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浦东老闲话——谚语解读  农业谚语

(2013-03-13 08:43:45)
          浦东老闲话——谚语解读  农业谚语

九月九,蟹逃走  九月九以后,蟹渐渐少了。

十月南风快收稻  十月份刮南风,天将要变坏,得抓紧时间赶快收稻。

二月二,瓜蒲落苏侪落地  农历二月二以后开始栽种各类蔬菜。

二月清明麦秀齐,三月清明麦弗秀  二月清明:指短三春,三月清明:指长三春。短三春,在清明节麦穗已经出齐了;长三春,在清明节麦子还没抽穗。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说明天气热、温度高,有利于水稻生长。

人补桂圓红枣,田补河泥水草  河泥、水草:属有机肥料。比喻农田需要施有机肥料,因为有机肥料能改良土壤。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人耽误地才一时,地耽误人要一年,说明要不失时节,勤耕勤作。也作“人骗田一时,田骗人一世”。

寸麦弗怕尺水,尺麦要怕寸水  这是麦田的管理知识。麦在麦苗时不怕水,但麦苗拔节长高以后就怕水,所以要做好开沟排水,及时把麦田的水排干净,才能保证丰收。

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七、八  上半月初二、三天好,这半个月天气就好;如果下半月十七、十八天好,下半月天气就好。也作“上看初二、初三,下看月半、十六”和“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再看廿二、三。”

大麦一起身,小麦落脱魂  大麦:元麦和籽食外壳有长芒的麦。大麦收割后,紧接要割小麦。

三日两头浇,廿日好动  指青菜种下后,做到勤施肥料,一般二十天就可割下来炒着吃了。

三分种,七分管  强调管理的重要。种只是十分里面占三分,而管理工作却是十分里面占七分。因而要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农业丰收。

三百六十行,种田头一行  突出农业生产的重要,点明“农业是基础”。

三年弗选种,增产要落空  此句点出了选种的重要。如果三年不选种,田里的稻就良莠不齐,要减产。也有“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的农谚。

三麦压泥,根深苗齐  麦种播下后用泥压,或浇上河泥,这样麦苗出得齐,而且扎根深,有利于麦苗茁壮生长。

日枷风,夜枷雨  日:太阳。夜:月亮。枷: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日枷:即“日晕”。夜枷:即“月晕”。日晕要刮风,月晕要下雨。

六月里晒得黑,十二月里有得吃  夏天干得辛苦,以至晒黑了脸,但到了年底会粮谷满仓,不愁吃饭。

白露白米米,秋分稻秀齐   白米米:扬花。秀:抽穗。稻在白露时节开始扬花,到秋分时节稻穗抽齐了。

白露看花秋看稻  指棉花好不好,白露时节就定型了,稻好不好,秋分见分晓。

立冬弗见叶,立夏弗见结  指蚕豆。立冬看不见蚕豆的叶立夏就吃不到青蚕豆。

田弗勤耕,五谷弗生  要想丰收,田间的除草、耘苗、施肥等农活必须干得勤,否则农作物荒芜,颗粒无收。

只有白踏车,呒没白脱花  脱:锄。比喻棉花地的锄草活很重要。要勤除草,才能保证棉花丰收。

失落黄金有处弄,错过季节弗饶人  比喻不能贻误季节。冬天压麦泥,胜过一条被  冬天麦地上用泥压或浇上一层河泥,既作施肥又能保暖,春天麦苗就会茁壮生长。因为麦子年内要长根,根越粗,开春分蘖越多,麦穗也越大。

冬天搞深耕,明年出黄金  点出深耕能增产。冬至菜花年大麦  油菜要种得早,在冬至节气前播种完毕,而麦子可稍迟一点播种。

正月初三一朝霜,一个稻轮两个扛  一个稻轮:一捆稻。正月初三有霜,今年就有好收成。

处暑弗搁田,白露莫怨天;搁田搁得巧,产量掼弗倒  搁田:把稻田里的水放干,让它干结有裂缝,以使稻子不容易倒伏,确语保能获高产量。搁田的最佳时间在处暑,搁田成功,产量准高。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点出肥料的重要。也作“肥是农家宝,种田不可少“。

伏水贵如金,秋雨愁煞人  三伏时下雨有利稻苗生长,所以“伏水贵如金”;秋天下雨有害稻谷收割,因此“秋雨急煞人”。

早夜烟滚地,天公花头起  花头起:指天气变化。早上、傍晚如气压低,烟气在地上打滚,天气就要变坏了。

好田出好苗,好苗结好稻  指出田肥苗壮,苗壮稻好。

好田长好苗,荒田长稗草  田肥苗壮,田瘦长草。

花三担,稻六石,家家屋里笑哈哈  昔时一亩地能收三百斤籽棉便是高产,谓“花三担”;一亩地收九百斤稻谷即为高产,谓“稻六石”。棉花、稻谷丰收令农家人乐不可支。

花要高低稻要平  棉桃长得高低错落,是长势好的表现。水稻长得齐整,才可望丰收。也作“花要高低稻要齐”。

花靠锄头,稻靠拳头  指望棉花丰收,要勤于锄草;指望稻谷丰收,要勤于耘田拔草。

麦秀风来摆,稻秀雨来澎  秀:抽穗。麦子抽穗喜风不喜雨;稻子抽穗喜雨不喜风。因为麦秀期间遇上下雨,容易得“红麦头”病。稻秀时候遇上刮风,花粉容易飞掉,会造成“空仓”瘪谷。

麦浪浇河泥,赛过盖层被  冬天给麦苗浇上河泥,是施肥、保暖的好办法,能促进麦苗生长。

麦稀弗要忧,麦(禾朋)呒没收  (禾朋):密。麦子播种得稀疏些,产量高;播种得太稠密,会颗粒无收。

麦穗头浪水滴滴,饿煞亲大细  大:读若度duo大细,子息。亲大细:指自己的子女。麦子在还没有成熟的时期,遇上连续下雨,会影响收成,家里的人就要担心吃粮的事了。

谷雨断霜,春耕大忙  谷雨以后不再下霜,进人春耕大忙季节。

冻冻勒勒响,萝卜正好长  冻冻勒勒,是走在结冰地上发出的声音。天寒时节,萝卜还在生长。

豆三麦六,油菜一宿  一宿:一夜。此句指出蚕豆、小麦、油菜的成熟时间长短快慢,长到一定时候,油菜会在一夜间成熟。

初一月半午时潮,初八廿三卯时潮  卯:早上五时至七时。午: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初一或十五,涨潮在中午;初八或廿三,涨潮在早上。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算出每天涨潮时间。

杨柳青,粪是金  杨柳萌芽的时节,农作物需要施肥,所以大粪像金子一样值钱。

若要多收麦,水沟应发白  因为尺麦怕寸水,所以麦沟要深,不能积水;麦沟无水,干得发白,麦子就能丰收。

若要萝卜大,六月弗要过  大:音读“度”。萝卜须在六月前下种,否则难以长大。

秋分稻弗秀,割掉喂老牛  秀:抽穗。水稻到了秋分节气,还没有抽穗,就没指望丰收了,只能当草割下来喂午。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起身:冬天麦子伏地生长,春分后开始拔节,形象谢嗽匙‘起身“。春分节气过后,麦苗开始拔节生长,这时要抓紧时间施肥,否则会影响产量。

春雨贵似油,点滴弗自流  比喻春雨的珍贵。

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得弗得知  蚀本:亏本。好得弗得知:好得不得了。如果养猪亏本,但积了很多肥,对农田有很大的好处。也有“猪多肥多,肥多粮多”之说。

种田呒诀窍,猪谢红花草  猪谢:猪粪。红花草:绿肥。突出猪粪、红花草作为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的重要。

种花独怕裹馄饨,种稻独怕箬帽瘟  裹馄饨:卷叶虫卷叶就如包馄饨。棉花怕卷叶虫危害,水稻怕得箬帽瘟枯萎。

柿子开花吃枇杷,枇杷开花吃柿子  此句告诉人们枇杷、柿子成熟的季节。柿子开花的时候,枇杷熟了;枇杷开花的时候可以吃柿子了。

起早弗忙,种早弗荒  说明从事农作物贵在一个“勤”字。

积肥如积粮,粮在田中藏  说明积肥的重要。

蚕豆要打脑,豆荚结到稍  打脑:摘去蚕豆苗的顶头。剪去蚕豆的顶头,是使蚕豆多结豆荚的好方法。

鸭生蛋种田,鹅生蛋过年  鸭子在二、三月开始生蛋,鸭子生蛋,农活开始忙开了;鹅在年底的时间开始生蛋,鹅生蛋,过年的时节也到了。

秧好半熟稻,壮秧三分收  秧好,有利于稻子成熟;壮秧,有利于稻子丰收。也有“秧好半年稻,好秧种好稻”之说。

秧要日头,麻(蔗)要雨  水稻秧苗的生长需要阳光,麻的生长则需要雨。

菜子头浪一撮花,种稻人家车要排  随着油菜开花,该做秧田了,要排好水车,及时灌水耕田。

做天难做四月天,花要日头稻要雨  四月天气最难以掌握,因为这时棉花生长需要阳光,而刚插的稻秧苗需要雨。

惊蛰一声雷,翻转做忙头  惊蛰节气一到,农活开始忙碌。

脱草要除根,雨后弗再生  脱:锄、割。锄草不能只锄表面,应连根锄掉,这样下雨之后就不会再长出来了。

猫三狗四,猪五羊六,牛十月,马十二  指出猫、狗、猪、羊、牛、马等六种家畜的孕育时间。

黄花郎垩地,丰收三年  黄花郎:绿肥。用黄花郎做田间肥料,能改良土壤,增加收成。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弗迟延  清明、谷雨季节,是浸种育秧季节,不能耽误。也作“清明谷雨,浸种耕田”。

野蔷薇花开种早花  花:棉花。野蔷薇花开的时候,也是种棉花的节气。

猪吃百样草,看侬找弗找  猪的饲料很多,随处可以找到。

腊雪贵如金,春雨苦煞种田人  瑞雪像金子一样珍贵,春天雨多就苦了种田人。

棉花摘头,弗过立秋  摘头:“打顶”,把棉花的顶摘除。立秋前要做好棉花的打顶工作,待到立秋之后,即为时晚了。

寒天麦要踏,开春包侬发  冬天踏麦促使麦生根能增产。

雌秋雄白露,棉花铺街路;雄秋雌白露,荒一路,熟一路  双日立秋,单日白露,棉花丰收;单日立秋,双日白露,产量有好有差。

稻秀忌风,棉开忌雨  秀:抽穗。水稻抽穗扬花时怕风,棉花开花结铃时怕雨。

稻草还田,丰收在先  把稻柴切断放在田里作肥料,能使土壤肥沃增产。

稻熟三朝,春熟一夜  春熟:春粮作物,如三麦、蚕豆、油菜等。稻谷成熟时间较长,春粮作物成熟时间较短。

燕子来好种田,雁鹅来好过年  燕子来了是耕种的时候了;冬天大雁飞来,过年时节到了。

霜降麦投泥  霜降开始要下麦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