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给我布置了项作业:要我在家校交流会上说一说平时在家中是如何辅导孩子的各项学习习惯养成、 可以给我四十分钟时间进行具体讲述,昨天下午家校交流会可以说各位都谈论得很热烈,原计划用时1小时、实际用时2.5小时,以下是我昨天在家校交流会上的基本讲稿,还有些需要展开的内容是当时即兴发挥的:
家 庭 对 孩 子 的 教 育 习 惯 培 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信奉‘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家长’由此我感觉孩子在家庭学习习惯培养中父母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独立性:
说白了就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在生活中用实际的例子说明知识无处不在、学习无年龄之分;当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后家长要适时地退出孩子的学习辅助位置,但一定要让其知道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是孩子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家长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尽最大的努力对其进行帮助,但这个帮助不是指:陪其做作业、代其收拾书包、甚至是削笔等,在已安全为第一的前提下、凡是孩子可以自己动手解决的事情都应该尽量让其自己动手完成。
引导孩子快乐的接受知识、建立孩子自主探寻知识的结果、帮助孩子树立坚强地自信心。
二、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树立孩子的学习目标:
其实就是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在哪里学习知识都是随时随手的,而且应该告诉孩子当其遇到了困难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教会孩子让其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或者说必须做哪些事情、比如:进门先洗手、换衣服、然后就要马上开始写作业,但这种是长期行为而不是暂时性的;当孩子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后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也就是告诉其在某一阶段学到什么程度才算能是熟练。
传授孩子学习技巧、监督孩子学习习惯、敦促孩子学习动力。
三、巩固孩子的学习框架、磨练孩子的学习品质:
做到了以上两点后家长就要考虑到孩子曾经学过的、现在正在学的及今后有可能会涉及学到的知识点,在孩子能够接受并理解的情况下将这些串起来讲给其听,这样做不但巩固了原有知识点、加深了现有知识点、更重要地是让孩子开扩了学习知识点,也就无形中增加了其学习兴趣,能够做到学习‘温故而知新’的良性循环。
建议孩子合理归化学习时间、不定时抽检孩子学习成果、适时给予孩子学习指导。
当面对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家长也要遵循最基本的守则:
一、孩子在学习中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所有的父母都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所以为人父母要本着‘不以已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当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低谷(如:成绩不好)、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如:出现过错或失误)做到不羞辱、不打骂,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进行批评、引导。
例: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请家长先看下原因是什么?是否是孩子经常重复性犯的问题?
假如错误是因为孩子不会做而出现的请不要因此而责怪孩子,反而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类似题型、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假如错误是因为孩子马虎、不认真等情况而造成的,对此问题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并要与孩子严肃、认真、平静地进行谈话如果孩子此种情况已经犯了多次可以对其实施‘静默’(即:在一定时间内家长与孩子之间不说话、不做眼神交流,但规定的时间到了家长就要首先给孩子一个让其感觉温暖的、有爱的动作,比如:抱抱、亲亲脸颊...让孩子感觉家长依旧爱他,然后再与孩子平静地沟通,告诉他家长为了什么生气?为什么要对其实施‘静默’?而且这样做家长心里也非常难受!最主要地是要教给孩子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地再次出现),如果家长可以拿自己的孩子(无论多小)都当成人来对待,请相信您的孩子他们会带给您惊喜!
二、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疲惫、厌倦时请家长仔细分析出现的原因:
假如是因为学习时间长造成的,那咱就稍适休息会儿、跟孩子一起放开了玩儿会儿;
假如是因为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难题而造成了学习进度迟缓,那么此时家长就应该主动、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性帮助,不是直接告诉其结果或是计算过程,而是与孩子一同对可能的各种计算过程进行演算,进行启发式帮助回答;
例:‘假’字不会写:可以让孩子自己检字典、然后再问他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可以组成哪些词?而这些词又可以造成什么样的句子?在生活中这个字都会在哪里出现?
或:某题不会做:可以让孩子先读三遍题(一遍粗读、一遍细读、一遍心读),在完全明白题意后划出题中的重点字、词及数字,此时家长再与孩子一起(以孩子为主)对可能的计算过程进行演算;
假如就是因为单纯地不想学而不学,那就不妨让孩子休息休息、家长与其谈谈心,看看孩子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不良情绪而导致其没有了学习热情;
总之,不要轻易对孩子下有结论性的定语;
三、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反复阶段、即:同一个问题或是错误,现阶段明白此种题型、知道错在哪儿了,但一段时间后可能还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对此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勤练、多见。孩子自己做的多了、见得多了,这样无论在任何场合也就不触了、说白了就是不怯场。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都有不同的成长空间,所以有些方法可能就我的孩子而言非常有效果、但并不见得一定就适合所有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个人观点认为:没有绝对的成功、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附文:从孩子的表现中看自己的教育方式 ——
网络摘抄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说心里话,是因为您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您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您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您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您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您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您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您的轻视和打击。
15、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为您不敢严厉管教,总是哀求孩子。
17、如果您的孩子撒谎、骗人,是因为您不够宽容,喜欢惩罚孩子。
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击他人,是因为您对他的讽刺和冷眼太多。
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为,是因为您常用暴力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20、如果您的孩子意志不坚强,惧怕困难,是因为您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