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平行四边形?
(2011-06-28 20:00: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研活动 |
网上提问: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不一定是长方形()
提问者的困惑:暂且不说是正方形,展开是平行四边形行不行?那这题算对还是错?
黄冈老师的回答: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答案是正确的。
2、我想有以下几点必须说明:
只是我认为有争议了就必须说个明白.因为有一位同事谈起这个话题时,他说就怕学生不能理解平行四边形,我说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学生能理解。我说小学阶段我们的教学不一定要用很规范的术语地表述和验证,因为要证明斜着切后是平行四边形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但是学生需要的是直观,他们确实能看出展开后的这几种形状。所以“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不一定是长方形”是正确的。
版主同志,你说对吗?
版主的回答:我认为圆柱侧面不管如何剪开,都叫做侧面展开图。所以这题目是对的。
另一位老师的回答:先搞清楚什么是展开图,胡乱切一刀也叫展开图吗?
我也感到说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讲法,没有把“展”字说清,没有把“展”的过程讲清楚,黄冈老师讲的“不同的展开方法”对学生是个误导。
斜剪(按螺旋线剪开)铺平得到平行四边形,是不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呢?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一些瓶子的说明标识是用平行四边形的不干胶标贴粘上去的。还有常见的地球仪的球面,也有用一条一条的薄膜贴上去的。这些图是不是它们的侧面的展开图呢,这要看三个名词:曲面、展开、展开图。
曲面可分为很多种。常见的可用简单的代数式表示的曲面称为代数曲面。由一族连续变动的直线所产生的曲面叫直纹面。可以在没有被拉伸的情况下自由展开的曲面称为可展曲面。球面不是可展曲面,每一条贴上去时有小的拉压变形,不是数学上所说的自由展开。圆柱面是可展曲面,能找到切平面和母线。母线在切平面上连续变动,也就是自由展开的距离达到底面周长时,完成了展开。
现在的问题是:母线在切平面上沿相反的两个方向连续变动,从某点开始,母线的长度也在变动,形成的平行四形叫不叫展开图呢?
从上面的表述看,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不是数学上的展开图。“可以在没有被拉伸的情况下自由展开”,这里母线有被剪断的,当然说不上自由了。在展开图上看不到母线被弯曲、剪断的情况。
还有的老师经常写到“圆柱体有无数条高”,“沿圆柱体的一个高剪开”,叫人听着有点别扭。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只有一个,圆柱的高也只有一个。母线长度和高相等,母线有无数条。说成有无数条高,对以后学习会有不利的影响。“小学阶段我们的教学不一定要用很规范的术语地表述和验证”,但也不要制造不规范的术语。
另在网上又见到类似的帖子:
[求助]圆柱的侧面斜着剪开可以称之为侧面展开图嘛
在几本教辅上都看到这么一题: |
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时,要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首先让学生摸一摸圆柱形实物,看一看圆柱侧面在哪里,想像一下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接着剪开侧面,再展开,看有什么发现。让学生通过操作看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可能有的学生剪出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剪的,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思考“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出: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最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样学生通过在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逐步建立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
教参中说的“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什么意思,这个平行四边形是展开图吗?。圆柱侧面展开,圆柱在平面上做存滚动一周,所有的母线都和平面接触过了。把所有母线合起来,形成的图形,是圆柱体侧面的展开图。为什么只见“剪剪剪”,而不见“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