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八卷《帝国黄昏》七十七 政改风波

(2018-02-14 13:02:55)
标签:

光绪

官位

改制

宪政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预备立宪并不是说要等到九年之后才开始立宪,而是说,九年完成立宪。

 

所以在这之前,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而第一件事,就是改官制。

 

改官制很重要啊。有过体制内经历的童鞋都清楚,干部最怕调整,干部也最希望调整,因为调整就意味着权力有可能不保,调整当然也意味着有机会上升。如果是大的调整呢,那更是潜流暗涌,人心惶惶,你争我抢,鸡飞狗跳。

 

晚清的官制改革当然也一样。

 

开始当然是让提调官拟定新官制。开始是袁世凯拟的,基本上新的官制就是模仿日本和德国模式,军机处要撤掉,改成责任内阁。内阁总理大臣是内阁之首,然后是两个副大臣,然后是各部尚书。平时的政事由内阁商议决定,然后提交给皇帝批准颁布。至于诏书,除了皇帝的印玺外,还要有总理大臣,副大臣以及具体的分管尚书签印。大概就是这样吧,内阁和皇帝都有一定实权,与英国的虚君立宪有别的实君立宪。

 

这个方案自然很多人反对,然后奕劻又修改了一下,但是大同小异。毕竟如果连责任内阁都没得,还立个屁的宪啊。

 

可是,这个责任内阁制却给炮轰得体无完肤。为什么呢?

 

第一,奕劻的权力扩大了。

 

你晓得的,在这种新官制下,最显要的,自然是内阁总理大臣。而内阁总理大臣自然非奕劻莫属。论资历,论辈分,谁能跟他争?但是问题来了,以前他做首席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的大秘,南书房行走,可是现在呢?他是宰相啊,而且他的权力甚至比有些朝代的宰相还要大啊。自洪武废相之后,有哪个大臣有这么大的,能跟皇帝分庭抗礼的权力?

 

所以有些人就说这种新官制,是从君主专制变成大臣专制。

 

第二,铁良的权力反倒小了。

 

在新官制下,他倒是能有个副总理,但这就意味着他现在的兵权和财权要交出去,毕竟立宪制度下,权力不能越界,他不能既当副总理又当具体的部长吧。所以铁良现在就把矛头攻击到了地方督抚,象张之洞和袁世凯,说想搞立宪一定要中央集权,财权和兵权不能下放给地方,要归中央。

 

第三,其他的军机大臣有可能权力更小。

 

这个,毕竟只总理大臣权力最大,然后最多还有两个副大臣,那么其他的前军机大臣呢,自然只能做尚书。比如荣庆呢,他只能分管教育,当学部的尚书。他能干?甚至一向中立的载沣都看不下去,说,难道要让军机大臣回家抱孙子去?

 

而且还有更狗血的,那就是宫里的残疾人。在宪政之下,皇帝权力受限,宫里残疾人数量减少甚至没有——日本德国可没这些残疾人。内务府自然要被撤并,现在的残疾人,也会慢慢裁汰,想办法让他们再就业。可这些残疾人不干了啊,跑到慈禧那里哭啊哭的。

 

最后慈禧实在受不了了,在外面大臣天天吵,在里面太监天天哭,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慈禧说,干脆,我投湖了吧,死了就不用烦恼了。

 

最后,自然的,也是各让一步,采取折衷方案。军机处保留,然后各部改编。

 

但是虽然看上去各让一步,但实际上还是缓行立宪派占了上风,毕竟,部的改组是小事,而责任内阁取代军机处是大事。前者涉及到的,只是六部制的改变,而后者,涉及到的,却是相权对君权的抗衡。

 

另外就是各部人选。

 

奕劻自然还是外务部的总理大臣,专管跟洋人打交道,比较显要。但是其他要害部门他管不着啊,这可比内阁总理差远了。然后外务部还有两个会办大臣,一个是那桐,一个是瞿鸿禨,瞿鸿禨同时还兼管着外务部尚书。

 

其他各部里比较重要的几个,陆军部尚书归了铁良,管官的吏部尚书是鹿传霖,管钱的度支部尚书是溥颋,管建设的农工商部尚书是载振。

 

所以能看出来两件事?

 

哪两件事?

 

第一,满族亲贵的权力上升得非常厉害。虽然总体上说,各部院的老大,满汉各七,蒙古再一个,但是要害位置上基本全是满人。

 

第二,瞿鸿禨和鹿传霖这两个清流派官员获得了不小的权力。

 

为什么会这样?事实上,这个要算是慈禧的一个新策略。什么新策略?那就是在同时扶持满人少壮派和汉人清流派,制衡袁世凯。

 

为什么要扶持这两方面的人才能制衡袁世凯呢?因为袁老四的力量太大,非如此无法制衡。你晓得的,袁老四手握大清国无人能制的重兵,继承了甲午之前首屈一指的传统淮系和北洋系资源,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且还有几个非常厉害的,关系还非常铁的助力。比如庆亲王奕劻,这是满族亲贵里的元老,首席军机大臣,位置当任不让。比如端方,满族亲贵里最有才干的一个,地方督抚的实权派。徐世昌,出则为地方督抚的实权派,入则为军机大臣,现在还管着民政部。另外还有奕劻的儿子载振啊,他现在是农工商部尚书,管着大清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这样一个袁老四,靠几个清流能搞定?靠一个铁良能搞定?靠载沣能搞定?还是靠年轻的载涛载泽能搞定?

 

至于传统的汉族内部对手,也完全不够看啊。淮系内部的竞争对手盛宣怀,实际上已经不敌袁世凯,淮系留下的经济资源,除了被洋人哄去的那些,大多都落到袁世凯手上。湘系的刘坤一已经去世。而清流派的实权人物张之洞呢,已经七十岁了,还能活几年?再说啦,那都是汉人哪,以汉制汉那一手,载沣那几个小毛头能玩好?

 

还是让年轻的清流派与少壮的满族亲贵联手合作,共同制衡庆袁系吧。

 

至于为什么是这几个清流,那是因为在慈禧西逃的过程中,有两个人让慈禧印象非常好,一个是岺春煊,一个是鹿传霖,这两个人都是很早就派兵勤王,啊不对,勤太后的。特别是岺春煊,白天护卫,晚上站岗,慈禧在破庙里做了恶梦,醒来就听见岑春煊站在庙门之外大喊,臣春煊在此护驾。这让慈禧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岑春煊现在就在两广当总督,护卫大清的南国疆土,而在权力中枢,则是同为清流一系的鹿传霖和瞿鸿禨。鹿传霖虽然比较温和,但为官清正,由他管吏部,这对奕劻的“庆记权钱交易公司”,自然是一个很大的制衡。而瞿鸿禨则是外务部会办大臣兼尚书,对于外务部总理大臣类劻,自然也有约束。

 

慈禧知道,自己七十多岁了,也不知还能活几年,所以她得为后来的皇帝——不管是载沣还是载沣的儿子——铺路,她不能让袁世凯联合奕劻和端方把孤儿寡母给欺负了。有刚正不阿的清流派当头,有载字辈和溥字辈的几个少壮派满族亲贵做后应,就可以无忧了。

 

不过谁也不知道的是,官制改革才刚刚结束,那边清流派和庆袁系的争锋就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