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8:《城市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笔记 |
〔美〕埃蒙德·N·培根:《城市设计》,黄富丽朱琪
http://s1/small/0020k4RIzy6KvFJy8XCf0&690
http://s1/mw690/6d7f2c32gdbde2d1fb810&690
http://s7/bmiddle/6d7f2c32gdbde422d1086&690
http://s1/mw690/6d7f2c32gdbdea8c47d30&690
http://s6/mw690/6d7f2c32g7c630ff79f95&690
http://s7/mw690/6d7f2c32gdbdece608996&690
http://s6/mw690/6d7f2c32gdbdeec6fc635&690
http://s6/mw690/6d7f2c32gdbdf72762635&690
http://s12/mw690/6d7f2c32gdbdf7872b77b&690
http://s2/mw690/6d7f2c32gdbdf9be11941&690
- P15:“建筑设计的基本成分由体量和空间两项要素组成。设计的实质就是两者的相互关系。在我们的文化(——当代的设计文化)中,占优势的成见是偏重体量,这种成见致使许多设计者都是‘空间盲’。”
-
- P18:“用结构的办法,如用墙来限定空间的范围是一回事;但将空间与在空间中活动相关的、并触动人们感觉和情绪的某种精神融合在一起,则是另一回事;建筑包含在这两方面中。”——建筑并不仅仅是用墙围合的功能空间那么简单,也不是你设计在其中发生什么故事,就会发生什么故事。
-
- P19:“建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使生活更加富有戏剧性。……,生活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流,每个动作或每个瞬间总是由前一个感受所引导,并将成为即将来临的感受的序幕。……,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可以单独考虑,一定要与前后部分相联系。”
-
- P20:“建筑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当人们在其中运动时,产生的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感触和印象,在每一个瞬间,从每个视点产生的印象,必须不仅是连续的,而且是和谐的。突出自己,强加于人,从这样的设计中得到的是顿挫之感,这种现象在当代建筑作品中屡见不鲜,这是建筑师的失败。”——如果米开朗琪罗和老桑迦洛选择突出自己,就不会有罗马的卡比多广场和佛罗伦萨的至圣圣母玛利亚广场诞生,他们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他们不去刻意突出自己的价值,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们是无价的。
-
- P23:“这就是人们应该去亲身体验的建筑,而不仅仅是看看而已。它吸引我们深入,亲历其境,分享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感受。”——这就是历史上那些伟大城市和伟大建筑的伟大之处。
-
- P29:“设计者是否从一个超凡出世的智者高不可攀的鸟瞰视点来想象他的设计?是否把他自身置身于这座建筑之中,从使用效果上去构想他的建筑?”——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观。比较一下密斯设计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校园和剑桥大学校园,哪种更有活力呢?
http://s7/mw690/6d7f2c32g7c6365728bb6&690
- P231:“勒·柯布西耶(所领导的)现代建筑革命最具有决定性的结果之一,建筑与地面截然断开。建筑的实体被悬空于地面上空,建筑与土地的设计各自独立。(——所谓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之分大约由此开始吧)(这)对建筑师职业的影响却是一场灾难。设计者不再服从土地设计的严格章法。正由于从此建筑设计和土地设计可以分开处理,于是结果就是许多建筑师专心致力于建筑设计,完全不顾建筑的环境;不假思索地任意确定建筑的位置,无视总的设计原则。由于勒·柯布西耶的伟大的设计思想,由于将建筑与土地切开的伟大的手术,我们取得了设计的新自由,然而为了它我们已付出高昂的代价,整个环境受到了损害。”——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反思远没有过时,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观仍然是今天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
- P253:“面对发展演变的城市区域的复杂情况,我们必须直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纪律才能产生统一性。有一句拉丁格言,意思是:‘本质之中统一;非本质中自由;两者之中兼容。’这个格言给予我们启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本质从非本质中分离出来。……(如果能够)理解这种分野,建筑师将从不必要的控制之中获得自由,城市设计师将产生伟大的城市设计作品。”
http://s11/mw690/6d7f2c32gdbe2bd05d30a&690
- P306:“如果一个建筑师主要探究形式,他的成果在未来岁月中被修改或全盘否定的机会是比较大的;如果这个建筑师探究运动系统,而这些系统在构想时联系到更大的系统,那他的成果流传下去的机会,以及实际上历经岁月而得到加强和扩展的机会的确是很大的,即使沿着这个系统的建筑被拆除重建都没有关系。”——就像培根说的,尽管春去秋来,叶落叶又生,只要大树枝干犹存,大树就还是大树。是枝干决定大树,而不是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