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人性的适配性是企业和谐健康科学发展的关键

关于以人为本的的问题,由于谈论太多了,没有什么新鲜的了。其实我们所理解的与真正的以人为本是有很大的偏差。难道以人为本就是不出安全事故,就是为了员工稳定?就是给员工多发些福利吗?不是这样的。对于企业来说,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是企业制度与人性的匹配。如果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分为三类的话:
一类: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有没有?有,但是是极少数;
二类:对别人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的人,有没有?有,但是也是极少数;
绝大部分人都是一般人:既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不是对什么都不负责的人,他们都会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都会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种人性从来没有改变过。我们过去的国有企业搞不好,就是制度与人性不匹配,我们的企业制度是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极少数人去匹配了----总是想通过把人培养成雷锋这种人,来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最终都是由于制度与大多数人性不适配,反人性,使得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这个世界很奇妙,万物相生相克、阳极阴生。天下为公,需天下为私的制度安排;若是为公的制度安排,一定会产生天下为私的结果!人定胜天和扭转乾坤的美好追求,过分地利用大公无私的精神,不一定会有预想的结果。拿约翰.洛克的话说: 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否则人类就进入了灾难之门。企业科学发展需要符合人性为私自然原理的企业制度,只有主观为私努力工作,创造出高价值,才有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条件,才能达到客观为公的最终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市场的决定作用,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把民营经济提高到和国有经济同等的法律地位,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我们认识到了制度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与大多数人的人性相匹配。
搞企业需要体制和机制的有机结合。股份制企业所有权是股东的,他们会时刻关心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内部:高管和骨干员工持有企业股份也能够解决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所产生的部分管理难题。合理的企业绩效薪酬分配制度和职位晋升系统设计,完全可以解决企业中的劳资利益博弈的关系,使员工“干企业的事就像干自己的事那么认真,花企业的钱就像花自己钱那么节约”,建立起不仅仅是利益共同体的劳资关系,而且是命运共同体的和谐的劳资关系。
所以说,制度与人性的适配性不仅仅是制度成功的关键,也是企业和谐健康科学发展的关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