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十大口水战(四十六) 道德的起源
(2011-04-03 08:45:45)
标签:
荀况临淄功利主义荀子有话说法家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大家好,欢迎来到临淄有约,我是主持人田甜,今天晚上我们有幸请来了咱们稷下学宫的大祭酒荀况先生,有请荀先生——(拖长声调),大家欢迎(鼓掌)。好,荀先生,道德是什么我想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些,但哲学家们呢,却为了道德问题,口水仗打了一场接一场啊,象墨子和孟子这两个大圣人滴门人哪,就是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作为儒家阵营的一员,荀况先生您支持哪一个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首先,君子从道不从君,听说那西夷也有人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所以我不会局限于哪个阵营,我只讲道理。其次,大家都知道我有两个徒弟,都相信法家,认为都是我的性恶论导致,我在这里再一次声明,这与我的理论无关,相反,我恰好认为,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才有道德的必要。最后,请大家在反对我的观点之前,先看一遍我的作品《荀子有话说》,我不喜欢打口水仗,更不欢迎那些连书都没看过就开打的人。”
“我们的荀大祭酒真的是很高调啊,那么荀先生,您能不能为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您说,正因为性恶,才必须有道德。这句话不就等于说,一个人之所以做好事,是因为他安着坏心,对吧?”
“你这话也对,也不对。说你对,是因为的确是因为人的自私,所以最后反而产生了道德。说你不对,是因为你把人看成一个个的个体,而没有想过,人是社会的。如果人是一个个的个体,的确不必有道德,而人是不能没有社会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类太脆弱了,没有肉食动物的尖牙利爪,也没有草食动物善于奔跑,没有厚的毛皮,没有会飞的翅膀,没有灵敏的器官,一个个单独的人,在动物世界里,有多少活下来的希望,又有多少机会变成万物的主人呢。没有机会,没有希望,所以必须组织起来。而人又是自私的,本来呢谁也不相信谁,所以必须形成一些规则,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让组织内的人们互相不至于过于侵害,达到一种互利。所以道德虽然常常鼓吹利他,从本质上,其实是利已的,就是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荀先生的话,我大概明白了,你是比较认同墨子的功利主义了?”
“错!和功利主义完全不同,功利主义是随身带一个算盘,随时计算做什么事合不合算,符不符合全人类的利益,而我只关注如何从性恶推导出善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是并不需要随时计算的。”
“恩,荀先生其实是在告诉大家,儒家比墨家更合算,因为连买算盘的钱都省了(台下笑)。那么我们再请荀先生解释一下,为什么他的理论连买算盘的钱都省了呢。”
“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就是最好的算盘,还需要再做计算吗,尊重我们的文化,比天天计算合不合算可靠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完全没有道德的情况下,人竞争不过动物,那么那些有助于人类形成合作的规则,就会形成优势,遵守这些规则的种群就能战胜动物,甚至战胜其他种群,这就是道德的根源,也是国家的根源。为什么与是国家的起源呢?因为物质是有限的,而由于人性本恶,欲望是无限的,为了整个种群的生存,必须加以区别和限制,有的人可能得到的多些,有的人可能要少些,但人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各得其所,各安其份,这就是礼的根源。”
“荀先生的意思是说,您说的道德,不是计算合不合算,而是一种礼的内在和外在的约束,对吗?”
“对,你的概括很准确,礼包括内在和外在,人是社会滴人,社会滴人区别于自然人,如果光靠外在约束,哪里能得长久。而我那两个徒弟只关注外在,所以才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想想看,你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时你还不会说话,你感觉不舒服了,就会闹,饿了会哭,痛了会哭,你的唯一目的只是快乐,但这时你在观察。等你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你会到各地方去玩了,你的主要目的仍是找乐子,但你在了解。你观察到了什么呢,你观察到了一个遵礼的人,受到尊敬,得到荣誉,虽然他的行为受到了约束,但是能得到更多的快乐,于是你以他为榜样,也开始自我约束。你还了解到了什么呢,你了解到了如果你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举动,就会受到惩罚,不光是会打屁股,而且会被人讨厌,于是你告诉自己,这件事是不能做的,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人的本性让人追求快乐,而理性让人追求完美,或至少,追求符合社会公德。你看,这就是外在的礼变成了内在的礼。除了礼,还有乐,通过音乐的熏陶,让人的本性和理性达到平衡,在遵守礼的同时,也感觉到快乐。礼乐一定要并重,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氛围,在乡饮酒礼里我们学会了谦和退让,在士相见礼里我们学会了礼尚往来,在韶乐里我们学会了庄严肃穆,在高山流水里我们学会了志存高远。”
“感谢荀先生的解释,我想广大齐国观众都已经明白了,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整天只听郑卫的流行音乐,也要听听古典音乐,象什么大雅小雅,一听这个雅字,就知道是个知书达礼的好青年,我说的没错吧。那么,荀先生,孔子说的克已复礼,是不是正是这个意思呢?”
“非常对,克已复礼,这是我们和墨家的区别,也是和法家的区别。如果只追求功利,显然用礼不如用法,因为用礼要长期的培养,而用法,则只要带上一根绳子就够了。但为什么我们要用礼,这是因为我们儒家是以人为本的。虽然人性本恶,但人是能变成善的,甚至可以说,只要加以努力,只要坚持克已复礼,人人都可以做圣贤。”
“荀先生真是很有信心啊,那么对于达成这一目标,荀先生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建议嘛有三个,第一,法后王,第二,正名,第三,重视教育。”
“大教授就是大教授啊,一下子就给出了三个方案。不过虽然荀大祭酒很希望能为我们解答释疑,但我们还是请荀大祭酒先喝口水。现在进入广告时间,广告之后欢迎继续收看,临淄有约,月上柳梢头,人约临淄后。”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首先,君子从道不从君,听说那西夷也有人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所以我不会局限于哪个阵营,我只讲道理。其次,大家都知道我有两个徒弟,都相信法家,认为都是我的性恶论导致,我在这里再一次声明,这与我的理论无关,相反,我恰好认为,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才有道德的必要。最后,请大家在反对我的观点之前,先看一遍我的作品《荀子有话说》,我不喜欢打口水仗,更不欢迎那些连书都没看过就开打的人。”
“我们的荀大祭酒真的是很高调啊,那么荀先生,您能不能为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您说,正因为性恶,才必须有道德。这句话不就等于说,一个人之所以做好事,是因为他安着坏心,对吧?”
“你这话也对,也不对。说你对,是因为的确是因为人的自私,所以最后反而产生了道德。说你不对,是因为你把人看成一个个的个体,而没有想过,人是社会的。如果人是一个个的个体,的确不必有道德,而人是不能没有社会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类太脆弱了,没有肉食动物的尖牙利爪,也没有草食动物善于奔跑,没有厚的毛皮,没有会飞的翅膀,没有灵敏的器官,一个个单独的人,在动物世界里,有多少活下来的希望,又有多少机会变成万物的主人呢。没有机会,没有希望,所以必须组织起来。而人又是自私的,本来呢谁也不相信谁,所以必须形成一些规则,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让组织内的人们互相不至于过于侵害,达到一种互利。所以道德虽然常常鼓吹利他,从本质上,其实是利已的,就是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荀先生的话,我大概明白了,你是比较认同墨子的功利主义了?”
“错!和功利主义完全不同,功利主义是随身带一个算盘,随时计算做什么事合不合算,符不符合全人类的利益,而我只关注如何从性恶推导出善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是并不需要随时计算的。”
“恩,荀先生其实是在告诉大家,儒家比墨家更合算,因为连买算盘的钱都省了(台下笑)。那么我们再请荀先生解释一下,为什么他的理论连买算盘的钱都省了呢。”
“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就是最好的算盘,还需要再做计算吗,尊重我们的文化,比天天计算合不合算可靠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完全没有道德的情况下,人竞争不过动物,那么那些有助于人类形成合作的规则,就会形成优势,遵守这些规则的种群就能战胜动物,甚至战胜其他种群,这就是道德的根源,也是国家的根源。为什么与是国家的起源呢?因为物质是有限的,而由于人性本恶,欲望是无限的,为了整个种群的生存,必须加以区别和限制,有的人可能得到的多些,有的人可能要少些,但人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各得其所,各安其份,这就是礼的根源。”
“荀先生的意思是说,您说的道德,不是计算合不合算,而是一种礼的内在和外在的约束,对吗?”
“对,你的概括很准确,礼包括内在和外在,人是社会滴人,社会滴人区别于自然人,如果光靠外在约束,哪里能得长久。而我那两个徒弟只关注外在,所以才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想想看,你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时你还不会说话,你感觉不舒服了,就会闹,饿了会哭,痛了会哭,你的唯一目的只是快乐,但这时你在观察。等你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你会到各地方去玩了,你的主要目的仍是找乐子,但你在了解。你观察到了什么呢,你观察到了一个遵礼的人,受到尊敬,得到荣誉,虽然他的行为受到了约束,但是能得到更多的快乐,于是你以他为榜样,也开始自我约束。你还了解到了什么呢,你了解到了如果你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举动,就会受到惩罚,不光是会打屁股,而且会被人讨厌,于是你告诉自己,这件事是不能做的,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人的本性让人追求快乐,而理性让人追求完美,或至少,追求符合社会公德。你看,这就是外在的礼变成了内在的礼。除了礼,还有乐,通过音乐的熏陶,让人的本性和理性达到平衡,在遵守礼的同时,也感觉到快乐。礼乐一定要并重,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氛围,在乡饮酒礼里我们学会了谦和退让,在士相见礼里我们学会了礼尚往来,在韶乐里我们学会了庄严肃穆,在高山流水里我们学会了志存高远。”
“感谢荀先生的解释,我想广大齐国观众都已经明白了,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整天只听郑卫的流行音乐,也要听听古典音乐,象什么大雅小雅,一听这个雅字,就知道是个知书达礼的好青年,我说的没错吧。那么,荀先生,孔子说的克已复礼,是不是正是这个意思呢?”
“非常对,克已复礼,这是我们和墨家的区别,也是和法家的区别。如果只追求功利,显然用礼不如用法,因为用礼要长期的培养,而用法,则只要带上一根绳子就够了。但为什么我们要用礼,这是因为我们儒家是以人为本的。虽然人性本恶,但人是能变成善的,甚至可以说,只要加以努力,只要坚持克已复礼,人人都可以做圣贤。”
“荀先生真是很有信心啊,那么对于达成这一目标,荀先生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建议嘛有三个,第一,法后王,第二,正名,第三,重视教育。”
“大教授就是大教授啊,一下子就给出了三个方案。不过虽然荀大祭酒很希望能为我们解答释疑,但我们还是请荀大祭酒先喝口水。现在进入广告时间,广告之后欢迎继续收看,临淄有约,月上柳梢头,人约临淄后。”
后一篇:李专家的犯罪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