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能否焕发女性第二春?
(2011-09-08 17:20: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男人女人 |
平衡的雌激素水平能使女性的皮肤光彩熠熠、眼睛似水柔情、胸部丰满。人们常说,“激素治疗是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40岁以后必须用激素治疗、激素能延缓卵巢衰老、推延绝经”等。然而,雌激素真的是灵药吗?在如今谈激素色变的时候,该如何正确使用雌激素呢?在以下激烈的辩论赛中,你或许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雌激素能否焕发女性第二春?
本刊记者
从古至今,是否有能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是女性们最关心的问题,而雌激素一直以来被誉为是女性第二春的促进剂,但这个结论是否靠谱?这不,对面已经有人就此事辩论开了。
主席:大家好,我是此次辩论赛的主席!众所周知,由于进入更年期的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比如失眠、易怒,性欲下降等等。尽管更年期的话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可是更年期女性该不该服用雌激素的问题一直模糊不清。为此,我们特地举办主题为“雌激素是否为女性第二春促进剂?”辩论赛,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这一健康问题。
今天我们邀请了江苏省中医院妇科的副主任李大可医生,为我们本次医学辩论赛担任特别嘉宾,并为我们的问题进行权威的点评。
比赛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占用大家一点时间,介绍一下更年期女性的生理特点。妇女进入更年期(围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丧失,雌激素水平出现波动并逐渐下降,容易引起身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进而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其具体表现为:约80%的病人在绝经期前后有潮热、出汗症状;有的患者出现心前区闷压感或整个胸部不适,类似心绞痛发作,称为假性心绞痛;还有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忧郁、焦虑、恐惧、失眠、头痛、乏力、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些还可出现月经紊乱、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症状和老年性阴道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老年痴呆等。
在治疗方法上,服用雌激素被认为是一种不错的手段。然而,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不适当地使用雌激素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
介绍了这么多关于此次辩论赛的相关内容后,接下来请正、反双方陈述自己的观点。
正方观点:
雌激素治疗是生活促进剂
我方的观点:更年期女性应该使用雌激素,因为雌激素对于更年期女性有积极作用。
我们不妨听听来自山东的陈小姐的经历:我妈妈一年前就绝经了,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经常疼得睡不着觉,走路弯腰驼背,磨磨蹭蹭,看着就很遭罪。后来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我妈妈是更年期雌激素水平减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状。医生给她使用了雌激素治疗之后,妈妈的睡眠质量提高了,腰腿疼痛也在逐渐好转,都能报名参加老年俱乐部的舞蹈了。我认为雌激素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效果十分显著。
所以我方认为,雌激素参与体内各种代谢,如脂肪、糖、蛋白、骨代谢等。因此在更年期补充一定量的雌激素可以调整绝经过渡期已紊乱的月经周期,缓解和消除围绝经期症状,延缓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同时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临床调节作用,还能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这是目前公认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雌激素在提高妇女生活质量,保持身体、精神和生理状态良好,改善记忆力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经常使用雌激素呢?
反方:
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我方的观点是:更年期妇女不要使用雌激素。
我方也有例证:48岁的何女士一年前在一次妇科检查中发现子宫里有一个不到2cm的肌瘤,医生告诉她没有不适症状的话不必太介意。然而不久前她再次体检,拿到结果立刻傻了眼:原以为可以友好相处的子宫肌瘤竟然长大到将近10cm,一年内足足增大了5倍!
感到诧异的医生经询问得知,何女士近来频受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扰,脾气大,心情焦虑,动不动就对老公和儿子发火。为了帮她缓解压力,老公听从别人建议,体贴地为何女士买来了多种保健品,据说都可以推迟绝经期,延缓衰老。
难不成是这些保健品惹的祸?医生肯定地对说,这些保健品里大多含有雌激素或类雌激素物质,可以刺激子宫肌瘤的增生!
据医生介绍,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与遗传、雌激素过量等因素有关,通常在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另外,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可增加乳腺癌细胞的迁徙;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暴露于没有孕激素保护的雌激素刺激下可诱发子宫内膜癌。因此盲目长期地应用雌激素可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
由于现在很多患者经常不按医嘱吃药,所以雌激素的使用应该得到限制,避免出现不可控制的后果。
主席:谢谢大家,经过几位辩手的精彩辩论后,我们对“更年期女性该不该使用雌激素”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请我们的特别嘉宾李大可医生为我们作评议。
更年期女性如何正确使用雌激素
李大可:雌激素替代疗法是一种有防病意义的重要医疗措施,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其有效性是肯定的,但有些女性为了延缓衰老盲目或大量使用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
从总体角度权衡,多数学者认为临床上在绝经过渡期和绝经早期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的妇女应用雌激素利大于弊。更年期女性若要使用雌激素,首先必须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妇产科医师在熟练掌握妇科内分泌知识和透彻了解性激素药物的作用特点的基础上, 把握雌激素适应证、禁忌证,权衡利弊后剂量、个体化合理应用, 与其他健康措施联合应用, 适时、及时应用和调整治疗方案, 不要滥用, 也不必怕用。
另外,雌激素的使用必须遵守以下几项原则:一、在缓解围绝经期症状上的积极作用是毫无疑问和不可替代的;二、必需有明确的适应证;三、最低有效剂量;四、个体化;五、定期随访。
若更年期女性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如血管舒缩运动功能不稳定,泌尿生殖道萎缩,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手术等原因引起卵巢功能过早衰竭者(多指40岁之前绝经);已出现骨质疏松或具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适量地使用雌激素。对于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如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可单用雌激素;对于有完整子宫,可联合使用雌孕激素,以对抗增殖的子宫内膜,减少内膜病变。对于绝经过渡期中有一定雌激素水平需调整月经周期时,可单独使用孕激素;但对于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病史,不明原因阴道出血,严重肝肾疾病,血卟啉症,脑膜瘤,急性动脉血栓栓塞,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病的患者是应避免使用雌激素的。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单独使用雌激素会增加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而孕酮和雌激素配合使用,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会降低到不使用激素妇女的水平。在激素治疗原则上尽量选择分子结构及代谢与天然雌激素相同或相似的雌激素,即尽量选用天然雌激素。
雌激素临床多以口服为主,有利于改善血脂和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但药物浓度波动较大,一些合成的药物有可能增加肝脏负担;还可以选择经皮、皮埋、皮贴、涂抹胶等,这些均可避免肝脏受过代谢及减少胆道工作负担,但对皮肤可能有局部刺激反应;也可以采用阴道内置药,对于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尤其实用,泌尿生殖道局部症状改善明显,但局部吸收不稳定,长期应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
李大可告诫读者:
对更年期女性的几点建议
第一,雌激素替代疗法只是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综合措施之一,其他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减少应激、补充钙剂等措施亦不可忽视。如可合理膳食,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忌油腻、高糖等食物;饥饱适当,三餐合理。同时保证每天有适量的体力活动, 保持适当体重。
第二,对于雌激素促进敏感肿瘤的发展、损害认知功能、影响生殖功能等负面作用也存在很大争议。更年期女性亦可选择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存在于大部分植物、水果和蔬菜中,多作为保健品食用,如大豆异黄酮、月见草油、黑升麻等。故平时可适量食用这些食品。植物性雌激素根据体内雌激素水平不同,对雌激素有双向调节作用。另外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还有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具有降低血压, 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预防绝经后的各种症状;可有效地增强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能力、保持体内水分, 起到减肥、美容、预防疾病的作用。研究发现,大豆产品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的风险。含大豆异黄酮的食品主要有妇女保健、心血管疾病保健、降血脂、改善骨质疏松症、增强免疫功能和预防癌症6大功效。然而, 现有研究证据尚不能证明异黄酮可作为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治疗的替代品。
第三,心理失衡对更年期女性的生活存在极大的影响,所以更年期女性要正确对待绝经。把绝经视为新生活的起点,调整生活,退休后可根据个人爱好,琴棋书画,栽花养鸟;陶冶情操,乐观开朗;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体育锻炼及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并经常与丈夫缅怀昔日的温馨、甜蜜,保持适度性生活,就能保持心理青春,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进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