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卷《盐铁往事》(十五)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011-07-27 08:58:00)
标签:

管仲

富民

《管子》

《黄帝内经》

宋体

文化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提起管仲的改革,就不能不提一本叫做《管子》的书。这本书内容非常之多,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无所不包,简直就是一部加强版的《治国方略》,所以毫无疑问,是一部伪书。那是神马年代,那是封建制度还很强大,民族国家刚刚兴起的年代,根本没有神马私学,更不会有那么大部头滴私人著述。要知道,最早搞私人教育的孔子也要到一百多年以后才会出世呢。

 

但这部书伪而不劣,正如《老子》这部书未必是老聃所著,但并不代表这本书不好啊。那年头总有那么多的学术活雷锋,宁愿让自己的名字永远没有人知道,也要让思想流传下去,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看见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太公兵法》等等。想想这些,现代人都该感到脸红,现在人哪怕只有一个极为狗血的观点,也要隆而重之堂而皇之的展现出来,署上大名,网名,贴上照片,婚姻状况,等等。好象自己是根葱似的,其实不知道自己只是猪鼻子上插的葱。

 

这本《管子》也是本伪而不劣的书,有人说是汉朝王莽时候的,也有人说是战国人写的,但不管怎么说,书中的思想,与管仲这个人本身的思想,多多少少还是比较接近的,事迹相符,性格也相符,书里类似的话,管仲也未必就没说过。这也同井田制分封制那些东东一样,时间久了,原来的东西走了样也是有的,但尽信书固然不如无书,尽疑书则必定无书。

 

管仲是一个商人,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了解人性。哪怕是菜市场一个小商贩,每天也要与上百个人打交道,要从这些人的衣着,举止,谈吐判断这个人的性格,身份,需求。这一点,文人书生们是不会理解的,文人书生们不是把世界想得太复杂,就是把世界想得太简单。他们要不就是认为,“中国人素质太差,就是该管”,也不想想,那个管中国人的,素质就会好到哪里去么。要不就是认为,如果“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自然太平”,也不想想,不爱钱,又不怕死,这样基因的人,在生存竞争中能有多大优势。他们还喜欢谈神马道德,国家,民族等等,却没有想过,人首先是要吃饱饭,其次是要谈恋爱,结婚,再其次才是理想啊追求啊艺术啊人生啊。他们羞于谈钱,好象一谈就变俗了似的,所以连经济学也有点瞧不起,他们不了解人性,也不了解自己,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刚刚还在慷慨陈词,振臂高呼,一回头看见漂亮姑娘就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两腿发软骨头发酥。

 

管仲当然不是那样的书生,他就是一个商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所以在他还在和鲍叔牙一起经商时,他就理直气壮的多拿走一些利润,而在和鲍叔牙一起扛枪时,他也理直气壮的先行撤退,让鲍叔牙在后面掩护。所以在他和齐桓公一起合作,把齐桓公推上霸主宝座的同时,他也让自己过起了最为阔气的大夫的日子,富可敌国,生活奢侈,连八佾这种天子级别的乐队也照请不误。他了解自己的需要,推已及人,也明白别人的需要,他不会象后世的墨家一样,认为人民就应该空着肚子闹革命,致力于世界和平,也不会象后世的法家一样,认为人民就应该顺从,象个螺丝钉一样,除了战斗就是生产,也不会象后世的某些儒家一样,认为不应该谈钱,只应该谈义,你别问做了有神马好处,你就应该这么做,你就应该。管仲认为人的需要就是趋利避害,好生恶死,好逸恶劳,他们当然喜欢名,喜欢面子,也想做好人,但是他们也喜欢钱啊,他们最想要的,还是逍遥快活的日子,然后还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管仲说的好啊,“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所以管仲治国方略的第一条就是“富民”。

 

管子说得好啊,“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仓廩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家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喝香喝辣的,你叫他去闹革命,你叫他去抢钱庄,他也不愿意啊,他愿意,他的父母妻儿也不愿意啊。要是人家饭都吃不上,要饿死了,再重的刑罚,又能吓得了谁呢,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横竖就是一死嘛。管仲还说,“王者藏于民,霸者藏于大夫,残国亡家藏于箧”,“民 富君无与贫,民贫君无与富”,少跟我说那套大河涨水小河满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所有的大河,都是小河汇聚成的,如果所有山上的泉水都断了,大河的水也不会太多。你们老是说,官府要多办实事,也不想想,办实事要钱啊,不是开会喊喊口号,开空头支票就行了。钱哪里来,只能从百姓那里来,但百姓的钱也来之不易啊。如果百姓的钱本来就不多,你拿走了,人家可能日子就过不下去,你还没办实事,就已经失势了。如果百姓钱多了,你拿些许钱过去,啥事不好办。比如人家本来一百文钱,你拿走十文,人家本来一百文刚够吃饭,你这一拿,人家就得饿几天肚子,谁希罕你去办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实事啊。人家现在有一千文了,你拿走两百文,人家剩下八百文不光吃饭,还可以吃肉,还可以买辆马车,没事去城外兜兜风。你这边拿走两百文,用其中一百文修修路,铺铺桥,上元节再放放烟火,人家高兴啊,说你好啊。所以这蛋糕还得做大,才好切,好分,要不然,打架都来不及,还怎么下刀。

 

那么管仲是用神马办法富民的呢?答曰,本末并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头发展,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服务业则不能拉动内需。为此,管仲制定了一揽子政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