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潮声爱满盐官龙城春晓志愿者协会残健融合,共筑听障“有声”世界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龙城春晓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与协会妇联以“铭记历史,传递温暖”为使命,于2025年9月7日组织以龙城春晓无声艺术团听障成员为主、协会党支部党员志愿者代表、协会妇联执委代表及协会会员代表和游山玩水常州人户外俱乐部志愿者代表一起赴海宁盐官开展“听见潮声 
为确保活动无障碍,协会党支部与妇联提前培训志愿者掌握基础手语;因是观潮旺季,人流拥挤,天气炎热,协会为听障人士配备志愿者一对一服务,户外俱乐部的一位志愿者还捐赠了矿泉水和防暑降温应急药品,以保证让每个听障人士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的美好。
满载听障人士和志愿者的大巴驶向海宁盐官,车内回荡着激昂的“无声乐章”——通过手语学习、听障人士以手语演绎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志愿者表演《黄河大合唱》手势舞,让爱国情怀在指尖奔涌,让历史记忆在音乐中传承,让活动参与者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趟旅程,因手语而炽热;这段车程,因红色而庄严。协会党支部创新党建形式,践行初心使命,将主题教育搬上大巴车,以“移动课堂”扩大覆盖面,让党员志愿者在服务中锤炼党性,在创新中彰显担当。通过手语,听障人士以音乐方式参与红色教育,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重塑爱国情怀。





上午,来到海宁观潮胜地公园,人群翘首以待。中午,终于当第一缕潮水如银龙般掠过江面时,志愿者化身“声音传递者”,用手语或文字将“一线潮”的壮美转化为指尖的温度转达给听障人士,大家不约而同地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场景。这一刻,潮声跨越了听觉的界限,成为所有人共通的语言。




午后,盐官古镇的青砖黛瓦间,多了一群特别的“旅行者”。他们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下漫步于青石板的小路上,欣赏着具有特色的小桥、流水和长廊,在海宁州城遗址、御码头、盐官报社、城隍庙、金庸书院、陈阁老宅、盐官潮墙等景点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志愿者与听障人士结对同行,用文字、手势和笑容探索千年文化的脉络。




这趟旅程,不仅是一次观潮之行,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在手语的起落间,爱国情怀得以传承;在残健的共鸣中,和平信念更加坚定。协会将持续开展“无声”系列活动,让更多听障人士走出家门,“倾听”世界。


撰文:刘波 拍摄:尤理明 张剑 排版:青媒体 审核:吴立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