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调查我们身边的水资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的方法了解自己居住地附近水资源的状况;
2.萌发关心周围事物的积极态度和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通过“家长园地”让家长了解调查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并请家长积极配合。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导入活动。
教师:你家附近有河吗?是一条什么样的河?
2.提出调查内容,讨论调查方法。
(1)调查内容。教师:我们要进行一次有关“河”的调查活动,大家想一想,调查什么内容呢?(幼:河里有没有鱼;河水的颜色是怎样的,有没有气味;有没有船开过;周围有没有工厂……)
(2)讨论调查方法。教师:这些内容调查以后用什么方法记录呢?
(3)师幼共同设计调查表。(附后)
3.实地调查。
(l)在家长协助下,调查并记录调查表。
(2)调查过程中用矿泉水瓶采集水样,带回幼儿园。
附:调查表
家庭所在地
附近河流名称、数量
河流流向
周围环境
工厂(
)居民区( )其他( )
河流中的船只
有(
)无( ) 船只数量:多(
)少( )
河流中的生物
有( )
有哪些( ) 无(
)
水质情况(用语言描述)
颜色:
气味:
漂浮物:
水质采集:用500耐矿泉水瓶来装并贴上标签。
庭饮用水来源
自来水来源
活动二 小博士论坛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流利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2.初步懂得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懂得人人都应该为保护水资源做出努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师幼共同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
1.观点大展示。
(l)教师: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那么地球上的水会用完吗?
(幼儿争论:用得完的;用不完的……)
(2)教师出示红、绿两块不同颜色的牌子。
教师:地球上的水究竟会不会用完?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就按自己的观点分成小组,一起来说说各自的理由,看看哪一种观点最有道理。
教师:认为水用得完的孩子坐到红牌的周围;认为水用不完的孩子坐到绿牌的周围。
(3)幼儿按各自不同的观点自然分成了两队(幼儿自由分组后,绿队人数略多于红队)。
(4)商定辩论活动规则:两队幼儿轮流发表观点。
2.辩论:地球上的水用得完吗?
(l)幼儿自由辩论:
红队:水是用得完的,因为地球上淡水少、海水多,河、湖的水用完就没有了。
绿队:水是用不完的,只要天下雨,河里、湖里又有水了,是用不完的。
红队:可是,很多地方的河都没水了,要是不下雨,黄河也会没水。
绿队:可是后来还是下雨了,黄河又有水了。太阳一直在蒸发水蒸气,这样就会下雨,河里就又有水了。
红队:有的沙漠已经没水了,沙漠现在越来越大,不就没水了。
(在这辩论的过程中,陆续有孩子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观点,自动坐到了对方队伍中。此时,有一名幼儿站到了两队的中间。)
教师:苗苗,你为什么一个人站在中间?
苗苗:我觉得水又用得完又用不完,所以我站在两队中间。
(她的话刚说完,又有幼儿也表示赞同。)
教师:那你们几个就组成黄队参加辫论吧。
(2)继续辩论:
绿队:虽然地球上许多脏水不能用了,但科学技术在进步,听说已经有科学家发明了把海水变成淡水的办法,这样水不就用不完了?
黄队:水既用得完,又用不完,因为地球上的水就是一个圈(水循环)。如果圈破了,水就用得完,如果圈不破,水就用不完,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圈。
(此时,大多数幼儿都赞同黄队的观点,讨论继续往下深入。)
3.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教师:那么多的人都同意黄队的观点,那我们怎么来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呢?
(2)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各抒己见。
(不浪费,洗手时水开小一点;不往河里扔垃圾,不弄脏水;多种点树,不让沙漠变大。)
教师对幼儿的观点、想法,给予赞许、肯定或引导,并鼓励幼儿保护水资源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评】考试中如果没有要求一定要写一次活动的,可以写成两次或三次的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