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门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2月29日)

每个部门都要把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写出来,我想在总结部分要尽量梗概简单,不要长篇大论,一定要有数据支撑。侧重写一下部门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部分,一定要深挖一挖,不要像有的人以前写的那样,非常肤浅。我们就是要实打实的,到底哪个地方做的还不够,把它实打实的挖掘出来。总结中关于明年的工作思路,俞总也提出了要求,首先要做的是成本的控制,怎么把效率往上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在哪些地方有创新的点,要写上,也不要长篇大论,我想按照这样的要求做的话,我们的总结就好写了。
明年的重点工作还是要杜绝扯皮问题和推卸责任问题。我们现在还是有这样的现象,而且还比较严重的,互相之间像官僚一样,这个与我没关系,那个与我没关系,推来推去好像自己没什么事,都是别人的责任似的。一件事如果不是我说话或者各位副总发话,你就推,部门之间在推。明年我们一定是一追到底,一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就一追到底,不要我追到你时,你不好交代,我这个人追的时候肯定要找你谈话。遇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先接过来,不管是不是你的问题你先接过来,要有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的态度,把问题解决掉。明年领导要带头不推诿不扯皮,只有当头的不扯皮了,效率就会提高很多,俞总提出成本要降低10%的目标,我看这个目标是不成问题的,我想降低30%都还是容易的,效率提高了,成本自动就会降低很多,产品的竞争力就上去了。
公司的经营思路也要转变,我们要利用好这7年时间我们共同打造好的产品质量的优势,所积累的客户信誉的优势,扩大经营。我们以前只是求稳,来了订单,保质保量的做出去,没把握保证工期的,我们就不接了。我们在经营方面的思路必须要转变了,经营部开会时俞总也要求了,经营部门的人要充分的利用好我们在客户心目中积累的优势,把优势发挥出来。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找不到活了,我们还有很大的扩展余地,从扩大经营的角度,我们还有很大的一块余地可以做,因为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推销员。从经营的角度,我们不能丢掉任何一个询价,认真地对待客户的询价。如果没拿到订单时,要清楚我们为什么没拿到,是战略、战术问题还是价格问题,都要搞清楚、摸清楚。从经营部门的角度,我们不要担心活做不过来,你去担心这些生产应该管的事,我认为你就是生产厂长了,你担心各个部门无法保障问题了,你就是总经理了。做经营的一定要务实经营,接到订单交给其他部门,如果其他部门完成不了,也不是你的事,当然了,你可以提醒相关领导:什么事情已经影响到我们在客户心目的形象了,你就是尽职尽责了。做经营的就是要专注做业务,利用好优势,扩大经营,增加销售。
如何满足客户的要求,把接到手的订单完成好,一个就是要提高现有的资源要素利用率问题,包括场地、厂房、设备和人员及资金等等要素。场地、厂房有了,人力资源如何配置问题?另一个方面是都配齐了,如何提高效率问题,完全可以研究,如何组织安排,如何减少窝工,提高各已拥有要素的利用率,这块还是有很大潜力的。临港格林兰工厂还是要继续投入的,其它的地方,硬件方面改造改造,主要是提高使用效率问题。从生产计划管理角度来讲,现在我们的计划是个很笼统的东西,今天在计划办公室我跟炳松讲,明年你的计划还是像今年一样的做法,我认为你就不适宜再做下去了,我这个人容忍的时间是有限度的,不是说你以前的工作不努力,而是公司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有的人说,你看领导总是在变,不是领导在变,是市场环境在变,领导是紧跟着市场变,你觉得领导应该一个唾沫一个钉,不是这个概念,如果领导不跟着市场变,不紧跟环境变,这个企业就是在等死了,所以市场要变时领导要随着变,整个的情况都要发生变化,否则我们就跟不上发展,要把短板补上,不补上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未来的生命力。今天史厚省部长说的,我非常赞成,我们生产能力到底够不够,我们下料是够的,之所以不够是有很多因素的,设备是完全够的、场地也是够的,人员是不是配齐了,是不是可以随时从外面调一些人员帮我们下料,是不是我们哪个工段要什么东西,按计划的给出了部件单子了,如果是按计划提单子,下料问题就解决了,不是要求你一次性的把料都供到工位上,这样你就是神仙也做不到。要保证下道工序的人不窝工,能连续化生产,也就是没活时,你立马能先把他的料下了,我们再按部就班地下其他的料。当下道工序都可以连续生产时,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生产了,提高你自己的效率了,这才是管理。计划部门干什么呢,给你配的人所干的就是这件事情,除了大节点计划的编制,及时下发下去以后,立马与制作单位沟通要料计划,及时将要料计划汇总后,报给下料部门,下料部门就会自己解决下料有序生产问题,我们不要插手太多,问题就会解决,效率管理就是这样管理的。管生产不能像以前一样粗放式管理,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管理,公司永远上不了台阶,效率根本提不上来,把所有领导都搞起来的管理,搞得鸡飞狗跳的,根本不是什么好的管理。我说的这些,你们应该明白了什么是管理了吧?!说到底这些都是怎么按计划有序地搞好生产的问题。
什么是精益管理?通俗地讲,精益管理就是客户要一个你就及时地给它一个,要两个就给它两个,不要就不给,多了或少了都不是精益。精益最重要的首先是要知道你的客户是谁,如果连谁是自己的客户都不知道,怎么谈精益。客户都找不到,你以为你们的服务对象是我们领导吗!很多人找错地方了,你的下一道工序就是你的客户,按着客户的要求提供满意的服务你就精益了,按工序你排排自己在整个工序中处在什么位置。小史的客户是谁呀?下面好多的铆工工段就是你的客户,你把客户找准了,你服务的对象就找准了。比如你技术拆图的人员服务的客户是谁呀,一个要给底下的铆工提供清晰的图纸,把细化好了的图纸提供给制造者,给排版的人员提供准确的单件图和清单编号图表,排版的人要把下料工段当成你的客户,快速地提供排板图,让下料人员安心、放心地下料,就是您们最大的精益。以创造价值为核心打造流程,而不是以管理为核心打造流程,搞好全价值链的管理。我建议你们在总结中一定要找准你的客户是谁,首先要明确的客户到底是谁,你的相关的客户到底是谁,找准了客户才能找准你的精益创造的价值点,才能快捷的为他服务,千万不要把你的客户不当回事,否则最终会伤害的是你自己。我在中钢老厂的时候大门上写过一句话“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这是管理上的最重要的点。我97年到日本去学习时,提出了服务观念: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户,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检查。把正确的东西准确及时地送到客户指定的地方,这些都是精益生产问题。
如何满足即将要扩大了的经营上的需求问题,一个是要在我们自身的要素上要学会挖潜,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在现有要素上,要做出更多的产品,我们还要在别人做不好的产品上下功夫,在众多的产品中,把难度大的产品留在咱们公司来完成,把自己用在刀刃上,以确保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没有产能时我们要学会释放,怎么释放呢?一条途径就是释放给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工期的外协厂去完成,要有培养的眼光,要有大生产观念。在这方面,要发挥两个部门的力量,一个是外协委托的赵立达他们,这块俞总分管,另一个是张总分管的质检,你们要在质检的配置人员当中,把人员配到这个外协厂去,这个工作一定要进行,你们必须按着这个思路去转,集中外协后,就值得去配专门的检查人员了,让他去外协厂去上班,谈判时尽量把价格压低,把这个人的工资扣出来,这是增加我们产能的有效方式。还有一个方式也可以做的,我们有些不错的生产管理人员,如果觉的咱们公司头太多了,可以考虑这个事情,有本事的话,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快不行了、快倒闭了。你要是认为这个企业可以,我可以把你派过去,利用他们的资源,你能到这个企业里去做,我也可以给你供料,核算的方式可以灵活,如果咱公司有能耐的人,可以那样去做,管理者的工资、保险都可以保留,这是我给大家开的口子,给想当小老板的人开个口子。以后一段时间内,除了格林兰二期还要有投入之外,我们就不再投入厂房、设备了,我们要用这个方法解决我的产能不足的问题。我们企业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产能不足和产能过剩与经营有密切的关系,经营部门如果经营的好就会使我们现有产能不足,经营的不好就会使我们现有产能过剩,让企业产能不足应该作为我们经营部门的目标。只要我们按照以上的思路去做,我们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014年马上要过去了,可以说成果比较好,全年销售提高了20%,利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努力,三个厂做的产品质量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上了,在这里我要感谢大家的努力。

以下我说一下几点具体的事情,俞总提议,原来俞总是管理者代表,因为现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流程管理和信息化管理都是张总来负责,由于俞总事情比较多,那么管理者代表改由张总来担任,张总就代表公司的领导层,做整个公司的体系建设和流程梳理,张总在这方面经验比我丰富,相信一定能做好。上次开会时我讲了个概念,最高的管理境界是无管理,无管理是达到了无为状态了,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把事情做到了极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要追求无为的管理状态,只有在科学的流程设置下,实行在责任明确基础上的自主管理,最终才能消灭管理,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将来我们不用开会就能把需要协调的问题解决,遇到问题时,在出问题的最基层就能协调解决。我们与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必须通过强化流程管理,练好内功,逐步消灭无效的管理,一步一步地向无管理方向迈进。管理是手段,不是我们的目的,比如说:品质管理即使非常重要,也不能变成我们的目的,品质管理的目的是出好产品的,出好产品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要正确地认识,要以价值为核心打造流程,而不是以管理为核心打造流程,目的不同了,收获就不同了。要用全价值链的思维方式,改善我们的管理活动,打造科学合理的流程,流程要尽可能简化,不要自己给自己使绊子,流程如果搞复杂,企业也就自己把自己搞死了,流程越简单,操作越容易,越有效,效率越高,效果就越好。
我们企业模式调整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基本完成,现在我们要梳理内部管理软的东西,软的东西要跟硬的东西结合起来,比如信息化等等,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好的效果。
关于考核问题,今年做的考核主要是生产部门,明年将延伸到所有可以考核的部门,但有些部门是不可以考核的,只要可以考核的部门我们今年立马到位,都要进行考核,比如经营部门、质检部门、技术部门和采购部门等,都是考核的。成本部门必须把各部门搞到位了,我才让你们最后去实行。我们要突破观念的束缚,只要把思路打开,相信一定会找到有效的考核办法。
总之,一个实体企业必须能为客户和用户提供满足和超越他们要求的产品,同时还要具备准时地交付能力,有这两条,真正的客户才有可能给你机会。在此基础上,如果还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就会增加参与竞争获取交易成功的筹码,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经受得住市场恶性竞争的严峻考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