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畅:在错误的环境中坚持做正确的自我
(2013-05-21 15:30:52)
标签:
人格魅力领袖程度成绩商一律 |
分类: 转载 |
其实,即便是成功的企业,也会程度不同地存在错误的环境。而面对错误的环境,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会有不同的选择。滑头的人,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绕道而行,唯恐避之不及,恍若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玩中庸的人,总是热衷于“和稀泥”,尽可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直的人,则总是“坚守原则、坚守规则、坚守责任、坚守信念”,敢于在错误的环境中与错误的人和事斗争,力图消除这种错误的环境并消弭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董明珠是一个心里容不得错误的人,她看到了就要说,听到了就要查,发现了就要去纠正。“一名负责发货的员工是总经理的亲信,依仗着总经理的势力,把货发给了没付款的经销商,等到付了款的经销商要货时,却没货了”。为此,董明珠严肃处理了这名员工,她觉得“不动他,企业的正气和文化就根本没办法树立起来!”
“错误的环境”与“正确的自我”,显然是一对矛盾。董明珠在角逐中,之所以能够做到胜劵在握,是因为她的出发点是为企业为事业而非一己之私利。当董明珠做业务部部长时,她不信邪,作出“凡拖欠货款的经销商一律停止发货,补足款后,先交钱再提货”的规定。在总经理不高兴而质疑“我是总经理还是你是总经理”时,她针锋相对:“公司不是总经理一个人的,公司利益每一个人都要维护。”
董明珠之所以不畏首畏尾,是因为她完全出于公心。因此,当“她不畏权势,拿总经理的亲信开刀”,赢得的终究是员工的拥护;当她“花了一年时间就解决了公司的拖欠货款问题”时,赢得的终究是员工的尊重;当她“在短短两个月内,肃清了公司所有对外账号”,促进了公司发展时,赢得的终究是员工的信赖。“心底无私天地宽”,事实上,一个早已将自己的选择与企业的发展、将自己的追求与企业的前程捆绑在一起的人,又有什么不能说、不敢做的呢?事实上,董明珠最终为各任领导所包容,为广大职工所拥戴,恰恰也是源于这种人格魅力和处事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