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0——17周)
(2016-01-06 15:45:11)分类: 音乐教案 |
第7课 不同色调的音乐
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第10周)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时唤起儿时的梦想,同时激发珍惜现实、热爱生活、展望美好的明天的情绪。
2、初步了解歌曲的常用体裁。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常用体裁
2、二声部乐曲的听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作品《梦幻曲》(轻音乐),并问:童年时候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学生交流(音乐循环播放)
(三)出示曲名,并简单介绍此曲
说明:
(2) 优美、柔和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儿时的梦境,以此感染学生,启发学生。
二、乐曲听赏
(一)介绍歌曲的常用体裁
1、创作背景介绍(这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人举办的2006迎新春节目中也唱到了这首歌,可见这是一首多么经典的老歌)
2、听赏并说出此歌属于哪一类体裁风格,及为歌曲标上速度记号。
3、教师弹奏,学生跟唱。
(三)听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1、创作背景介绍
2、听赏并说说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及为歌曲标上速度记号。
3、用律动或走华尔兹的舞步来感受歌曲的情绪
4、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相比较,说说速度与情绪间的内在联系。(两首歌曲循环播放)
1.说明:
学唱《妈妈之歌》(第11周)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
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新课学习:
1、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生:自由回答)
2、放录音,注意区分:
3、引 入四分休止符
(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板书“0”简单介绍: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练习:
1)念与拍:
0 ХХ∣0
ХХ‖
2)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3)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
结论: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4)学生轻声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
谈话: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
5、教师范唱
6、分段练唱再连起来唱(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表演《妈妈的心》)
三)、欣赏《妈妈之歌》
1、导入:(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
4、学生跟录音轻轻哼唱自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母亲的深情。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8课 多彩的乡音(五)
学唱《青春舞曲》(第12周)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 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2、 难点:本首歌曲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具准备:
1、音响设备
3、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或其它伴奏乐器)、新疆特色乐器(手鼓、串铃、沙锤等)各种打击乐器或学生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就是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提问: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旋律——优美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二、学唱歌曲:
1、放音乐,跟着音乐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觉,找出主要的节奏型
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咬字吐字”。
3、教师范唱(师边弹边唱,学生总结:歌曲情绪欢快、跳跃、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
4、教师教唱歌曲旋律及歌词
5、再次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与欢乐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三、训练与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节奏练习
拓展延伸
1、 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概况及主要作品
2、学生一边唱歌一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青春舞曲》伴奏,请会跳新疆舞的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带领一块完成表演。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新疆有了一些了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9课 环球音乐探宝(四)——欧洲名曲集锦
(第13周)
教学内容:歌曲教唱课《雪绒花》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知识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雪绒花》,感受抒情性三拍子歌曲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问:我想请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见到过什么花呢?
生答:玫瑰花,月季花,百合花,茉莉花,牡丹花、水仙花……(恩,不错,大家知道的还真多)
师问:那么大家有听说过雪绒花吗?(板书标题:雪绒花)
生答:知道(请人说说雪绒花)(补充)
或生答:不知道,(不知道不要紧,老师今天将会给你们介绍一下雪绒花)
二、新课教学
雪绒花是奥地利国花。(板书:奥地利国花)。雪绒花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由于它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因而极为稀少。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
说到雪绒花,我们今天所学的歌曲呢也叫《雪绒花》。是出自影片《音乐之声》中的插曲。(板书:音乐之声)
问:我们班有同学看过《音乐之声》吗?
请同学简介《音乐之声》的剧情。(鼓励并给予补充)
《雪绒花》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就是最后一句。“祝我祖国万年长”表达了歌唱者的爱国之情。(以上5分钟)
师:听了音乐之声的故事内容,那么我们便结合故事情境来一起欣赏一下《雪绒花》这首优美的歌曲,听的同时大家可以去体会和想象一下音乐的优美意境(音乐起)(2分钟)
听完音乐,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大家将歌词大声朗读一下。(学生朗读,鼓励)
还有哪位同学愿意朗读一次英文歌词吗?(学生答,鼓励)
现在请大家一起跟着老师读一遍英文歌词,(领读)(以上3分钟)
我们学的这首《雪绒花》它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三拍子我们通常会用三角形来画节拍,就像华尔兹音乐(嘣叉叉),
我们先来看几个节奏,XXX 、 X-X、X-- 、X 0X X这几个节奏用三拍子的三角形怎么打。
(请同学打,并鼓励。强调最后一个节奏。)
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边用手打着拍子一边再读一次英文歌词。(很好,大家都做的很不错)(以上7分钟)
大家现在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唱了吧,那好,老师把音乐播放一遍,大家跟着音乐来哼唱一下,会唱的同学可以把声音放出来唱。(音乐起)
跟着音乐唱了一遍大家应该更熟悉了吧,注意看书本上每行谱子上都有个“v”的符号,这是换气记号,表示歌唱时在这换气。
还有这首歌曲是比较深情婉转的曲子,唱的时候声音要柔和一点,让我们有感情的再唱一遍。
分2组分别演唱,以更巩固对歌曲的熟练。
课堂小结:
第11课 咏唱古诗词
歌曲《春晓》(第14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第13课 冬日的遐想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第15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表现儿童明朗、乐观的性格,展示纯洁、美好的心灵。
2、认识降记号,并进行听辨及练唱。
3、指导学生针对歌曲特点,进行有个性的音乐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并进行独特
教学难点:歌曲的强弱对比
教学教法:指导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谈感受。
2、新歌教学
①学习旋律
A、教师带唱歌谱
师:同学们,在演唱这首歌之前首先我们一起来唱唱歌谱.
B、用“la”轻唱。
师:接下来,我们用“la”轻轻的演唱.
C、指导演唱。
②学习歌词,有感情地齐读歌词。想一想
A、这首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B、冬爷爷的叮嘱和礼物是什么呢?
生:祝天下的小朋友..........
导言: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希望你们不仅要唱好歌曲,同时,也要做一个心地纯洁善良、身体健壮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C、填词齐唱
有表情的演唱
③歌曲处理,教师置疑,小组讨论。
A、“银色的马车……冬爷爷的叮嘱”该怎样演唱?
轻声地演唱
B、过渡句“送给你,送给我,送给他”声音如何处理?
渐强
C、“祝天下的小朋友……心灵永远洁白无暇”该怎样演唱?
D、结束句该如何处理?
从弱渐强,休止符时停顿,结束音越来越弱.
3、音乐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导言:同学们,我想在我们教室里塑造一幅鲜活的雪景图,老师给你提供三种方式:
A、歌唱
B、表演
C、打击乐伴奏
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尽情地表现音乐。
①小组合作创编阶段,老师巡视指导。
②才艺展示阶段。
4、总结性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快乐吗?让我们一起唱着好听的歌曲,在寒冷的冬天愉快的学习,生活.
歌曲《踏雪寻梅》(第16周)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1、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
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欢快 高兴 活泼的情绪)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1)欣赏PPT视频歌曲(踏雪寻梅)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你们的心情如何?
师:在欢快的歌声中,踏着皑皑的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完歌曲歌中的哪些字或者词有哪些不理解的?
2、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这首歌表达怎样的情绪?
运用什么演唱形式?
(2)学唱歌曲
(三)处理歌曲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
(四个“响叮当”)
学唱四个“响叮当”
师:歌曲中四个“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记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跳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要怎么处理?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师指挥,生练习一遍。。
1.师示范演唱
2.请同学们用‘LA ’跟随琴唱一遍(注意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
3.请同学们试着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 (断音记号 )
4.完整的唱一唱
师:歌曲和节拍、旋律有关系以外还和演唱时的强弱力度处理有很重要的关系。
5、出示力度标记的课件(力度小游戏)
(三)、实践与创造:
男生用第二声部的“叮当叮当”为女生伴奏。
要求由慢到快
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 欣赏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视频
(五)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第14课 十二生肖篇(第17周)
教学内容:
一、唱:《十二生肖歌》
二、听:《母鸡与公鸡》
三、采集与分享、歌表演
教学目标:
一、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二、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三、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0
×
教学用具:
钢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
二、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一)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
唱歌跳舞乐一乐。
(二)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三)边读边表演。
三、教唱新歌:
师: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
(一)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二)请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四)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五)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
加上“哎”字读一读
鸡唱天下 白(哎)
请把顺序 排啊,
(六)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七)听歌曲录音,边听边轻声哼唱。
(八)教师弹奏旋律,同学们哼唱旋律。
(九)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十)完整地演唱歌曲。
(十一)歌曲处理:
1、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十四)唱一唱、演一演。(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四、欣赏(《母鸡与公鸡》)
(一)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听听,演演。
(二)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三)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同学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四)师小结
这首曲子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趣。
五、采集与分享:
1、选择一段大家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
2、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
六、唱唱、跳跳,出音乐教室。
18——20周期末复习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