多纳等都曾为大卫塑过像,但大多表现大卫割下歌利亚的头,取得胜利的情景。但米开朗基罗却别开蹊径,他想塑造的是走向战场之前的大卫。

冬去春来,米开朗基罗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座大理石像。他高 4.342、重5000多公斤,由一整块纯白大理石雕刻而成。如此大的体量,让每一个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被震撼了。

1504年一月,雕像快完成的时候,人们对雕像的放置地点进行了讨论,最初的计划是将其放在教堂顶楼,但雕像的完美使人震惊,最终人们决定将其置于佛罗伦萨的市政厅韦基奥宫的入口,以代表佛罗伦萨不畏强权的精神。150498,经过艰难搬运,“大卫”像运抵市政厅的入口,轰动了整个佛罗伦萨城。

我在韦基奥宫前的执政团广场上看到了“大卫”。虽然这里不乏其他雕塑大家的名作:“被掠夺的萨宾妇女”、“珀尔修斯斩杀女妖美杜莎”、“海格立斯和卡科斯”、“海神喷泉”……但“大卫”无疑是最受人瞩目的。他面色坚毅,头部左转,颈部的筋凸起,上唇和鼻子附近的肌肉紧绷,眼睛全神贯注地望着远方;右手拿石头,左手前曲,将机弦搭在左肩上。他面色的紧张和姿态放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刚作出战斗的决定,正准备踏上战场。

http://s6/mw690/0020tLw6gy6L7yTXW3r55&690
http://s6/mw690/0020tLw6gy6L7zGhoUZ25&690

http://s10/mw690/0020tLw6gy6L7zGZxGx69&690

http://s1/bmiddle/0020tLw6gy6L7zHYUiQ20&690

http://s9/mw690/0020tLw6gy6L7zIIc7m38&690


不过,如今在这里的“大卫”并不是真身。1873年,为保护雕像,“大卫”像真身被转移到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画廊内。但缺少了这尊镇城之神,人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到了1910年,在雕像原址安放了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复制品。而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大卫”像真身每年吸引了200万游客前来一睹他的风采。1991年一个疯子用藏在大衣里的锤子损坏了雕像的左脚脚趾,还好保安很快控制了他,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

 http://s14/mw690/0020tLw6gy6L7yZHyln2d&690

就在“大卫”像完工被最终被安置在韦基奥宫前广场的时候,一个事关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两位的“大师之战”的故事发生了。

1503年,列奥那多··芬奇受聘在市政厅绘制《安吉里之战》,不久,年轻的米开朗琪罗接到了在同一堵墙上绘制《卡辛那之战》的任务,给两人任务的同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终身执政官索德里尼。

据说米开朗琪罗是被索德里尼请过来“与列奥那多”比赛的。竞争带来了偏执和憎恨。米开朗基罗不屑于达·芬奇,而达·芬奇也在自己的笔记本里对米开朗琪罗画作的笨拙水平进行了攻击。

http://s7/mw690/0020tLw6gy6L7zasrB406&690
“安吉里之战”的草图

两人刻意保留了不同:达·芬奇把重心放在战争的动感,狰狞咆哮的面孔,扬蹄冲锋的马匹,刀锋相交的战士成为了画面主体;而米开朗琪罗的创意一如“大卫”像,他没有直接描绘战场,他描绘的是这样一个奇异又平凡的时刻:正在亚诺河中裸身洗浴的佛罗伦萨士兵突然听到敌军来临,急匆匆地跳出水来穿上铠甲,准备应敌的场面。

不过,两位大师最终却没有机会分出高下。15053月,米开朗琪罗被派往罗马,他的《卡辛那之战》止步于草图阶段。而达·芬奇新的绘画技术也遭到了失败。因为油画无法干燥,他只能用火在墙下烤,然而他却发现壁画的下半部分能烘干,而上边却是火够不到的。在达·芬奇创作这幅作品的同时,画作已经开始剥落。画还未完成,他就去了米兰,从此留下遗憾。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中,米开朗琪罗注定是孤独的。达·芬奇比他大23岁,拉斐尔虽然比他小8岁,却是英年早逝。在152037岁的拉斐尔去世之时,达·芬奇早已远走法国,并先于一年长眠在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怀里。只有米开朗琪罗又单独活了44年,直到他89岁那年。

米开朗琪罗颇像魏晋名士,性格孤僻,他从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理解,只是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鹤立鸡群,不愿意同流于俗世。

达·芬奇用天才头脑和理性去作画和科研,米开朗琪罗用内心的激情作画和雕塑。达·芬奇是个艺术天才,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智慧。达·芬奇承载了古希腊那些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力量,又将它们引向了一个不同的高度。米开朗琪罗更像是艺术的火焰,他的孤傲,很像后世的尼采和梵高。

达·芬奇博大精深,米开朗基罗的崇高,拉斐尔的优美,三者却因为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才能产生了不同的魅力。而米开朗基罗的真实、孤傲,不愿意向世俗屈服合流,的确值得赞叹。

 

在罗马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绘制完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壁画“创世纪”之后,米开朗琪罗回到了罗马。1513年,新任的教皇,来自美第奇家族的利奥十世委托米开朗琪罗建造圣洛伦佐教堂。而这座以洛伦佐·美第奇的名字命名的教堂,实际上则是美第奇家族的家族教堂。

http://s8/mw690/0020tLw6gy6L7zzequX87&690

对于米开朗琪罗来说,洛伦佐·美第奇无疑是影响他一生的关键人物。因此,在设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堂时,米开朗琪罗本人认识葬于此教堂的四位家族成员中的三位,米开朗琪罗无疑是带着一种特有的虔诚的心境去创作的。虽然教堂立面的工程由于某些原因最终没能完成(事实上,圣洛伦佐教堂的立面直到今天也没有完成)。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能在这座教堂里看到米开朗琪罗的作品的,这就是教堂图书馆的阶梯,以及前面提到的“昼”、“夜”、“晨”、“暮”四大雕像。

在教堂的房间,并没有多少基督教元素,洛伦佐二世被描绘成静坐的罗马将军,手臂放在一个美第奇钱闸上,微微低头沉思。他的石棺上有两座斜倚的雕像,象征着生与死。“黄昏(暮)”,劳累了一天,下巴抵着前胸,回想着白天发生的事情;“破晓(晨)”,在长夜后躁动不已,好像刚从一个梦中醒来。对面,在洛伦佐弟弟朱利亚诺的坟墓上,米开朗琪罗刻画了黑夜与白昼:代表“黑夜(夜)”的女子十分阳刚,反映出米开朗琪罗对于雕刻人体肌肉的热爱;代表“白昼(昼)”的男人努力寻找着舒服的姿势,四肢向不同的方向扭曲。这些雕像象征着时光飞逝,最终带走了每个人,包括最强大的人。昼夜晨暮,在这间屋子里,被文艺复兴最伟大的雕塑家赋予生命,永远思索着死亡。

http://s3/mw690/0020tLw6gy6L7zpkVDc32&690

http://s6/mw690/0020tLw6gy6L7zpvezr45&690

http://s12/mw690/0020tLw6gy6L7zreM7pab&690

http://s6/mw690/0020tLw6gy6L7zrszIN15&690

这四座雕像完成于1524-1531年间,连同“哀悼基督”以及“摩西”,都是米开朗琪罗最重要的雕塑作品,甚至也是人类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雕塑作品。我们可以想见,米开朗琪罗花费了7年的时间去创造的这4座雕像,不仅仅凝聚了他的才华,更多的融汇了他的情感。

 

1527年,佛罗伦萨发生变故,美第奇家族被赶走,共和国被恢复。佛罗伦萨为此遭到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和教皇克里门七世军队的围攻。1528年至1529年,米开朗基罗为佛罗伦萨修筑城防工事以抵挡入侵,但不久内心矛盾的他突然从人们视野中消失。1530年,佛罗伦萨最终被攻陷,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的支持下重掌大权。虽然教皇赦免了他,但是米开朗基罗却厌倦了这项工作。1533,他逃离了佛罗伦萨,只留下助手们完成美第奇家族礼拜堂的工程。

 

米开朗琪罗最后的日子是在罗马度过的。他接受了教皇的委托,先是在西斯廷礼拜堂的祭坛墙上绘制了湿壁画“末日审判”,然后又设计了梵蒂冈大教堂著名的穹顶。1564218,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去世,享年88岁,这时距离他的89岁生日只有三个星期。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遗体被运回佛罗伦萨,安葬在佛罗伦萨的圣十字大教堂,大师终于还是回到了他最钟爱的佛罗伦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考纳斯之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