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门第战争》二十二 兄弟阋于墙
(2013-11-16 12:28:27)
标签:
门第将士最多敌军第四卷文化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如果说七国之乱还更象一场南北战争,是封建与郡县之争,八王之乱则是一场真正的祸乱,绝对权力如瘟疫一般传染给每一个试图染指它的人,再让这些人死掉。最高权力就象指环王手里的魔戒,谁戴上它,谁就有了生杀予夺的能力,又象是那把江湖中人人欲夺的屠龙宝刀,据说有着号令天下的本领。但是只有在临死时,他们才知道,这件人人都想占有的宝物,其实更象是一个贪婪的魔鬼。它能让勇猛者残暴,让贤良者昏暗,让精明者贪婪,让怯懦者疯狂,它就象一个黑洞,把所有靠近它的生灵给吸进去,并且从此万劫不复,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在黑洞里都是一样,除了质量和角动量,什么都不会剩下。
八王之乱的诸王,除辈份最高,出镜时间最短的汝南王司马亮,以及当政时间较短而且功败垂成的司马乂之外,其他六个王,几乎个个都是神一样的开始,神经病一样的结束。说神一样的开始,是因为出场的时候非常的牛,好象自己就是将要拯救天下扶大厦之将倾的那一个,又好象自己才是真正的男一号,可没多久,就露出跑龙套的底细,被群众齐哄下台,而一个新的男一号,又将粉墨登场。甚至包括在得势之前颇有贤名的成都王颖,东海王越,河间王颙,上位之后也无一不是四海失望,旋生旋灭,更不消说,只是早年被称颇屑其父,“少称仁惠,好振施”的齐王冏。
司马冏得握权柄之后,很快就暴露出一个昏君——虽然现在还不是皇帝——的全部本色,大兴土木,沉湎酒色,宠溺奸佞,杀人止谏,朝廷上下为之侧目。这么玩下去,自然时间不可能太久,毕竟你还不是皇帝,而且外面还有一堆带着兵的诸侯王呢。于是有了第六场对抗。
第六次对抗是司马冏与诸王之争。司马冏死,诸王胜。
诸王主要是三个,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顒,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势力最强,统兵二十万,之前诛赵王伦的时候,就起了关键作用。其次为司马顒,统兵近十万。司马乂最弱,开始他和司马冏对抗时,人们都不看好他能赢。不过他的好处是近水楼台,直接带着亲兵去皇宫请了圣旨,奉天子命围攻大司马府,激战三天,就拿下了司马冏,并且就此成了太尉。
这此对抗时间最短,也是最有希望让天下安定的。因为第一,司马乂上位之后,并不象司马伦或司马冏那样专权,凡事还要请教在邺城的司马颖。第二,司马乂与司马颖是亲兄弟,都是司马炎的儿子,哥俩有事也好商量,后来他们开始对抗时,朝中大臣甚至司马乂本人都想过这一点。可谁知道,在最高权力面前,亲兄弟也难免阋于墙,局面终于变得再也无法收拾。
第七次对抗是兄弟之争。司马乂死,司马颖胜。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对抗,是因为第六场对抗的结果,根本出乎河间王司马顒与成都王司马颖的预料。本来,司马乂除了一些亲兵外,兵力不多,本不足以灭掉兵多将广的司马冏,司马顒之所以劝司马乂首先动手,无非是消耗掉司马冏一些力量,同时,也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同时,还能自己一个号令天下的理由。看吧,连先帝的亲儿子司马乂都为国捐躯,亲们,你们等什么,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先帝的亲儿子,成都王司马颖,英明神武,比那个白痴皇帝好得太多,亲们,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梦已经醒来,战死也不会害怕。
不管怎么说,他的如意算盘就是最终实力最强,同时还是司马炎亲儿子的司马颖名正言顺的当皇帝,他这个足智多谋的谋臣兼同盟当宰相,把握朝政,至于司马乂么,即使侥幸不死,做个平东或平北将军神马的,也就够意思了。可他没想到的是,司马乂请了皇命后,将士勇猛无比,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司马冏众叛亲离,仅仅三天就垮台了。这样一来,司马乂掌握朝政,司马颖成了总顾问,而自己连顾问都不是。婶可忍叔不可忍,自己与司马颖统着三十万大军,可不是吃干饭的,没说的,动手吧,理由嘛,“论功不平”好啦。
当然,在动手之前,司马顒本着自己的谋臣本色,又派人小试牛刀一番,搞了个斩首行动。这个斩首或刺杀行动,因为一个叫皇甫商的告发而失败。后来兄弟阋墙时,司马乂还写信劝司马颖顾念兄弟之情,司马颖的回答是,杀了皇甫商,我就答应。司马乂说,杀皇甫商,这也太过份了吧,杀了他,以后谁还肯对我忠心吧。司马颖说,你要别人的忠心是吧,我成全你,我会让他们一一忠心的追随你于地下的。
第七场对抗是八王之乱以来,双方集结兵力最多的一次,司马顒与司马颖兵力三十万,号称百万,而司马乂虽然起初兵力不多,可人家现在是身负皇命,而且做人还比较厚道,所以忠心于他的也并不少。结果倒是势均力敌,双方相持数月不下,细细看来,虽然司马乂取守势,但甚至还能略占上风,杀了司马顒司马颖六七万人呢,司马顒部将张方甚至建议撤兵算了。
不过这时,八王之中的最后一个王,东海王司马越出现了。
司马越当时正在京城,表面上算是司马乂一边的。他考虑到尽管双方势均力敌,但坐守洛阳并非长久之计,又没什么好办法把敌军打败,恐怕大约最后终于还是难免要失败的吧。与其到时候让孤玉石俱焚,还不如早做打算。于是他就发动政变,废了司马乂,把司马乂囚禁到洛阳西北角的金镛城。金镛城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是当年魏明帝建了,然后用了囚禁那些被废的皇帝皇后的,不仅仅是什么军事建筑,倒更象是个皇家牢房。
如果仅仅把司马乂关到金镛城也就算了,司马越还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敌人张方,结果张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送上门的大礼,去金镛城活捉司马乂,并且活活烧死,死时二十八岁。
司马乂死了之后,诸王终于得了洛阳,论功行赏,司马颖最强,增封二十郡,拜丞相,河间王司马颙官升太宰,东海王司马越为尚书令,一片歌舞升平。可谁知没过多久,新的规模更大的战争马上又要开始了,这场新的战争,规模更大,牵连更广,甚至连匈奴人,羯人,鲜卑人,也都纷纷被牵涉进来,直到天下大乱,神州陆沉,华夏腥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