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地区木梁廊桥
建瓯市吉阳镇玉溪村步月桥,建于明代1520年,历代多有修葺。该桥全长127米,是福建省内现存最长的木廊桥。一共设有三跨,其中北段一跨跨度最大,但现已淤积,不再过水,南段两跨现为河道,中央为观音殿。1999年,该桥在遭受洪水破坏之后再次翻修,桥体内部嵌入钢桁架,外观依旧。

往日情怀(新浪博客)
建瓯市迪口镇黄村值庆桥,桥的大梁下有墨书:“大明弘治叁年岁次庚戍月建”字样,即明代1490年,是现存有确切纪年的最古老的木廊桥。
建瓯博物馆
建瓯市南雅镇集瑞村集瑞桥,重建于清代1853年,一墩两孔,桥长27米。在桥的一侧,可能是近代加建了一座主要用于通行的附桥,采用的是外来的帝柱式桁架结构,中西结合,新老相济,别具一格。这种桁架结构与电影《廊桥遗梦》中的相似,从结构受力角度来说,比我们用的梁式结构更为合理,但这种外露的交错斜线造型不太容易被中庸国所认同。
金凯(色影无忌)
建瓯市小桥镇普通村普通桥,重建于清代1821年,全长67米。
金凯(色影无忌)
建瓯市玉山镇敷锡村腾云桥,建于清代1712年,桥长55米。
金凯(色影无忌)
松溪县渭田镇五福桥,建于清代1795年,200多年来多有修葺,最近一次是1983年。该桥四墩五跨,全长108米,是福建省内现存最长的木廊桥之一。

金凯(色影无忌)
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矮殿桥,重建于1929年,桥长 19.5米,净跨10.7米。

如歌行板(车坛影协)
政和县镇前镇梨洋村水弄桥,重建于1928年,跨度8.2米。不要小看这座小桥,它可扮演着当地山民端午节“走桥”民俗中的重要角色——奈何桥。走桥民俗主要分布在闽东周宁县及其邻近地区,包括政和、寿宁、屏南、福安以及浙江庆元等县。由于当地没有可资赛龙舟的较大河流,于是人们便在端午节以走桥方式祭祀屈原,祭拜神龛后,将粽子投入溪水中。当地人信奉人一生中最好要走七座,少一些的话走四座,即父母桥、金桥、银桥、奈何桥,至少也要走三座,即金桥、银桥、奈何桥。

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水尾桥,建于清代1858年,桥长26.20米。
金凯(色影无忌)
浦城县临江镇镇安桥,始建于明代1379年,几经修葺,1936年再次重建,两墩三孔,跨径17.5米,全长70米。2009年9月14日,该桥不幸失火,烧毁其中两孔,迄今尚未能予以重建。
beyondwt(浦城论坛)
Péng____ (浦城论坛)
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丰乐桥,建于清代1809年。桥身中央向前后突出,是该桥一大特点。
金凯(色影无忌)
光泽县鸾凤乡油溪村承安桥,始建于明代1604年,1944年重建,三墩四孔,全长54米。

桥梁邮苑(我的搜狐)
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高地村种善桥,建于清代。

陈镇国:《福建木拱廊桥》
加载中,请稍候......