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绘本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2012-05-09 13:13:46)
标签:
覃老师育儿 |
分类: 中五班 |
绘本,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精密搭配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不需要文字,图画就可以讲故事”是它的一个典型特点。近年来,随着绘本的大量引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08年开始,我园就购买了许多经典的绘本,进行阅读指导技能的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我们发现绘本不仅能满足幼儿认知的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同时也以潜移默化的、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增进情感体验,因为很多绘本叙说了情绪、爱及生命的主题,如《天黑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獾的故事》等等。同时有许多作家创作了专门用于心理健康的绘本系列,如特蕾西·莫洛尼的《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用温馨的画面和抚慰人心的浅语故事,帮助孩子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童年时期的自信心;又如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青蛙成长的故事等。这些让我们想到了能否把绘本作为幼儿心理健康的一种新途径来进行研究。
在查阅文献时,我们收集到的大都是台湾学者的研究。如高苑计数学院咨询辅导中心吴盈菁在《童话及绘本在儿童情绪辅导之应用》一书中提到“图画书及童话在情感教育扮演的角色:它们是课室经验中情感教育媒介,是发展性辅导工作的最佳教材。”“亲子共读是另类亲子游戏治疗形式,都是间接促进儿童情绪稳定的策略。”“童书绘本不仅有童话、文学、图像或语言及艺术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许多童书绘本叙说了情绪、爱及生命的主题,拿来作课室经验中情感教育的素材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国内较多地把绘本用于亲子阅读和早期阅读的研究,用于心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较少,所以我们提出运用绘本培养幼儿健康心理这一课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挑选合适的优质绘本,并运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幼儿阅读,使之在阅读的同时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其健康快乐地与人相处,这显然具有非常强的研究价值。
幼儿心理健康培养目标:
1.情绪情感健康发展:情绪稳定、活泼快乐、富有同情心、有道德感
2.个性和谐发展:活泼开朗、独立自信、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
3意志:能按成人要求控制自己,有一定的坚持性和毅力
4.社会适应:喜欢自己生活的环境,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同伴友好相处,善于与人交往,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纠纷。
各年龄段心理健康目标:
1.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指标:不任性,不哭闹,愉快参加各项活动;能与同伴分享玩具、食品等;初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高高兴兴来园.
2.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指标:活泼开朗;能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能用商量、谦让等方式与同伴交往,分享群体合作中产生的欢乐和成果;
3.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指标:情绪安定,愉快活泼,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能关心别人,与同伴友好合作;有自信心、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