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数学下《位置-(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2011-03-06 19:57: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传道授业 |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难点:正确辨别“左、右” 的相对性。
教材分析: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戌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音体验空间方位。
2、依照儿音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六、教学建议: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是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七、教学安排:
1、上、下…………1课时
2、前、后…………1课时
3、左、右…………1课时
4、位置……………1课时
课题一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纸
教学过程:
一、
1、
2、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
1、
2、
(1)
(2)
(3)
3、
指名口答订正。
三、活动
1、
(1)
(2)
2、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课题二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做一做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三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第2页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咱们玩“老鹰捉小鸡”好不好?(师做母鸡,一生做老鹰,其他生做小鸡)
二、学习新知:
1、
2、
生1:是xxx。
生2:是班里的很多小朋友。
……
我在谁的前面?我前面是谁?我后面的3位小朋友是谁?
3、
4、
(1)
(2)
(3)
三、练习:做一做第2题。
1、
2、
3、
四、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