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卷《神仙与佛陀》 七十  内丹派之兴起

(2015-03-18 19:10:53)
标签:

佛学

楼观道

少阳派

内丹

丹鼎派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唐朝丹鼎派的代表是楼观道。

 

这个主要是因为上清派地处江南,天师道当然也一样,而楼观道地处关中。你知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近京楼观么,当然先朝天,楼观道在皇室中的地位,肯定要更高一些的。

 

还有啊,楼观道是符籙丹鼎兼修的。而丹鼎派你知道,是最烧钱的,但皇帝嘛,是最不差钱的。

 

所以楼观道在唐朝前期,还是非常非常风光的,一直到安史之乱才开始衰落。而且正好,唐玄宗的时候,天师道也走出山林,开始复兴,楼观道的地位才渐渐降下。天师道么,虽然是靠符籙起家的,但张陵当年可是在龙虎山做了三年化学实验,弄得山穷水尽了,才到蜀中靠符水开宗立派的,再在再回头搞搞丹鼎,也不会太外行的。

 

不过别担心,唐朝丹鼎派还有一个门派开始兴起,那个门派叫少阳派。

 

少阳派据说一个叫王玄甫的汉朝人所创,他号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所以这个门派就叫少阳派啦,王玄甫么,也就叫做王少阳啦。有童鞋就要问啦,汉朝的人怎么创建了一个门派,到唐朝才兴起呢。这个嘛,全怪那个叫钟离权的人啦。

 

钟离权据说也叫汉钟离,是汉朝人,他是少阳派的第二任教主,他的后面是谁呢?是吕洞宾,这是一个晚唐时候的人。

 

汉朝跟晚唐差了六七百年呢,汉朝的人怎么能传教给汉末的人呢?所以也有人说,汉钟离并不是汉朝那个汉,而是五代时期后汉的汉。但是也不对啊,后汉的人传给晚唐的人,辈份也比较乱,而且王玄甫总是汉朝的人吧,他又是从何传给后汉的人呢。

 

所以要么其中有鬼,要么其中有神。你还别说,还真的有神,汉钟离和吕洞宾,虽然生下来是凡人,后来都成了仙,不仅成了仙,还度了好几个人也成了仙,他们和那些人在一起,被称为“八仙”。现在问题就好解释了,成了仙,当然想活多久就活多久,不想活也得活下去,一直到北宋都亡了之后,他们还能传道给王重阳,要是哪天突然心血来潮传给你也说不定。

 

当然也有人不相信这个,他们宁愿让王玄甫消失。王玄甫消失了,少阳派就不存在了。不叫少阳派,那叫什么呢?叫钟吕金丹道,就是说,这是一个钟离权和吕洞宾鼓捣出来的新丹鼎派。

 

那么这个新丹鼎派新在哪里呢?新在它不炼外丹,它炼内丹。

 

那什么是外丹,什么是内丹呢?

 

外丹就是做化学实验,搞一个大炉子,里面放上各种材料,然后炼啊炼啊,看着炉里的东西由黄转白,再由白转黄,转上九次,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一颗晶莹剔透的九转金丹出来了。这是仙丹哎,赶紧吞下,怎么身上这么热啊,我的脸好象很红哎,我要成仙了吗,怎么忽然又凉了啊,我的血好象变冷了哎,我要得道了吗,怎么忽然身体变轻了啊,我的眼前好象有各种影子哎,我要飞升了吗,怎么我感到呼吸困难了啊,我开始看不见东西了哎,我要死了吗。

 

但是你也不要担心,唐朝有六个皇帝,遇到过跟你一样的事,其中有唐太宗、宪宗这两个号称明君的皇帝,有穆宗、敬宗这两个号称昏君的皇帝,也有武宗、宣宗这两个还不错的皇帝。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中毒,但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尸解,当然也可以说,飞升啦。

 

花了无数的钱财,最后却毒死人不偿命,无论如何都要叫人心寒的。前朝的皇帝之所以吃仙丹死的少,恐怕还是因为钱没有花够,仙丹没有吃够吧。

 

所以还是内丹好啊。那什么是内丹呢?

 

这个,我们人体其实和天地是一样一样的。五脏为里,为阴,六腑为表,为阳,肝胆为东方之木,心与心包为南方之火,脾胃为中央之土,肺小肠为西方之金,肾大肠为北方之水。人身阴中藏阳,阳中藏阴,元阳真气藏于肾府,元阴真液藏于心海。十二经如大江大河,亦有阴阳五行,奇经八脉为里,如地下暗流纵横,其余气血精神,都无一不与天地对应。所以与其以外物为炉炼丹,倒不如以人身为炉炼丹,人体脐下一二寸之处有气海,人体十二经八脉之气,皆汇于此,此之谓丹田。百会穴下,泥丸宫中——其实就是大脑里的松果啦,有识海——其实就是大脑里的松果体啦,以气养之,久之能视人身之气。

 

所以炼内丹,就是以人体的这个炉子,以精气为原料,以神为火,在身体里去炼它。顺着“炼已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的步骤,就能得道成仙。到一定时候,就有颗粒状的内丹凝结出来,顺着经脉上行,至口中,和唾液一起服下,游行周身经脉,无一不通,所谓“经络全通、百骸俱暖”。再到一定时候,还会炼成元婴,养上十个月后,可以上移至泥丸宫。到最后,还能让阳神自由出入泥丸宫,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不老不死啦。

 

所以这个内丹看上去还是很厉害的,而且很安全,至少不会中毒。但会不会走火入魔就不知道了,按照佛教禅定的各个阶段来看,还是存在可能的,但至少总不会死掉吧。

 

所以自从隋代有人提出内丹学说,到晚唐钟离权和吕洞宾发展出钟吕金丹道之后,丹鼎派算是化腐朽为神奇,柳暗花明,从一个有钱人玩的毒死人不偿命的门派,变成了香饽饽,到宋元时代,终于大放异彩。当然,这是后话。

 

总之,在佛教由盛转衰之时,道教却在孕育新的全盛时代,算是在另一个角度超越了佛教。

 

想想也是,跟佛教比,无非是扬长避短。道教的短处是什么?是讲道理啊。道教的长处是什么?是背后有一整个的中国传统文化啊。

 

所以对于道教,第一是回归黄老道,再重新发展玄学,再吸收一部分的佛教理论,基本上义理上的短板就补上了,虽然也不能打败佛教,但基本上也不会太输。第二是典籍整理,这个嘛,李隆基已经帮做了,他搞的《开元道藏》据说有七千多卷,虽然后来被战乱烧毁,后来的皇帝再收集,又被毁,最后只剩下三千卷,但也不是太难看了。第三么,就是向其他方面发展,什么天文历法,医卜算学,术数星相,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佛教总玩不好吧。第四么,运用中国独有的阴阳五行理论,发展出内丹说,比起只知冥想禅定的佛教,这个嘛,又是另一种境界啦。

 

总之,佛教既然以中国化而盛,道教呢,也不妨依靠中国固有文明,以自己的长处而别开生面。等到佛教既衰,道教又在宋元时代,进入了新的全盛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