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锂电池上游、中游、下游分别进行分析。
(2015-11-29 16:01:32)
标签:
财经股票 |
下面对锂电池上游、中游、下游分别进行分析。
1、锂电池上游:
锂电池上游为原材料资源的开采、加工,主要有锂资源、钴资源和石墨。
电动汽车中,锂电成本占比最大,接近一半,而锂电成本中,又以正极材料的价值量占比最大。
天齐锂业(002466):中国最大的电池级碳酸锂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
赣锋锂业(002460):国内锂系列产品品种最齐全、产品加工链最长、工艺技术最全面的生产商;
盐湖股份(000792):公司所在的察尔汗盐湖总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内陆综合性盐湖,整个盐湖的开采价值超过12万亿。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各种盐的总储量达600多亿吨,其中氯化镁储量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24.6万吨,均占全国首位,氯化钠储量462.2亿吨,可供全世界人口食用两千年。
西藏矿业(000762):锂资源龙头 扎布耶盐湖蕴藏的锂,钾,铯等矿产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超百万吨级盐湖之一(控股50.72%股权子公司扎布耶锂业拥有20年开采权)。就矿床的矿石品位而言,锂,铯居世界盐湖第二位,钾位居全国盐湖之首,据地勘工作结果显示,扎布耶盐湖碳酸锂含量初步探明130万吨左右,钾3590万吨。
金瑞科技(600390):子公司长远锂科专业生产钴酸锂,是特斯拉电池原料直接供应商。
2、锂电池中游:
(1)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及负极材料主要上市企业:
中信国安(000839):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
杉杉股份(600884):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1200吨、电解液产销量国内第二、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5000吨、钴酸锂年产能4000吨、锰酸锂500吨;
当升科技(300073):公司生产钴酸锂、多元材料、锰酸锂以及其他锂电正极材料,产销规模国内第一。
格林美(002340):电池材料(四氧化三钴、三元材料等)占其收入的30%左右。
隔膜、电解液上市公司:
沧州明珠(002108):锂电池隔膜总产能将达到3000万平米/年。
佛塑科技(000973):锂电隔膜湿法龙头,产能将超过1亿平方米/年。
大东南:生产耐高温超薄电容膜、锂电池隔膜和太阳能电池背膜。
江苏国泰(002091):锂电池电解液产能国内第一。
新宙邦(300037):锂电池电解液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前三。
天赐材料(002709):天赐材料拥有电解液和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一体化生产优势以及技术服务优势,在逐步兴起的三元电解液方面也表现出色。
多氟多(002407):六氟磷酸锂处于龙头地位。
锂电池下游:
(1)锂电池:比亚迪(002594)、德赛电池(000049)、TCL集团(000100)、凯恩股份(002012)、南都电源(300068)
(2)电机:宁波韵升(600366)、信质电机(002664)、大洋电机(002249)、江特电机(002176)。
(3)电控:德赛电池(000049)、欣旺达(300207)、动力源(600405)、汇川技术(300124)。
(4)电容器:江海股份(002484)、法拉电子(600563)、南洋科技(002389)。
(5)整车:中通客车(000957)、比亚迪(002594)、江淮汽车(600418)、宇通客车(600066)和福田汽车(600166)、金龙汽车
(6)汽车配件:均胜电子(600699)、万向钱潮(000559)、富奥股份(000030)
我们通过下游的这些公司可以看出,并没有出现很牛的股票,这是由于下游竞争激烈造成的,当然,下游还有一个比较牛的细分部分:
(7)充电站:特锐德、万马股份、国电南瑞(600406)、许继电器、奥特迅、动力源、上海普天(600680)。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
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未来两年锂电池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具备高增长属性。
2、但由于该行业整体壁垒不高,竞争较为激烈,加上新增产能快速释放,2017年后将出现饱和甚至产能过剩。
3、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考虑到原材料涨价,以及从行业壁垒、垄断地位、竞争格局等分析,投资价值排序:上游优于中游,中游优于下游。
4、由于整个产业链较为复杂,上市公司较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仔细甄别,回避技术落后、附加值低、发展前景差、估值偏高的企业。
5、下游唯一值得投资的细分部分是充电桩。
6、上游、中游的个别优质企业近期涨幅过大,存在一定风险,建议以观察为主,耐心等待入场时机。
(以上个别数据引自慧博资讯、新材料在线、中国电池网、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